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海釋疑(妙蓮老和尚)▪P9

  ..續本文上一頁有智慧?又像有的人,有了錢會在錢上再滾錢賺利息;沒智慧的人,拿了錢也不知道怎樣用,甚至拿錢造罪業,多麼冤枉!

   這樣說來還是要智慧,有智慧才能修福德,從智慧中來修補德,福慧二輪並進才好。單有福或單有慧,等于車子只有一輪,怎麼能行?一大一小都有妨礙的,所以智慧與福德都要平等均勻。

   我們了解了財施用在供養叁寶等于法施之功德,那大家辛苦賺來的錢,要積聚力量好好創建道場,有了道場就可接引無量衆生。布施要會布施喔!不要布施了財,卻得不到與法施平等無差別的大利益。

  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爲什麼有這種因果存在?

   答:因果,比如兩手一擊就會發出音聲,這是自然而有的。我們的手有沒有聲音?沒有,你把手拿來化驗分析也沒有,一擊就自然有聲;大擊有大聲,小擊有小聲,不擊就沒有音聲,因果自然就是這樣。你修好因決定感好果,快樂的好果是自然而有的;你做惡遭惡報受苦,那也是自然的。你不做就沒有,你一做就有報。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未報,時間沒到。”善人還沒享到長壽、富貴的善報,那是時間未到;時間一到,決定有報。皇天不負芳心人,諸佛菩薩絕對是大慈悲,只要你做善事,功德永永遠遠都存在的;做了惡事,不管跑到天上、人間,高山、大海裏,終究無處可逃,到時自然要受惡報。受苦報時你不可怨天尤人啊!

   我們有與佛同一體的佛性,只要能修四攝、六度種種佛法的超人之道,將來你因圓果滿就成佛。你守五常:仁、義、禮、智、信,你就暫住于人的本位;若違反這些,那就失去人的本位,就變成了衣冠禽獸!你能行十善就會升天。一切事物都概括在因果之內,都是修因而感果的。

   佛法是講因果不講自然,“自然”並不合乎佛法的道理。佛法講什麼事皆是因緣所生法,那有自然生?那“因”又從那裏生呢?從本體、無性而生。佛法講無性,是指一切事物之本身無性(無有自性),因爲一切法緣起皆是幻化,現前雖有而不其實,但不是說假相也沒有;無性之性才是真正的本體。好像海水起波浪,水本是平靜的,本沒有波浪。那爲什麼又有波浪呢?因爲有風,風吹海水打起浪來,若沒有風的緣就沒有浪了。雖有浪,浪是假有,當知浪的本身是水;凡夫也是假有,若破除無明風,就回歸無性之實相。

   此實相是無形、不可見,又是無相、不可摸;這不可見、不可摸的實相是沒有嗎?非也。就像太空雖是廣大無邊,而生盲看不見,有手亦抓不到,你能否認有太虛空嗎?那麼我佛所說“萬法無性”,這是指萬物的本身是多種元素所集合,有假合相,假合相一分離就什麼亦沒有了!這就所謂“諸法皆空”,連地球將來亦壞,那就什麼都沒有了,但是太虛空仍然是永久的存在啊!

  問:華嚴經是淨土法門的經典嗎?可不可以念?念彌陀經和華嚴經有沒有沖突?

   答:淨土法門肇始于華嚴經,當然可以念。其實所有大乘經都可以念,你要想上品上生就須讀誦大乘。念彌陀經和華嚴經沒有沖突,彌陀經是小華嚴,華嚴經是大彌陀經。你看華嚴會上的長子—文殊、普賢,普賢以十大願 -導歸極樂,那樣往生就是上品上生。我們念佛達到理一心就生上品,事一心就坐中品P還有散亂沒達到一心,那就生下品、生到凡聖同居土。

  問:地藏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可是衆生界不可盡,那地藏菩薩不就永遠不能成佛了嗎?

   答:佛法講不能成佛者爲闡提,闡提也有分別,有一種是造五逆十惡又謗法的衆生,可說是破戒作惡之魔,做善事絕沒他的份,這種人暫時沒有成佛的機會,這叫無善根闡提。另一種爲大悲闡提,像地藏王菩薩,發大慈悲心,衆生不度盡,菩提道就不成,這是由大悲心所生,故叫大悲闡提。

   約成佛的功行來說,所謂度盡衆生才成佛,非是指法界衆生皆度盡,而是將他應度的衆生度盡就可成佛。地藏王菩薩雖發大願,但只要度好其所應度的衆生,他的福慧圓滿、相好具足了就能成佛。佛法講緣起法嘛!因緣具足、時間到了,不想成佛也會成佛;成佛後還是永遠度生啊!

