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修法座

  禅修法座

  各位同道,上午我在這裏講了佛法的緣起、空和業果輪回幾個問題,下午就根據慈雨法師的意思講講關于修習禅定的一些方法。

  禅宗分五家:臨濟、曹洞、雲門、法眼、沩仰。臨濟宗是禅宗的一個非常主要的宗派,人稱臨濟子孫遍天下。臨濟祖庭就在河北正定臨濟寺。這是講禅宗的形式。從內容上講,就是講禅定的修法、禅的思想、禅的影響。

  禅宗分成了五派之後,禅宗的思想就融化到這五派裏去了。這五派中的法眼、雲門、沩仰叁派已經失傳了,剩下的就只有曹洞宗和臨濟宗。在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臨濟宗。它不僅在修持上具有代表性,在思想上也具有代表性。臨濟、曹洞宗以後又傳到日本、朝鮮半島。現在的日本主要有臨濟、曹洞、黃檗等禅宗宗派,曹洞宗是最大的。朝鮮半島最大的宗派是曹溪宗,曹溪宗亦即是臨濟宗。所以說臨濟宗影響很大。在思想學術方面的影響就更大。現在之所以到處說禅,禅成了傳統文化熱中的一部分。禅學熱不僅是在我們中國,可以說是具有世界意義的一個熱潮。

  所謂禅學熱是怎麼興起來的呢?日本的鈴木大拙禅師可能在座的居士都知道,或者讀過他的著作。鈴木大拙在西方生活過許多年,因爲他能夠直接用英語講禅用英文寫禅學著作,所以透過鈴木大拙,把中國的禅傳到了西方;現在西方人透過他的著作來了解中國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國的禅,所以在西方掀起了“禅學熱”。我們中國的禅學熱當然和鈴木大拙的著作有關系。但更直接的可能正是這幾年氣功的盛行。氣功的種類很多、門派很多,說得不好聽是五花八門,說得好聽是異彩紛呈。不管是哪一門派的氣功,哪一形式的氣功,或多或少都會跟禅有一點關系;也或許還會有一點禅的味道。說氣功與禅有關系、與禅有緣,我看練氣功的人誰都會樂意承認這一點,誰都可以引以爲榮。假若說氣功和佛教有關系,可能就有很多人不敢承認了,因爲佛教是宗教,如果和宗教挂上了鈎,也就和“封建迷信”有了關系了,所以不敢承認。這是我們衆生的執著,我們衆生的偏見。佛教是最沒有偏見的宗教,它認爲一切法、一切事物只要是向上的、向善的,都是佛法。向上的也就是發展的,它是事物的原理;向善的,這是表明事物的性質。只要是合乎這兩點的法都是佛法。

  具體講到禅的修養。氣功或許講到禅的某一點或某一部分或某一層次。我們這裏所說的禅是什麼呢?佛教所說的禅不僅僅是禅定的禅,還有禅宗的禅。這兩種禅有區別又有聯系。比如四禅八定等,佛教也修,瑜伽師也修,可能氣功也接觸到四禅八定。這種禅定在佛教叫做世間禅。那麼禅宗的禅是什麼呢?禅宗的禅除了修習禅定之外,還有智慧。世間禅是以定爲主的,而禅宗的禅則不是這樣。《六經壇經》大家可能都看過,是叫“定慧等持”。禅宗的禅不講出定、入定,它是一種心態,一種永恒的心態。也是一種觀念、一種生活的方式,它貫穿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叫“行亦禅,坐亦禅,語默動靜體安然”。行也在禅裏,坐也在禅裏,言談動靜都沒有離開禅,而且都心態安然。這個體不光是指身體,它是我們身心的結合。這個是禅宗的禅。

