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北魏太武帝之廢佛
寇謙之在嵩山修煉了二十多年,據說曾有太上老君授他天師之位以及《雲中音誦新科之誡》二十卷,來到北魏的帝都平城,受到司徒崔浩的尊信,由其推薦而得到太武帝之信任,太武帝即爲之于平城東南,建立天師道場,自稱太平真君,並以此爲年號,叁年(西元四四二年),自受符箓,五年(西元四四四年)正月,彈壓沙門,七年(西元四四六年),即斷然推行苛虐的廢佛政策。主謀者便是寇謙之及崔浩,而其背後乃潛伏著漢胡民族抗爭的暗流,崔浩以漢族領導者的地位,故要征服已成當時文化支配者的佛教。同時也由于佛教教團在快速地發展之下所造成了僧尼的墮落與教團的腐化。也可看出,因爲寺院僧尼之增加,國家經濟之疲憊,促使太武帝斷然采行了廢佛運動。加上太武帝親征蓋吳之亂,于太平真君七年二月,在長安一座寺院,發現了暗藏兵器、釀具,以及婦女的密室。疑與蓋吳通謀,而憤慨佛教的墮落,便采用了崔浩等的建議滅佛。
不過,寇謙之的道教,尤其他的《雲中音誦新科之誡》,多半是模仿佛教的戒律,天尊像及老君像等,也是由于當時盛行佛菩薩的造像供奉而來。唯其到此爲止,使得本無教團秩序的道教,經過廢佛的契機,完成體製整然的教團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