   就像要到靈岩山寺,由臺北來,搭車要四、五個鍾頭,時間一到絕對到靈岩山寺。所以聽佛法,不要在文字上鑽牛角尖,要了解其義理!

  問:佛陀說“無我”,既然無我,那我們修行做什麼?降生時又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怎麼說無我又說我?是否矛盾?

   答:一點都不矛盾。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有它的道理;說“無我”也是有它的道理。你未明白,看了經典就産生好多矛盾。經典還有矛盾嗎?如果矛盾還能在中國流傳叁千多年嗎?佛法在現在二十世紀是真理,再過二百個世紀還是真理,真理就是真理,永遠都是如此。

   一般人都有一種錯誤的想法,以爲佛陀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句話是在自誇,其實完全是將意義想錯了。人不是最尊貴的嗎?人爲萬物之靈嘛!這個“我”,換句話說就是人性,人性在佛法來講就是佛性。能夠保持人性也不容易喔!要守五倫八德、要能與天地並稱爲叁才,你才堪稱有人性。假如違反了,做起事情盡是禍國害民,那就叫獸性。一個人被人罵:“那個人做的事情連禽獸都不如!”那道個人做得太冤枉了,怎麼對得起父母?又怎麼對得超自已?我們本來與天地並稱爲叁才的人性,如果學佛就轉爲佛性了。佛性、人性、獸性都是同一個性。

   佛陀講“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世俗人不了解這個“我”,以爲是小我的我;其實佛陀講“我”,這個我是指真理真谛,這是最尊貴的,每一個人都有。並不是釋迦佛說他自己是第一,要大家都喊他老大,不是這樣!而是每一個人的我都是第一、都是最尊貴的。佛陀講每一個人都能成佛,“凡有心者皆當作佛”嘛!誰不尊貴呢?我們人不要忘了你有一個“大我”,那你就要好好盡大忠、盡大孝,爲國家的靈魂!

   真理本來是無名,因含藏一切義而隨因緣立個假名;實實在在,我們說“真理”也是多余的。它本是無形無相,這無形無相在佛法來講就是空的真谛;真谛是心所不能思慮的,既然連心都不能想像,口又怎麼能說?所以心想口說都是想不到、說不到的。

   既然無我,那我們修行幹什麼?世間有所謂的小我、大我,就是叫你不要執著那個小我,要犧牲小我成就大我。不要有凡夫情見之我,要成就大我、成就大事情。君子要量大福大,不要在小事上計較,計較小事所得到的也不過是小福報;其實連小福都得不到,因爲一個人老是計較入非我是,就只有煩惱,那裏還能得到安樂呢?

   無我,因爲你沒有執著,大家才能共同把這一件事情做好;一有我執,你有你的意見、他有他的意見、各人都有各人的意見,試問:這件事怎麼能做好?你個人的事當然沒關系,但團體的事就不能有個人不合理的意見。

   以過去的經驗來說,好多的佛教徒想爲叁寶做事,因爲個人沒辦法做,總要團結起來才有力量、才能做得圓滿。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做起事來都有各人的看法、觀念。剛開始大家發心做事還好,一到有了意見,糟糕了!好的也會敗壞,不好的更不能成就。所以金剛經不是說:要以無我相、無人相修一切善法嗎?那我們要怎樣才能明了這個真谛、大我呢?要入般若之門。離開了凡夫見,一切萬法都隨緣,好像玻璃一塵不染,就大放光明了啊!

   一個人不管走到那裏,只要有一點執著,心就不中、就有所偏,所以不能帶著一絲毫的執著;就好像我們的眼睛,眼睛雖好,但不能容下一粒細沙。我們要成就像涅槃經所說的八大自在之我,那就對了!

  問:誦持楞嚴咒、大悲咒是不是只能在某一時候持,某一時候不能持?

   答:佛教裏沒有這些傳說,其他外道是有這些閑話。有佛就有魔嘛!這是難免的。佛教對誦經持咒的課程是有規定,但不是規定某一個時候就不能誦、不能念。假如你專持大悲咒或楞嚴咒,靜動時中都可持的。

   還有一個最大的笑話:說在家居士不能誦金剛經,因爲金剛經所講的是空,一念誦就會把家裏的人都念死了、念空了。其是天大的笑話!怎麼會有人這樣說呢?那只是一般假聰明的人,憑自己的想像亂說而已。所以聽話不要什麼都聽,要想一想合不合乎道理再聽。

  問:是不是受了戒才可穿海青?

