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慈愛手冊~愛與智慧的心靈小品~ (海濤法師編選)▪P7

  ..續本文上一頁的血完全浸透了。他只好重新清洗、包紮,直到止住出血。

  

  最後,傷者終于恢複知覺,要水喝,國王走向溪邊爲他舀了一瓢水。

  

  不一會兒,太陽下山了,夜晚的涼意襲來,隱士和國王一起將這位傷者擡到屋內讓他休息。這個人靜靜的躺著,阖上雙眼。

  

  國王上山尋找隱士、挖泥土消磨了一整天,他疲倦得靠在門邊睡著了。

  

  當他醒來時,太陽已經高挂在空中,這一刻,他突然忘了自己身在何處,也忘了爲何來到這裏。他環顧四周看見那名傷患正困惑的看著自己。傷患專注的盯著國王,帶著愧疚輕聲的對國王說:“請原諒我。”

  

  國王不解的問:“你到底做錯了什麼事要我原諒你?”

  

  傷者回答:“陸下,你不記得我了,但是我記得你。我是與你誓不兩立的敵人,在上次的戰爭中,你殺了我的哥哥,又侵占了我家的財産。當我聽說你要單獨上山時,便決定在你回程的途中暗算你,但是,我左等右等都不見你的蹤影,于是放棄埋伏出來尋找你。

  

  “不料,卻被你的侍衛發現並認出我的身分,他們一路追殺。幸運的是,我逃過一劫。但是如果沒有遇見你,我也必死無疑。

  

  “我一心一意想殺你,沒想到換得你的救命之恩。我心中的慚愧和感激之情無法形容,如果這次我真能逃過鬼門關,我發誓在有生之年成爲你忠心的隨從,同樣的,我會要求我的兒子、孫子也這麼做,來報答你的恩情。請求你赦免我吧!”

  

  國王喜出望外,沒想到這麼容易就能和敵人和解。他不但答應原諒他,還將他的財産全部還給他,並且請大夫爲他醫治,吩咐隨從照顧他,直到他康複爲止。

  

  當隨從送這名傷患回到家鄉之後,國王再次前來尋找隱士,他仍不放棄求得這叁個問題的答案。他看到隱士在他們以前挖掘的土地上撤下了種子。

  

  隱士回答國王:“你已經得到問題的答案了。”

  

  國王困惑的問:“怎麼說呢?”

  

  “昨天,如果不是因爲你同情我年紀大了,而幫我挖掘泥上,恐怕在你回家的路上早已受到襲擊了,那麼,你一定會很後悔當初沒有留下來陪我。所以,當你在挖掘土地的那一刻,就是最重要的時刻 ;而我就是所謂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幫助我。

  

  “過了一會兒,當傷者上前讓我們遇見時,你用自己的衣裳覆蓋他的傷口,就成了最重要的時刻,因爲如果你沒有幫助他,他可能會死,而你也失去了一個與敵人和解的機會。這麼一來,這位傷者成爲最重要的人,在你細心的照顧他的傷勢下,就成爲最重要的事。記住,唯一重要的時刻就是現在、當下。

  

  “當下是唯一我們能掌握的時刻:最重要的人物就是當下和你在一起的人、在你跟前的人,因爲誰也不曉得你將來會和什麼人有關聯 ;而最重要的事就是讓你身邊的人,也就是在你跟前的人感到快樂,因爲生命追求的莫過于快樂。”

  

—托爾斯泰

  

  ◎我們行善安心,當下就能快樂。

  

  ◎時間就是我們當下的呼吸,每一刻都應該全心全意地生活。

  

  ◎所謂的生活,應該是專心活在當下;把握當下,因爲它一去不複返。

  

  ◎學習成長的機會不在未來,而在每一個活著的當下。

  

  

  

  小孩也要受尊重

  

  有一戶人家出外上館子共度晚餐,當所有的人都拿起菜單仔細端詳,這位八歲大的小女孩茉莉也不例外。

  

