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國佛教史概說 第十七章 清代的佛教 第七節 楊仁山

  第七節 楊仁山

  

  出現于清代末葉,正當佛教衰微之期的楊仁山,名文會(西元一八叁七─一九一一年),安徽石埭人。少年長于文筆,長毛作亂之時,嘗從事義勇兵訓練等工作,二十八歲那年,因服父喪,在故鄉得病,偶得《大乘起信論》,讀之極有啓悟,再讀《金剛經》及《楞嚴經》,遂入佛道之門,經過《大乘起信論》、《法華經》、《華嚴經》唯識的次第,歸心于淨土法門。當他在英國公務之時,結識日本的南條文雄博士,因而計畫將已在中國散失而其尚存于日本的佛典章疏,請返中國複刊流通,結果便于清德宗光緒二十叁年(西元一八九七年),設立金陵刻經處。在其苦心經營之下,總計雕刻出版二千余卷之佛典,補起許多被毀于長毛之亂的中國佛典,裨益于中國佛教複興的機運者頗多。由其對于佛典之刊行,也可窺知清末佛教界的實際狀態。他的著作全集,名爲《楊仁山居士遺著》,共計十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