  怎樣修習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呢

  我們通過思維、通過看書,通過平時的各種修養固然可以達到這種境界。但是通過禅定達到這種境界就會更直接一些。所以禅宗的禅不僅不排除打坐,也不排除修習禅定,而且認爲打坐、修習禅定是達到這種境界的殊勝方法。那麼如何修習禅定呢?我想,要修好禅定,首先要了解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選擇環境,二是調整身體,叁是調整心態;選擇環境是說要有一個安靜、通風、空氣好、屋裏沒有異味的地方。異味對人有刺激,不利于心境的安定。二是坐的地方要有一個棉墊子或者坐在床上。席夢思不好,最好是木板床,在床上放一個棉墊子,後面放一個厚度一寸左右的小棉墊子。具備了以上條件,再就是選擇一個適宜的坐禅時間,最好是在一早一晚,早五點以後,晚九點以後、十一點以前。坐禅時肚子不能太飽,也不能太餓。坐禅要有充沛的精力,不能打瞌睡,因爲坐禅本身就是一種修養、一種修行。假若我們很疲勞,一坐到那裏就想睡覺,那就達不到坐禅的目的。如果想睡覺,那就去睡,不要坐。另一方面是坐禅時,衣服要穿的寬松,褲帶都要解開,寬衣、松帶。有的人穿很瘦小的褲子坐禅,那就不容易使肌肉放松,不容易使血脈流通。血液不循環、肌肉不能放松,直接影響我們坐禅的情緒,不容易進入安靜的狀態。這些都是坐禅前的一些方便。時間、地點、衣服、坐墊、都安排好了,然後就可以開始坐禅。我們一般人不能盤雙腿,盤單腿也可以,盤單腿不要分哪個腿在上,哪個腿在下,隨各人的身體狀況、習慣而定。坐好之後要把腿包好。我們出家人有這個大褂,把腿一包就行了。大家沒有大褂,可以拿一條毛巾被或一條毛毯也可以。包腿有兩個作用:一是能保暖,不使腿受涼;二是能夠使腿固定,包來腿就不會松散。坐好後身體前後左右搖動幾下。如果你的精力旺盛,眼睛可以閉起來,閉也不要閉得太緊。如果精神不那麼好,那就不妨眼睛叁七開,開叁分閉七分。睜開眼你就看著坐位前叁尺遠的地方。不管你是睜也好閉也好,總之不要東張西望。不要彎腰,也不要故意挺得很直,自自然然就行了。我們出家人的衣領很高,剛好頭和衣領貼在一起就行了。頭靠衣領,身體放松,手結禅定印,眼睛開叁分閉七分等是講的調身。

  調身以後是調呼吸。因爲呼吸調整得不好,也會直接影響入靜。調整呼吸有兩種方法:一是數息,二是隨息。數息就是數呼吸,一呼一吸數一次,愛睡覺的人數出息;心比較散亂、妄想多的人數入息。這在禅定裏叫數息觀。還有一種方法是用意念看住自己的出息和入息,這叫隨息觀,隨著它呼吸,把意念和呼吸結合在一起,意念清楚地知道呼吸的出入。在這數息或隨息當中,調整自己的呼吸。平常人呼吸短促,氣息也很粗,自己都可以聽見,調整就是要使它從粗到細,從急到緩,從短到長,從淺到深。當我們的呼吸調整好以後,我們就可以調整心態了。

  調整心態是坐禅的真正開始。前面講的可以說都是准備工作。當我們真正坐下來了,心安定下來了,馬上就會發現自己妄想紛飛。一會兒想到孩子睡了沒有,一會兒又是電燈關了沒有,種種雜念就都會冒出來,一念接著一念,也就是妄想叢生。這需要正念來克服。剛才說的調整呼吸,清楚地知道每一呼吸的出入,就是使你的意念集中到觀察呼吸這一念上,抵消別的雜念。但這一念還只是一個點,還是會丟失或間斷的。我們要使這一點成爲一條線,進而形成一個無窮的面,才能真正地進入禅定的狀態,也就是剛才講的“行亦禅,坐亦禅,語默動靜體安然”。坐的時候,放下腿以後都能保持這種心態,就可以說靜坐有了一些功夫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調心。以上僅僅是就打坐的幾個步驟來講。剛開始學坐禅的,可先從一次坐半小時開始,慢慢地加,一個月加十分鍾,直到能坐一小時,穩定以後,二小時、叁小時也就沒問題了。每一次坐完,下座的時候,如果是在晚上,千萬不要一下座就睡覺,要輕輕地把腿放下來,用手輕輕在膝蓋上按摩幾下,看看腿是不是麻木,使不使得上勁。特別是老年人下座的時候要用手扶住慢慢起來,並在原地站一會兒,再在房間裏來回散散步。另外還要注意的是:冬天坐禅不要讓風吹進來。天熱了可以打開窗戶,要面對著門,不要背當風、也不要左右當風。

  上面談的是坐禅的一些技術問題,還有一些是屬于修行境界上的問題。有些練氣功的人,在練功當中,可能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境界,有的看到佛像、有的看到菩薩、光明或是看到不好的境界、恐怖的境界。佛教裏有一句話:“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的境界都和我們的心分不開,都是我們自心的顯現。所以不管你見到了什麼境界,見到佛菩薩來了,你不要歡喜;見到魔王來了,你也不要躲避。即便見到刀砍在你脖子上,你也不要害怕。一切境界都置之不理,這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你是修行的人,只要你能保持正念,智慧現前,不管什麼境界你都不理它,這一點大家要切切記住。

  (明彥整理)

  

  

  

✿ 继续阅读 ▪ 當代僧伽的職志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