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 明心見性是人類精神領域的重大發現
(2007年12月5日晚六支香)
各位大德:
參禅悟道、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人類精神領域的一次重大發現。這件事從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七日禅定,夜睹明星,覺悟成佛,然後驚歎:大地的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如果把妄想執著去掉,每一個人的心,當下就是佛。
釋迦牟尼佛的這一突破性、飛躍性的發現,在人類精神領域是第一次。它在人類曆史上具有重大的、特殊的意義。人類的精神要從物質桎梏中獲得解放,獲得自由,獲得輕安自在,只有按照釋迦牟尼佛發現的這個方法去發現自己,開發自己的智慧,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只有這樣,一切的桎梏才可以被徹底地粉碎。這些桎梏是什麼呢?實際也很簡單,就只有四個字“妄想分別”。人類的一切桎梏、一切枷鎖都來自于這四個字“妄想分別”。爲什麼叫作妄想?就是因爲本來沒有的事情,自己胡思亂想,構造出來。所謂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一旦認識了,就不會爲妄想所動,就不會起分別。沒有分別就是智慧,沒有分別,就是智者。
達摩祖師接受了佛陀的這個傳承,是西天的第二十八代祖師。他覺得這個法門不能僅僅在印度本土傳播,一定要傳播到那些具有大乘氣象的國家和民族當中去,使佛陀的這一秘密真傳發揚光大,利益人天。所以,達摩祖師不辭辛苦,航海東來,到達中國,最後定居在河南嵩山的少林寺。此時,佛教在中國已經有相當程度的發展,教義的體系也大致形成。達摩祖師在這個時候來傳佛心印,說可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免受到當時執著文字義理的僧團的質疑。他們把達摩祖師說成是婆羅門外道,要達摩祖師拿出證據來。達摩祖師就說:“我這是教外別傳”。拿出文字來。“我這是不立文字”。怎麼辦?“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四句話,這十六個字,驚天動地,震撼了當時整個的佛教界。使得當時的佛教界在震撼之余,不免對達摩祖師采取種種限製的措施,不讓他把佛教的這個最高的法門、最直接的真理告訴大家。這樣就使得達摩祖師不能住在寺院,只有住在少林寺後山的一個石洞裏,面壁而坐,等待機緣傳此無上法門。他在石洞一住九年,等到誰呢?也有叁、四個弟子,其中還有一位比丘尼。弟子當中,只有慧可能夠領悟達摩祖師的玄旨,得到了安心法門。達摩祖師就把衣缽傳給慧可。達摩祖師是中國禅宗的創始人,中國禅宗的第一代祖師。慧可大師就是第二代祖師。
達摩傳法之後,他覺得,我到東土來,到這個具有大乘氣象的國家來傳佛心印,任務已經完成。就有所謂的“只履西歸”,還是回到印度去。只履西歸實際上是後人對祖師結局的一種描述。達摩祖師傳法以後真正的去向,只有四個字,不知所終。隱了,隱到深山老林當中去了。因爲他的任務完成了,用不著同那些執著名相的人士爭長道短。達摩祖師到中國來,自說年已150多歲,是一位長壽者。達摩祖師隱居在什麼地方呢?誰都不知道。達摩還在不在人間呢?誰都不知道。這樣一位大徹大悟的人,這樣一位長壽者,從他生活的年代到現在,有一千五百年左右。達摩還在不在人世間呢?我相信他還在人世間,還在護持著如來的正法,如來的心印。只是天地太大,山川太多,我們不知道還沒有被我們發現那些修行人,那些羅漢、菩薩所隱住的地方而已。
禅宗確實是人類精神領域的一筆非常豐厚的財富。禅宗的方法是人類精神領域、生命領域迄今爲止發現自我、開發自我、創造自我的一個最徹底的方法,也是最管用的方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果能在這個問題上,不存任何疑惑,直下承當,然後念茲在茲地保任,人生的問題就解決了。
從前在馬祖的會下有一位大梅法常禅師。他在參拜馬祖的時候,提出一個問題:“如何是佛?”馬祖沒有拐彎抹角,直截了當就告訴大梅:“即心是佛!”大梅禅師當下就大徹大悟,然後得到這個寶藏,走到深山老林去做保任功夫,讓當下的這一念心與佛的大智大慧、大慈大悲、萬德莊嚴融爲一體。大梅禅師在山裏一住就是幾十年。偶然的一次機會,有一位出家人上山去采拄杖,走來走去,走迷了路。然後在一個石岩之下,見到了一個修道的苦行僧。就問他:“你到此山多少年了?”大梅回答說:“只見此山青了又黃,黃了又青。”根本不知道歲月幾何,只見樹木花草隨著四季的節氣的變化,綠了又黃,黃了又綠。這就是因緣法,這就是無常觀,這就是開悟的人看待世間的一種緣起觀。那位出家人又問大梅禅師:“我今天走錯路了,要怎麼樣才能夠出得了此山呢?”大梅禅師回答說:“隨流去。”就是說你跟著流水往外邊走。從字面來理解,就作如是說。如果從更深的含義來理解,那就是說你既到寶山,又要回去,那就只有隨流而去吧,那就是空手而回啊。這位和尚隨流而去,回到自己原來住的地方,就傳開了這件事。同大梅是師兄弟的一位大禅師,叫鹽官禅師。他回憶到叁十年前在馬祖會下有一僧,得到馬祖心印以後,至今無消息。莫非這僧就是那人嗎?就派人上山去了解。上山的人見到了大梅禅師就問:“你在馬祖會下得到了什麼呢?一直住在此山”。大梅回答:“馬祖告訴我即心是佛。我就一直住在此山保任此心”。來者告訴大梅禅師:“老和尚的佛法現在又改變了,過去說即心是佛,現在說非心非佛”。大梅禅師說:“我不管老和尚的佛法怎麼變。他在迷惑我們,我不動搖。他只管非心非佛,我還是即心即佛”。這人得到了這個消息,又回到鹽官禅師那裏,又從鹽官那裏走到馬祖道場去告訴馬祖這件事。馬祖就說:“梅子熟也”。就說大梅禅師真正是見道了,真正是明白了,真正是瓜熟蒂落,梅子熟也。
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是這麼簡單。這個最簡單的事,因爲太簡單了,所以大家信不及,不肯按照它去做,不肯承擔,不肯消磨自己的煩惱習氣。世界上哪有這麼簡單的事情,這件事情就是這麼簡單。精神的飛躍,枷鎖的突破,人格的圓滿,就在這一念之間。希望我們大家相信釋迦老子的話,相信達摩祖師的話,相信曆代祖師都是過來人。我們就是要向那些過來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