   答:這又是誤會,大家有這誤會,難怪沒有穿海青。搭缦衣—禮忏衣,最起碼是要受五戒,受了戒就要穿海青搭衣。但是這件海青是什麼人都可穿的,善男信女進念佛堂爲求莊嚴一致都可以穿,佛教徒當然也是。不過初發心、沒信佛的人叫他穿海青,就笨手笨腳地穿不慣。你們來此打佛七,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海青隨時都要穿。尤其到這裏來修行用功,怎麼不應該穿呢?所以平時就要預備一件,不要臨時想穿卻沒有。

   有的地方還嚴格規定,不穿海青不准進念佛堂,所以備有若幹件借給臨時來的人。不過人少借他們是可以,人多時那有辦法借?像我們靈岩山寺也有准備一些,但有時法會有幾百人,而且有些人心想,反正有得借,自已就不准備了;打完七大家一走,海責上的汗水汙垢,汙濁邋遢的,你看要多少人來幫忙清洗?因此好多事情開廣大的善門是好,但人力、時間上有時是無法做圓滿的。所以應該備有賣的,不過這是方便,不是爲賺錢而賣。

  問:受了八關齋戒,帶來的香皂能不能用?

   答:戒文是“不著香花鬘及香油塗身”,凡是香的東西都不能用。不過你既然帶來了,如果又沒有其他去汙品可以用,那你用時就不要貪著它的香味;當然能夠不要用就盡量不用。其實用香皂洗澡,把身上的那層保護油質洗掉,很容易得皮膚病;有皮膚病的人,最好不要使用香皂,用清水洗就好。這也是一種常識,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皮膚病都是道樣的治療方式。

  問:受了八關齋戒,香花不能用,爲何又用香花供佛呢?

   答: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事。怎麼有這樣的問題呢?請你自己思考一下,若不明白再來問可也。

  問:八關齋戒的過午不食是指幾點後不能吃?

   答:所謂“過午不食”,午時通常是指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照嚴格來說,是不要超過正午—十二點,過了正午十二點零一秒就不能吃了。不過有時因環境的關系,不能在正午之前用餐,那至少也要在下午一點以前用完,否則午時全都過了。想持清淨戒最好是發心在正午以前用完,超過時間就不再用。發心持午,持得清清淨淨的最好。

  問:請問老和尚!什麼是“灑淨”?目的何在?

   答:灑淨是佛教的一種儀式,主要的是把一個地方遍灑清淨,並讓此地所有的冤魂衆生都變成來護持佛法佛法能普利一切—上至天堂,下至地獄;我們念的大悲咒、灑的大悲水,就是在度脫冤魂,使他們得到安身立命之處,這地方就變成清淨的佛法場了。道場清淨才能修道,否則不清淨怎麼修道?一個清淨的佛法道場,使社會上的人到這地方來,都能身心清淨無有煩惱。

  問:打地鍾念阿彌陀佛,有時會聽到念陀佛阿(ㄚ)彌,不知怎麼辦?

   答:人家念阿彌陀佛,你聽成陀佛阿彌,那是自己聽錯了嘛!

   不過在此順便跟大家提一下,本來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兩千多年來,印度及中國古祖都是念阿(ㄛ)彌陀佛,而且念ㄛ彌陀佛往生西方的人無限量,並不是念ㄚ彌陀佛才可以生西方,念ㄛ彌陀佛就不可以。不過現在都雜了,很多人念ㄚ彌陀佛,因爲聽說念ㄚ是依梵文發音。其實我們也不要那麼執著,叁千年前的佛經是梵語,現代人念的梵音還同叁千年前念的梵音一樣嗎?你說念ㄚ彌陀佛依據梵音,靠不住吧!而且單一個梵音,光在亞洲各國的拼音就有些出入,更何況非洲、美洲、歐洲,又有不同的拼音?

   連我們中國話,古音到現在都有不同了;你看我們中國的詩經本來都是有韻的,現在讀起來根本就沒有韻,一代代的讀音都轉變了,到現在它的字音已經變了。

   不過念佛時如果衆人都念ㄚ或念ㄛ時,你也不必執著,隨衆人同念爲宜,免得音不和順。

   再說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你只要其信切願求生西方,至誠懇切稱念彌陀、皈依彌陀,彌陀慈父悉知悉見啊!難道還會計較你念得標不標准?不會的。即使你念得不標准,照樣會來接引你。所以大家不要在這讀音上太講究、太費心思。

  ※ ※ ※

  妙蓮, 老和尚開示法語:具悟性機, , ,應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是實行人,當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法海釋疑(妙蓮老和尚)》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