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好;見到好境界也不要歡喜,壞的境界也不要怕,這才是靜、定。
問:念佛的人都想生西方,阿彌陀佛大慈大悲要普遍接引,爲什麼還那麼多人生不了?
答:蕅益大師說過:你們要想生西方嗎?能生不能生,但看你信願之有無。信要決定信—釋迦牟尼佛所說不虛、實有西方、實有阿彌陀佛、我們衆生也有生西之份。信阿彌陀佛就是你的心,信你的清淨心就是阿彌陀佛,你將來也會成佛。“佛即心,心即佛”嘛!但你的心要清淨啊!成了佛,佛佛平等,“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你將來與佛一樣的。這個信心就是有般若之信、實相真如之信,有正智慧喔!並不是你今天信了佛教,你來供個佛像,明天菩薩就要保佑你發財、中彩票喔!那是迷信啊!那怎麼生得了西方呢?不過迷信總比不信好。佛法講的信,有這個真意義。
說到願,當然是願意生西方啦!修萬行的功德爲了什麼?爲了求生西方。生西方做什麼?成就菩薩道。你看文殊、普賢、彌勒菩薩都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何況我們凡夫?
說到願生西方,念佛的人誰不願意生呢?大家都是希望好、希望快樂嘛!可是這裏頭還有重要的問題;願有二種意義,一是欣求—要歡喜生西方,二是厭離—要厭離這個世界。七情六欲、一切的名利真要可怕它、厭離它啊!什麼情情愛愛的,那都是魔—殺你法身慧命的魔,你還當它是怎樣地好、舍不得,說什麼我們要白頭偕老、長相厮守、死在一起的。世間這一切不厭離,怎能生西方去?所以重在要厭離,那生西方決定就成就了。
還有更重要的心理,想主西方就不可又食愛此世間,只能隨緣消舊業,不可再造世間情事;要一心敬事佛法的修持,擁護佛法僧叁寶。
問:怎樣才能消業障?
答:念佛就是消業障。大智度論上有記載:一位菩薩深懼自己業障深重,曾經毀謗佛法,因爲謗法罪過一定要墮阿鼻地獄,即使如來出世也不通忏悔。幸好遇到一位善知識,告訴他念佛可消極重惡業,使他有了消業障的機會。可見念佛其是有不可思議的功德,連如來在世不通忏悔的業都能消,何況其他的業障?所以,諸位只要抱住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念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自然能夠全消業障、出生福慧;故經雲:“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
念佛時不要貪求感應,這種心一生,愚人不但得不到感應,還可能因此而謗佛—未得感應就認爲佛法不靈,那就弄巧成拙了。也不要貪求一心不亂,一心不亂的功夫是要過去久修善恨,現在又長時間精進努力的成果。我們現在念佛,只要能消業障就好;感應乃至一心不亂那是以後的果報,現在必須在因上加功用行。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佛號雖妙,不念就不能得到利益,業障消不了,西方也去不成。所以還是好好念佛罷!
問:弟子業障深重,可否請老和尚賜打香板以消業障,令用功順利?
答:你自認業障深重,以爲讓老和尚打幾下香板就可以消去業障?要知道!香板是用來打傲慢心、貢高心、我執心、法執心,或者打去懈怠懶惰的毛病;這驕傲等心一除掉,業障就能消,福慧也就生,昏沈散亂就沒有了。有的法師不明此理,拿起香板,拍、拍、拍地猛打;受打的人也認爲:“被打香板就消業障”,那就大錯特錯了!試問你受了香板,慚愧心有生嗎?有精進行爲嗎?
從古以來流行一句話:“香板之下出祖師”,那是要真正善知識才有資格打人香板,又是要看什麼人才有資格被打。記得五十多年以前,大陸揚州高旻寺是禅宗非常有名的一座道場,住持是來果老和尚,那真是一位開悟的高僧。當時上海有位女弟子供養老和尚七條上好的黃金,只要求老和尚打她叁香板。老和尚打不打她呢?不打!爲什麼不打?
老和尚對她喝道:“我香板子是要打夠祖師根性的人,香板之下出祖師。你這業障凡夫!要我打香板,你還不夠資格!你拿多少黃金來都不會打你的!”真正善知識不會因財、因勢賣人情!所以告訴諸位!要消業障只有好好地念佛,認真誠懇地念佛,業障自然漸漸消除。舍此妙法,其他都是枝節叢生。
如果你們一定要求我賞你香板,那是不是也要拿七條黃金來呢?不要!不過回家後,在十日或者二十日內,絕對要看七遍無量壽經,你要答應做到,我才打你香板;不答應,香板不會打你的,打了這個香板也沒用。
爲什麼要誦無量壽經?就是要大家誦了一定發願求生西方,我的香板是送你們到西方的。如果你們不答應求生西方,那就不打香板了。
問:老和尚現在正廣建大道場、度衆生,怎麼不要黃金呢?
答:你若是爲建道場而發心供七十元,我也雙手接受你的捐款,成就你的布施功德。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無道之財,不取!
問:大聲念佛,一下子就喉嚨痛了,如何是好?
