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洞山宗旨 七 叁滲漏

  七 叁滲漏

  洞山良價禅師對曹山本寂禅師說:

  “吾在雲岩先師處,親印寶鏡叁昧,事窮的要,今付於汝。”(中略)

  “末法時代,人多乾慧,若要辨驗真僞,有叁種滲漏:一見滲漏,謂機不離位,墮在毒海。二情滲漏,謂滯在向背,見處偏枯。叁語滲漏,謂究妙失空,機昧終始。學者濁智流轉,不出此叁種,子宜知之。”

  (錄自《洞山價禅師語錄》、卍續藏一一九·八八六頁)

  1 見滲漏

  ①明安雲:“謂見滯在所知,若不轉位,即在一色。所言滲漏者,只是可中未盡善,須辨來蹤,始得相續玄機妙用。”

  ②燈來雲:“謂見處滯在所知,設有妙悟,亦須吐卻,若不轉位,即坐在一色。所言者,直是語中,未能盡善,知他見有所滯也。”

  “如何是見滲漏?叁山來禅師雲:“真具一只眼”。又雲:“放下著”。頌曰:“山重重復水重重,萬水千山一目中;若道水山常在目,行人依舊路蒙蒙。””

  2 情慘漏

  ①明安雲:“謂情境不圓,滯在取捨;前後偏枯,鑒覺不全。是識浪流轉,途中邊岸事,直須句句中,離二邊,不滯情境。”

  ②燈來雲:“謂情境不圓,滯在取捨,不能融通鑒覺,著於一邊。皆是識浪流轉,途中岸邊事。直須句句離卻二邊,不滯情境,方有出身之路。”

  “如何是情滲漏?叁山來禅師雲:“如膠似漆。”又雲:“活潑些好。”頌曰:“擔板從來見一邊,何如到處眼雙圓;滿腔系戀還須吐,一落思量使不堪。””

  3 語滲漏

  ①明安雲:“體妙失宗者,滯在語路,句失宗旨。機昧終始者,謂當機暗昧,只在語中,宗旨在圓。句句中須是有語中無語,無語中有語,始得妙旨密圓也。”

  ②燈來雲:“謂滯語言,句失宗旨,不能於言诠叁昧下轉身。所以當機暗昧,宗旨不圓。須是通有語中無語,無語中有語,乃得妙旨圓密。”

  “如何是語滲漏?叁山來禅師雲:“倒四顛叁”。又雲:“道甚麽?”頌曰:“有言須是悟無言,開口成雙落二叁;況復遊揚迷妙義,堪悲堪笑口頭禅。”。”(明安語,錄自《人天眼目》卷叁。燈來語,錄自《五家宗旨纂要》卷中)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