  一家人忙著談論“大人”之間的話題,把插不上話的茉莉冷落在一旁。服務生一一拿回菜單詢問,最後輪到茉莉。

  

  “你要來點什麼?”他問。

  

  “一枝熱狗和一瓶汽水。”她回答。

  

  祖母馬上搖頭說:“不!她應該要來點烤雞肉全餐、紅蘿蔔和馬鈴薯泥。”

  

  “還要來一杯牛奶。”他的父親趕忙插嘴補充。

  

  “你的熱狗要加番茄醬還是芥末?”

  

  茉莉正要回答時,內場廚房傳來茉莉父母的菜好了。于是,服務生不等茉莉回答,先離開一會兒,爲茉莉的父母親上菜。

  

  “芥末。”茉莉大聲的喊著,然後轉身同家人說:“你們看到了嗎?他真的把我當一回事。”

  

—美國當代故事

  

  ◎對別人的意見要表示尊重。千萬別說:“你錯了。”

  

  ◎如果你對任何事物都能夠懂得尊重及感恩,甚至包括一杯水、一碗飯,你的生命將充滿尊重的能量,屆時,你一定會受到尊重,因爲所有你尊重的東西,將會回給你同樣的尊重。

  

  

  

  救火小鹦鹉

  

  在很久很久以前,佛陀曾經轉世爲一只溫和的小鹦鹉,它快樂的居住在森林中,在濃密的樹林間飛翔。不論它飛到哪裏,都會親切的和動物們打招呼。它是一只快樂的鳥,喜歡這個世界,尤其喜愛上天賦予它的那一雙翅膀。

  

  有一天,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森林上方的天空烏雲密布,一場可怕的暴風雨開始了,閃電和雷聲無情的穿梭在樹林間。

  

  有一棵老樹被雷擊中,瞬間森林裏火光四起,旋即陷入一片火海之中。驚恐的動物們瘋狂的四處奔竄,想要逃出這一片可怕的火海和嗆鼻的濃煙。

  

  小鹦鹉聞到煙味,奮不顧身的沖入森林火海之間,大聲尖叫:“失火了!失火了!快往河川的方向逃。”

  

  雖然有些動物聽到它的呼喚,順利逃離火場,但還是有其他受困的動物,怎麼辦呢?

  

  這麼一想,它非但沒有逃離火場,反而持續的在森林裏中打轉,希望能找出需要幫助的受困動物。

  

  突然間,它的腦海浮現一個可怕的念頭。它沖向樹林邊的河流,將身體浸在水中,沾濕全身的羽毛,然後迅速沖回火場中。它完全沒有考慮到自身安危,奮勇向下俯沖,用力的振動翅膀,讓殘留在羽毛上的水滴落下。這些水滴如珍珠般珍貴,滴落在火場內。然後它再飛回河邊,將全身浸濕,再回到火場內救火。

  

  小鹦鹉就這麼來回火場和河邊,一遍又一遍。它的羽毛被煙熏得灰黑,它的眼睛也被熏得紅紅的。它感覺到自己的翅膀開始疼痛,頭也開始暈眩,但仍然不放棄的努力救火。

  

  “一只小鹦鹉在緊急時還能這樣飛著救火。”它不斷告訴自己:“只要還有一線希望,我就應該繼續飛,說不定能救活一些動物也說不定,無論如何我都不能放棄。”

  

  此時,在天界用象牙和黃金建造的宮殿中,有一些天人正在休閑遊玩,他們看見在下面的小鹦鹉。有些天人嘲笑它愚蠢,“多麼傻的一只小鹦鹉啊!想用羽毛上的幾滴水來撲滅熊熊烈火。真是荒唐!自不量力。”

  

  其中有一位天人,卻深深被眼前的景象所感動。他戴上一對金色的翅膀,化做老鷹往小鹦鹉的方向飛去。

  

  當大老鷹悲憫的眼神出現在小鹦鹉的身邊時,它仍然視若無睹的繼續救火。“回去吧!小鳥兒,你這樣做無濟于事的。”老鷹用雄壯、宏亮的聲音警告小鹦鹉 :“這幾滴水珠怎麼能對抗大火呢?在一切尚未太遲之前,快逃到安全的地方吧!”