答:要知道:大聲念佛的目的是在去除妄想、昏沈等毛病,使心易專一。一攝心專注來念佛就能與佛相應,所謂“大聲念見大佛,小聲念見小佛,不出聲念見不到佛”。
我們平時不大聲念佛,所以才開始念佛就會喉嚨痛。念佛、用功只怕心不專一,不要怕喉嚨痛,盡管大聲念下去。如果真的念到喉痛嘶啞,休息一兩天,恢複以後還是放開嗓門念;訓練久了,不但能夠趕走妄念、昏沈,聲音也會變得了亮好聽,一舉數得,太好了!好的成就,不能不訓練、不可不磨煉;唯有訓練、磨煉方有出頭之日。
問:拜佛、念佛要怎麼拜、念?是不是要觀想呢?
答:觀想不是那麼容易的,不會觀的人會出毛病,招來魔障就不好了。若大衆拜佛,你口跟著稱聖號,身體至誠禮拜就好。至于個人拜佛要如何拜法呢?現在是末法時代,觀想並不適合衆生之根性,有個方便法告訴諸位!依我個人拜佛而言,拜佛時我身在拜佛,口還是在念佛;拜下去時,我規定每一拜佛要念十句佛號;若拜阿彌陀佛就念十句阿彌陀佛聖號,若拜觀世音菩薩就念十句觀世音菩薩聖號。
如何稱念這十句阿彌陀佛聖號呢?就是拜下去時念叁聲“阿彌陀佛”,頭至蒲團翻掌時念叁聲“阿彌陀佛”,身體從蒲團要起來時再念叁聲“阿彌陀佛”,最後胸前一合掌時念一聲“阿彌陀佛”;這樣叁、叁、叁、一,共十稱阿彌陀佛。
如此身拜佛、口念佛、心記佛,身、口、意叁業均在用功,叁方面同時精進,妄想心就不起,就沒辦法散亂了。如果諸位只有身在拜佛,心一直在打妄想,那拜佛有何功德呢?當然你身在拜佛是有功德的,但心不用功在打妄想,汙濁邋遢得很,這樣內心就不免空過時光。
念的速度又如何呢?念的方法與平常打地鍾、小魚子的速度一樣;如果你習慣念快一點也可以,習慣慢也可以,快、慢是沒有拘束的,隨自己的意思就可以。當然也不可念太快、拜太快;像有些人一天拜四、五千拜,太快是很不恭敬的。一個鍾頭拜四、五百拜就太快了,也很不恭敬;大約一小時拜一、二百拜爲適中。
大家要好好訓練、磨煉、克服自己喔!千萬不要求馬上就做得好,如果時間長了當然就會做得好,心裏不要急。
問:經上說念佛若一日乃至若七日可得一心不亂,可是我來打個佛七,佛號還是念不好,如何克期取證?
答:有人念佛念得很好,有人念得不好,念著念著就錯亂了。當然,就像小學生讀文章一樣,不是讀一遍就熟了,除非你是神童。假使次一等的根性,一篇文章要讀個十遍、二十遍,甚至四、五十遍,今天才讀熟,明天又忘記了;那是天資愚蠢沒辦法。我們修行也是要善根福德因緣,往昔中既沒善根又業障重,那這一世念佛,怎能七日就得一心不亂?七年也不可能啊!經上講到若一日乃至若七日得一心不亂,那是指佛陀時代,上等根器、專修的人,平時已用功精進,再來打個七克期取證。
告訴諸位!所謂“克期取證”,就像畫龍點睛一樣,龍的全身都已畫好,眼睛也畫好了,就剩那眼珠沒有點。這時一點,活了、龍就飛了;假使龍身還沒畫好,眼睛也沒畫,點了珠也不會成龍。道理不就這樣淺顯嗎?“各有前因莫羨人”,自己做不好要大生慚愧:“唉!我真是業障重!爲什麼往昔之中不多種善根、多修福德?”不過還好,總是遇到了佛法,又還能信、能行,這是不幸中之大幸。自己一方面慚愧,一方面也要慶幸;慚愧過去不修,而今慶幸遇到了,要好好把握,不要再空過了,一切放下好好學佛道,這樣才有用。
自修想修得好,還要有其他的因緣來協助,所以要多擁護叁寶、創建道場、護持道場,這是培善根福德的因緣。自已修行,也希望大家有因緣修行,要這樣做,立功、立德,功德成就,你就福慧圓滿。
問:怎樣才叫專修淨土呢?
答:專修念佛一行回向西方。假如你根性殊勝的話,除了念佛又再加修萬行,但是皆趨向一個西方,這樣萬行回向西方也是專修淨土。
問:就是修任何一法,都把這功德回向求生西方嗎?
答:對!修什麼萬行都好,“但有利益,無不興崇”,事情你雖想做,因緣不夠也好難成喔!
問:以修淨土來講,持名念佛是正行,那念經算不算專修呢?
答:不是那樣講!當然念經要看個人的環境,環境好的,允其像你們知識份子還是誦點經好;因爲經上講的道理可以啓發你的信心、增加你念佛的力量。有的人住的環境不太好,工作又多,也沒受過什麼教育,這些人能專念佛就好。最主要的就是—你修任何的功德都能夠回向西方,這就叫做專行。
問:我們修淨土“信”很要緊,那要信到怎樣才算圓滿?
答:必須要做到“信而無疑”才可以。最怕你有疑惑—有西方極樂世界嗎?要堅信!就是有西方!你想想有沒有我們這個世界?有!那當然就有西方…
《法海釋疑(妙蓮老和尚)》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