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補刻房山石經
房山石經,始于隋僧靜琬的經營,唐末五代之際曾經一度中絕,到了遼世,又行複工,便是在上述叁帝的支援之下,進行了這項偉業。到道宗清甯叁年(西元一○五七年)爲止,刻成了《涅槃經》、《華嚴經》、《般若經》、《寶積經》等四部大經。不過,在帝室出資的事業基礎之後,又有通利大師及其弟子善定,取得民間的援助繼續雕刻,故到金代,此一事業仍在進行之中。
第二節 補刻房山石經
房山石經,始于隋僧靜琬的經營,唐末五代之際曾經一度中絕,到了遼世,又行複工,便是在上述叁帝的支援之下,進行了這項偉業。到道宗清甯叁年(西元一○五七年)爲止,刻成了《涅槃經》、《華嚴經》、《般若經》、《寶積經》等四部大經。不過,在帝室出資的事業基礎之後,又有通利大師及其弟子善定,取得民間的援助繼續雕刻,故到金代,此一事業仍在進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