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行筆記下冊(海濤法師編著)▪P8

  ..續本文上一頁生之法皆是即將毀滅之法。”的真理,能夠支撐住修行者的整個人格,鑄成他清淨的行爲與無上的威儀,這即是真理的力量!

  ◎一切事物都有生有滅,而且生必有因,滅必有因;我們的生滅和存在,其實正是建立在“因緣”這種關連之上。

  ◎“我”不足愛惜;眼前的“我”,僅是假名安立的,那麼就沒有什麼好愛惜、執著的了。

  ◎自我愛惜是唯我獨尊的獨裁,本來是爲了利益自己,卻只會帶來麻煩和失敗。

  ◎任何人都絕不可能離開他人而生存,須藉團體的力量來維持自己的存在;佛法存在于自己與他人的關系之中,亦即,佛法存在于互相關連的世界。

  ◎人生真正的快樂,始于愛惜其他衆生。一旦你開始爲其他衆生過活,在你把關心的對象從自己轉換爲其他衆生的時候,內心頓時放下自我愛惜,便解脫自私心的束縛,內心便獲得真正的解放、自由及滿足和安甯。

  ◎利用困境,摧破自我愛惜;受苦、疾病等是淨除惡業和障礙的掃帚。

  ◎爲什麼不愛惜助你修行,生起佛道,成就佛果的仇敵?

  ◎“爲了一切衆生,我要成佛!”“我們要對一切衆生負責。”我們有責任解除所有衆生的一切苦及苦因--無明障,並引導他們成就佛果。

  ◎要引導衆生逐步得到安樂、證悟成佛,我們必須通曉每一個衆生的一一業,一一心量和特質,以及適合他們每一位的種種不同的法門。這只有靠“一切種智”了!

  ◎所謂的“我”,是應該永遠要舍棄的對象;所謂的“其他衆生”--即使僅僅一個衆生,是必須恒常愛惜的對象。把生命奉獻甚至僅是一位衆生,那才有生命的光明與快樂。

  ◎別無選擇。既然你不喜歡煩惱,那你必須修行佛法。從內心裏去除苦因,創造樂因。

  ◎回向:懷著菩提心,空性見回向功德,就好比把一滴水倒入大海,只要大海存在,水滴就存在。

  

  般若空慧

  ◎宇宙人生的真理,佛說有叁:

  ( 1)諸行無常——說明了一切事物都在因果法則下不斷地遷流變化,其中沒有什麼永恒不變的東西。

  ( 2)諸法無我——存在的事物都不過是因緣和合的假相,其中沒有什麼可以獨立自存的。

  ( 3)涅槃寂靜——說明了動亂變化,假合幻現物的最後歸宿,都是平等無差別的。一切事物,是動亂差別,也是寂靜平等的。

  ◎最高的智慧,是要在因果現事的關系中,深入的去體驗普遍而必然的最高真理。

  ◎糾正我們內心上的錯誤,引導行爲入于正軌,即達到此涅槃寂靜的境地,就可以得到生死苦痛的解脫了。

  ◎世間上的事物都是無常的、無我的,一切事物離開了關系條件的存在則別無他物。

  ◎菩薩悟證了空的真理,即于此空性中融攝貫串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叁法印。不變性不可得,獨存性不可得,實在性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

  ◎空,不離開因果事物而有空,即事物的無常變化、無我不實、自性寂滅。

  ◎以空——一實相印貫通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叁法印。

  ◎般若——實相慧,即能真知諸法真理的。凡是真理,必定是本來如此的,必然如此的,普遍如此的。

  ◎佛法教人修定習慧——般若,根除心理上的錯誤,通達法性空即無常無我涅槃寂靜,親切證驗,做到去來坐臥莫不如此。

  ◎一切事物都是變動的,假合的,非實在的,即是畢竟空。

  ◎于自身中所起實有自性執,名爲“我執”;在諸法上所起的執著,名“法執”。我執和法執,爲出生一切錯亂苦痛的根本,而我執尤爲根本。

  ◎佛法首先教人除卻我執,我執沒有了,即能契合于緣起的正理,符合于群衆的正義,行爲自然合理了。

  ◎特別是人們直覺的,于自身中計執有我——薩迦耶見,于所對的一切事物,以己意而主宰他,即計爲“我所”。這種我——有我必有我所的計執,在生死輪回中,實爲一切執著苦痛的根本。

  ◎聲聞緣覺乘法,使從持戒修定發慧的過程,解脫一己的生死苦痛。(漸進的體驗)。但唯有菩薩行的大乘法,才是佛法中最究竟的心要,才契合佛陀的本懷。大乘法——菩提心、大悲心、般若慧。以此叁種而行六波羅蜜多,是大乘佛法的特質。

