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昌以前中華佛教之叁大系
中華所有佛教曆史,僅詳事實,關于教理變遷之原因與程序,猶少系統之研究。如高僧傳、傳燈錄等,皆一個人一宗派之傳記耳。至于學派盛衰之迹,尚難明也。余今提出此問題、亦爲研究佛教史者,聊備方案而已。若詳細考察,則非短時間所能奏功也。
我國佛法當以隋唐爲全盛,六朝以往具體而微,五代以降缺殘難堪。故會昌前後,爲佛教盛衰一大樞紐。向別爲淨土、天臺、賢首、涅槃、成實、叁論、地論、攝論、俱舍、唯識、禅、律、真言之十叁宗,雖涅槃歸附天臺,地論屬隸賢首,攝論並入唯識,然就其學派系統觀之,亦各互有時間之關系焉。茲特據會昌以前之宗派分叁系而略述之:
一、道安重行系 晉道安法師者,佛圖澄禅師之高弟也。澄師以神通化世,其深行密證可知。先有安世高從事律禅,故道安之所傳譯,亦注意于律部及諸禅經。苦當時世亂已極,人思超俗,況老莊之學風靡一時,亦與般若空相適應,慧遠承之;持律嚴肅,致力觀行,當時認爲修最上禅之念佛叁昧,漢地淨土法門遂濫觞于茲。而最先來漢土傳禅之佛陀跋陀羅亦附此焉。北齊慧文禅師創一心叁觀,爲天臺宗之祖,亦以修禅爲主。慧思禅師、智者大師,從修觀行而得法華叁昧等,皆由禅定而開發教義者。此宗所依經論,乃法華、涅槃諸經,及智度、中百等論,是天臺與四論、涅槃尤有影響關系矣。禅宗開創亦極茫昧,五祖以前授受尚鮮知者,神秀、慧能而後宗風始盛。少林佛陀扇多,爲中國最古之傳大乘禅者,菩提達摩殆系佛陀扇多之訛欤?道房、慧光繼之,遂演成禅宗。但慧光受戒律于道覆,乃轉爲傳四分律之光統律師,複宏十地論及華嚴,開杜順華嚴宗之先河。賢首國師則又收唯識之義以宏恢之,故後世以賢首名華嚴宗也。
二、傳龍樹學系 羅什乃遠承龍樹之學說,傳入中國之第一人。以一身而兼譯師及講師,俾大乘般若之教理遂得弘大發展。且姚秦以前教義未判,羅什而後宗學始分。如初宗四論,繼傳成實,後宏叁論。大小乘宗漸以盛行,而叁論則由興皇傳至嘉祥乃大成焉。
叁、傳世親學系 傳世親學說于中國者,其主要人物有叁:一、覺愛叁藏,即菩提流支,彼先譯世親之十地論而創立地論一宗。光統、惠順諸師相繼宣講,在隋唐初其傳猶盛。迨華嚴宗興,此宗遂屬之矣。與覺愛同時之佛陀扇多及勒摩那提叁藏,其翻譯雖亦傾重于世親系,然不及覺愛之宏富。故菩提流支當與羅什相對,而爲傳譯世親學說之第一人也。二、爲陳真谛叁藏,廣譯法相經論,如攝論、俱舍諸宗,皆興起于斯時焉。叁、唐初玄奘法師,譯傳最富且精,依所糅成唯識論而唯識宗確然成立。其余俱舍、宣律諸宗,亦藉以盛行光大矣。然道宣律師者,誠融小乘律于大乘律之開祖也。觀其判唯識爲大乘甚深圓教,而表示其推崇唯識態度,可知其談教與唯識宗同也。
複有涅槃與真言二宗,涅槃爲中國所新創,印度無源可尋。道生惠觀諸師盛講斯經于南方,惠靜、昙斌等人亦宏此宗于北地,而介于慧遠、羅什二系之間,遂爲構成天臺宗之一要素。密教、在中國十叁宗中最爲晚出。由顯教進轉爲密教,亦由教理而進于行果也。蓋顯密二教相爲表裏,顯教是依佛之聲教以彰學理者,密教是依佛之果德以軌觀行者。故密教之秘密多用顯教而诠表,如胎藏界之教理依般若,金剛界之教理依唯識,是顯教之二宗,與密教之二界,其相應一貫之迹尤顯然可見矣。且一行阿阇黎之大日經疏,其說明與天臺之釋法同。蓋一行本天臺學者,其趨勢自應如是。故一行禅師之受密教,其立足處則爲天臺之教義;不空叁藏之受密教,其立足處則在華嚴之理論。今日本之東密、臺密二派,即一行及不空之所傳也。
由前叁系,可以概括諸宗。但慧遠一系,是依自己修證而宏揚佛法,乃以中國人依佛經律修證之所得爲主,根底下潛伏有中國思想之特質,非專傳印度之學說者。唯羅什一派,則爲傳龍樹之空宗:覺愛一系,則爲傳世親之有宗。或以佛陀跋陀羅禅師對羅什另列爲一系,不甚恰當。以跋陀羅傳禅中國,雖不無影響于重行之道安慧遠系,其譯僧祇律與華嚴經等,其主要則在他人也。
如上記述,殊多脫略,謹列表以明其概要:
佛陀跋陀羅道安重行系……慧遠………淨土宗……天臺宗……禅 宗……賢首宗
涅槃宗 慧光傳龍樹學系……羅什………四論宗……成實宗……叁論宗……真言宗
勒摩那提 真谛 玄奘傳世親學系……覺愛………地論宗……攝論宗……唯識宗……宣律宗
佛陀扇多 俱舍論
此叁系中,尤以道安、慧遠一系爲有特色。蓋流衍蕃變,而有中國思想潛注其底間也。試再爲一表以見其概──
依 般 若 承 上 集
禅律行證 中修淨土
道安………慧遠………注重修行即爲淨土宗─┐
┌───────────────┘
│ 法華涅槃
└吸收 演教即爲天臺宗………專崇證悟即爲禅宗─┐
及龍樹系 ┌───────────┘
│
│ 華嚴楞伽
└吸收 演教即爲賢首宗
及世親學
此中國晚唐以來之佛教,所由行證不出禅、淨,教理不出賢、臺欤!
(觀空記)(見海刊六卷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