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二無我論

  二無我論

  太虛

  補特伽羅無我,達摩無我,曰二無我。

  補特伽羅,譯數取趣,是“數數取天人畜鬼等趣業報身者”之義。變言之,即流轉叁界二十五有之精神個體或靈魂或業識也。凡已舍天、人、畜生、餓鬼、地獄五趣之現報,未定轉取何趣之時,先業力故,集“識上色功能”,化成一種細色根身,任持業識,曰中有身,亦名曰中陰身。以業報未定,故非五趣攝,而是數數取五趣報果者。所謂補特伽羅,于已取或未舍五趣報身時,皆隱沒不現,唯在中有身時,始得指目之耳。審谛言之,中有身亦五蘊和合相續假身,相雖不同,猶之人身與天身不同,其爲五取蘊身固無異也。然除中有身則世間所名爲靈魂者,益無可指物已。此補特伽羅無我,亦譯人無我,有情無我,衆生無我。人者,有情類之一類;有情類者,衆生類之一類。衆法和合、相續而生者曰衆生,雖無情之個體,若星地金木等亦名爲衆生也。有情則專指動物類而言,故衆生較寬于有情,有情較寬于人。

  補特伽羅無我

  今此補特伽羅無我正印,譯爲有情無我。然以言說便故,舉人爲有情類或衆生類代表,名“人無我”。或以順古譯故,于有情與衆生二名無所區別,簡稱爲“生無我”,亦無不可。

  達摩無我,譯法無我。補特伽羅指一切由衆法和合相續生存之“個體物”,法指能集成個體之“單性”;例如四大、五蘊假合爲人,人爲四大、五蘊衆法所集起之個體,地大乃至識蘊等衆法爲集起個體之單性物,故衆生屬假有,法屬實事,此以衆生與法相對而言則然。究之、法者軌持,軌範物理,任持自性,實固實法,假亦假法,聖凡、染淨、有無、色空、事理、心物、性相、體用,盡一切可言可思乃至不可言不可思者,悉得名之爲法,故法界較衆生界爲深廣,亦較衆生界爲幽玄也。

  達摩無我

  我者、主唯實常之義;主謂主宰,唯謂唯一,實謂實在,常謂常住。常人所謂之我,固無不執爲本人之主宰,且執一人唯一,不容有二。執實在故,愛著不舍,順之則樂,違之則苦。執常住故,貪取無厭,得之則喜,失之則憂。然此猶是一切凡愚與生俱生而無不同有之我執,諸邪外則更依此俱生我執而分別計度,于五蘊中或五蘊外,于五蘊之一或五蘊之總,妄執爲各各常存實在唯一之主宰,或萬有全體精神常存實在唯一之主宰,此皆所謂補特伽羅之我見我執也。法執之我,或有主唯實常四義,或但“唯實常”之叁義,或但“唯實”二義,或但“實常”二義,或但“實”義。要之、人我執必依法我執爲本而起,法我執或可不依人我執而自存在,故二乘聖人雖舍人我執,而法我執猶未能斷。人我執爲煩惱障本,故由之而煩惱生死,流轉纏縛,不能止息解脫,斷人我執,則生死空而證生空真如。法我執爲所知障本,故由之而宇宙心境,冥昧窒礙,不能覺悟圓通,斷法我執,則心境空而證法空真如。

  雲何知“人無我”?人由五蘊和合相續生存,衆法和合假成,衆法中無一實主宰可得,五蘊法中更無一實主宰可得,法法刹那生滅,雖相續不斷而非常,故人無我。雲何知“法無我”?由仗因托緣,衆事集現故;由識心轉變,分別顯現故;依他起故;無自性故;無實用故;無定相故;刹那生滅故;當體空寂故;故法無我。依人無我、法無我門,說爲生空真如、法空真如,而真如實不帶數相,非一非多,亦複非空非不空也。故無著大師曰:“二我無即二無我有,二無我有即二我無”。以無我法,故非不空;以真如故非空。真如由無我法而顯,是以非有非空,非非有非非空。離四句,絕百非,強存一句曰:無而有。以無而有,故證此“有”時,必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見海刊一卷十期)

  

✿ 继续阅读 ▪ 法性空慧學概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