  

  小鹦鹉怎麼也聽不進去,仍然固執的繼續救火。它耳中不斷傳來老鷹急切的聲音:“停止吧!停止吧!傻鹦鹉。救救你自己吧!”

  

  但是,小鹦鹉繼續飛奔于河邊和火海之間。它心想:“我不需要一只老鷹來給我這種忠告。慈愛的母親很久以前告訴過我,我不需要忠告,只需要幫忙!”

  

  老鷹看見小鹦鹉這麼堅持的奮勇救火,開始感到慚愧。擡頭看向天界的天人,別人的生命對他們來說,仿佛只是一場遊戲。當地面上傳來衆多動物驚恐的呼喊求救時,老鷹也聽見遠方傳來天人嘲笑、譏諷的聲音。

  

  頓時,覺得自己不再想當什麼天人了,只想當一只勇敢的小鹦鹉,一起幫忙救火。

  

  老鷹流下神的眼淚,眼淚滴落在鹦鹉鼓動的翅膀上,滴在燒焦的花苞上,再滴到地面,草地從灰燼中又重新綻放出綠意。

  

  突然間,火焰熄滅了,濃煙也消失了。小鹦鹉乘機將身上的汙泥洗淨,像小太陽般在天空快樂的飛翔。

  

  它高興的笑著說:“現在,一切終于好多了。神的眼淚落下,熄滅了樹葉和枝芽上的火焰,大地重生,吐出新芽,長出紅花綠葉。”

  

  一切景象又恢複到從前。擡頭望向湛藍的晴空,動物們能夠再見到朋友和快樂飛翔的小鹦鹉。

  

  它們歡呼著:“幸虧勇敢的小鹦鹉感動了天,才會降下這場甘霖大雨。”

  

—早期佛教故事

  

  ◎愛是理性的犧牲,而不是感性的占有。愛是無怨無悔、心甘情願的奉獻,愛是美化外在環境、淨化內在心靈的源頭,愛是慈悲的顯現。

  

  ◎真正的犧牲,要像蠟燭一樣,雖然自己是消失了,但只要他人得到光明,也就夠代價了。

  

  ◎把生命奉獻給衆生,即使僅是一位衆生,才有生命的光明與快樂。

  

  

  

  麻煩的舌頭

  

  一位弟兄說:“我的舌頭帶給我麻煩。在人群中時,我無法控製我的舌頭不詛咒或唾棄人們的好行爲,我該怎麼辦?”

  

  馬多斯神父回答他:“如果你無法控製自己,那就遠離人群獨自生活吧!和別人一同生活必須圓滑一點,這樣才能四面八方轉動。”

  

  神父又說:“我獨居並不是因爲我有美德,而是因爲我懦弱,能在人群中生活的人都是很堅強的。”

  

  ◎自我控製是最強者的本能。

  

  ◎唯一真正的控製力在于內心,那是對自己未來的關心和責任感,以及對他人福祉的關懷。

  

  ◎釋迦牟尼佛說 :“這個世間的一切都是變化無常的,凡事都是在不穩定的狀態。”這個世間只有一個東西你可以控製,就是控製我們的“心”。掌握了心,你就掌握了世界;無法控製我們的心,我們就變成世界的奴隸。

  

  

  

  風浪板與海豚

  

  一個晴朗、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帶著風浪板到水裏去,即使我的身體在那天還不能如此做。我一向對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也能辨認風向及潮流。

   …

《慈愛手冊~愛與智慧的心靈小品~ (海濤法師編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