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始祖彌勒菩薩
彌勒,意譯慈氏。依《彌勒下生經》所載,彌勒出生于婆羅門家庭,後來出家爲佛弟子。出家後的彌勒,經常與文殊、普賢、觀音、大勢至等大菩薩爲伍,奉行菩薩道。由于彌勒菩薩常修慈心觀,發誓不殺生,不吃衆生肉,與衆生結緣度化時,處處以慈爲念,因此稱爲慈氏。
在佛陀的諸大弟子中,彌勒菩薩是唯一被佛陀預言授記,經過五十七億六千萬年後,將下生娑婆世界,在龍華樹下成佛。那時的人將有八萬四千歲的高壽,個個威德莊嚴,沒有任何毒害惱亂的災難,人人都慈心而快樂。彌勒的壽命也有八萬四千歲,入涅槃後,他的遺教將留世一萬四千年。
另據《解深密經》所載,佛陀曾以瑜伽行之教傳授彌勒菩薩。佛陀入滅九百年後,中印度阿瑜遮國的無著菩薩上升彌勒住處兜率天宮,聽聞彌勒菩薩宣說大乘奧義,受得《瑜伽師地論》傳世。
無著返回人間後,爲大衆宣說瑜伽行諸法,但弟子當中有人不信這是彌勒菩薩所傳的法。無著爲除衆疑,遂請彌勒菩薩來到人間爲衆說法。凡是彌勒所說的法,就被結集爲頌,無著則依頌解釋。
無著菩薩傳出了彌勒菩薩的瑜伽論頌,在漢譯中有《瑜伽師地論》、《辯中邊論頌》、《金剛般若經論頌》、《大乘莊嚴經論頌》等四本,造立者都是注明彌勒菩薩所造的;另有西藏譯本,如《現觀莊嚴論》等。
彌勒菩薩因此被尊爲大乘瑜伽的始祖。“瑜伽”,意譯作“相應”,是依調息爲主,而與正理相應冥合一致的觀行。于密教,盛行“叁密瑜伽相應”之說。瑜伽觀行者,稱爲瑜伽師,依瑜伽師而行的境界,稱作瑜伽師地;《瑜伽師地論》一書就是從“五識身相應地”說到“無余依地”,總共有十七地。奉持該論的學派,稱爲瑜伽行派,無著與世親是此派的兩大論師,他們在西元四、五世紀間將瑜伽派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