  

  海濤法師的弘法悲願

  海濤法師,臺北市人,民國四十七年出生于高雄市。七十一年文化大學觀光系畢業,七十四年結婚,七十六年生子。

  雖生活于傳統宗教家庭中,然中學時代卻接觸基督教,直到大學仍爲虔誠教徒。成家立業之後,有感于事業、人際關系複雜而接觸道教。在經營旅行社事業十年中,深感人生忙忙碌碌,汲汲營營所爲何事?于八十年有緣到慧日講堂,見到斂眉含首的佛像、出家法師自在的行儀而深入佛法,窺得佛法博大精深圓融的人生哲理,而皈依法振老和尚,更因崇仰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思想而發心出家。八十一年于楠梓慈雲寺受在家菩薩戒(了中長老爲得戒和尚),民國八十二年六月于新竹福岩精舍由師公真華老和尚代爲剃度,依止如虛老法師。八十叁年于六龜妙通寺戒德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並先後常住于臺北慧日講堂、恒春五公寺(二年)。

  海濤法師現任中華印經協會理事長、佛陀教育中心負責人、佛教衛星電視臺臺長以及臺南大覺同心會導師,多年來法師的弘法行腳遍及校園、監獄、軍隊、全省寺院以及一般社會團體,並遠至海外弘法及朝聖旅遊,于臺灣各地成立佛陀教育中心,內設有講堂、佛教圖書館,並大量印製經書、錄製錄音帶免費結緣,透過法音宣流,將佛法普潤群生,淨化人心,建立清淨的人間大道場。

  以下一一介紹法師的弘法悲願以及所屬的弘法機構道場:

  ( 1) 教衛星電視臺

  現代化佛法的傳播必須藉由最先進的科技媒體,佛教衛星電視臺二十四小時的節目播放,敬邀國內外如法修證具德長老、法師升座說法,規劃系列性佛教梵呗、唱頌、禮儀節目,引領大衆體悟正確的佛法,建立跨越派 別的電視大道場,以佛法淨化社會人心。

  ( 2) 佛陀教育中心

  1. 在臺灣各地成立佛陀教育中心,免費贈送經書、錄音(影)帶、VCD與大衆結緣,內設有佛教圖書館供人借閱經典,設有講堂,定期舉辦佛學講座及推廣八關齋戒。

  2. 成立法音傳播工作室、出版部、錄音室,製作弘揚正法的多媒體節目、錄音帶、錄影帶、VCD,透過現代化科技媒體,宣揚佛教的慈悲與智慧。

  3. 定期至各機關團體、學校、監獄、軍隊舉辦勵志人生講座,並分送佛教書籍、錄音帶、錄影帶與大衆結緣,爲社會注入清流,淨化人類心靈,促進世界祥和。

  4. 定期舉辦海外佛教聖地旅遊,藉由旅遊萬裏行之便,讓信衆對佛法的了解更加深入,並贈送各類佛書、錄音(影)帶到世界有華人的地方。

  ( 3) 中華印經協會

  1. 結合有志之士,大量倡印各類佛教經典、佛教漫畫書,並致力翻譯各類經典,廣爲流傳海內外,期使大衆閱讀經典,認識生命的本質及意義,培養書香社會、關懷人文的胸懷。

  2. 成立佛教讀書會、共修會,倡導讀誦經典、念佛等活動,藉由大衆共修之力,積極推廣讀經與念佛之風氣。

  3. 將一系列的佛陀教育叢書,贈與國內外各佛學機構、佛學院、機關團體、學校、監獄、軍隊等。

  ( 4) 中華護生協會宗旨

  基于佛陀教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衆生平等、慈悲相待”之理念,並培養、喚起世人“萬物一體、慈悲大愛”之廓然心胸,在各地成立放生團及放生保育地,藉由不同方式、地點,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各類護生、救生活動,以教育化導世人學習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不只尊重愛惜自己生命,也尊重愛惜別人生命,更要擴大心量尊重愛護一切大小生靈物命。讓人與人間,人與一切萬物間,皆能互愛互助、共存共榮;彼此尊重包容,和平快樂共處;進而谛造出一個純真純善至美至慧的生命共同體,讓人間變得更幸福,世界更安祥,地球更美好。

  ( 5) 生命教育協會宗旨

  生命教育最大的目的,乃在學習體認生命之意義,從尊重生命,並引導大衆善待一切有情,展現對生命之關懷,增進個人的自我了解、自我接納,建立自尊、自信,以期達到生命的最高品質-“慈悲與智慧”的圓滿實現。

  

《修行筆記下冊(海濤法師編著)》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