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人自治與世界和平

  人人自治與世界和平

  太 虛

  夫和順者樂,平穩者安;安樂者,人生惟一之幸福,亦人心無上之要求也。然自有人類之文史以來,就其可考者而計之,橫亘西東,豎極古近,所謂和平安樂幸福者,徒見之詩歌想像,雖無一日不在人心要求中,卒之若即若離,愈趨愈遠,未嘗有真享和平安樂幸福之一時。其似是有之之日,又即爲不久發現滔天大禍之所在,致惟留一治一亂,福兮禍倚,禍兮福伏之迹,何哉?世界和平安樂之幸福,終非人類之所能有耶?抑求之之方法有未善耶?持此以詢之人,人佥曰:是必由求之之方法有未善焉耳!然則請及今而討論其方法。

  古者嘗有謂人類之常,在于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倫,其根本、則又在乎孝悌;求聖君忠臣于是,求賢夫良婦于是,求嘉朋益友亦于是。由子孝弟悌而父慈兄愛,而君仁臣良,而夫婦睦于內,而朋友信于外,則國之治與天下之平,人類之和平安樂幸福,舉無余事,此以家爲本而求之者。逮乎一轉而入于戰國,世若挽近,鹹改求和平安樂之福于國,有所謂國家主義、帝國主義、憲政主義、軍國主義、法治主義等等。至于今日,又爲圖窮而匕首見之時矣!于是又改求之于社會,如所謂平民主義、民治主義、社會主義、共産主義等等,爲一世人所驚心駭目之新思潮是也。總束其目的之所在,要不外求世界和平、人類安樂之幸福而已。然求于家爲根本之五倫,與求于國爲根本之叁權,均瀕于敗矣!茲改求之社會,果有濟欤?同爲生人,同有願世界和平人類安樂之心,既不忍睹治亂因循、禍福倚伏以終古,又觀從古及今紛紛然以求之者,其方法皆有所未當,恐終不免陷入治亂因循、禍福倚伏之漩渦!遂不得不有所貢獻,以冀有志世界和平人類安樂者察焉!

  竊謂國也,家也,社會也,雖有廣狹深淺之不同,其爲人與人聯合聚集交互相對關系之外緣、則無異,故其根本厥唯是人。人人之受施,雖必有一部分形成于國家社會;然同時須知人人之言行,亦必有一部分影積于國家社會。其所謂能形成人人之外緣,豈他物哉?即人人言行互相聯聚之影積耳。故國家社會皆爲影,而唯人人爲形;欲正其影,須端其形,乃至欲化除家國之影、而唯留社會之影,亦必從人人之形上化除之。形在、則影存,但欲從影撲卻之,徒勞形而亂影耳!然欲知形之端未端,可鑒之于影之正不正,見影之不正而悟形之未端。端其形焉,影即由之而正,此即外緣熏發內因、而成端正之效者也。今見家也,國也,社會也,種種不良,欲改造焉以求遂和平安樂之願,猶之不端其形而求影之正,終不能獲!故人人唯當改造自己斯可。此義無以名之,名之曰:人人自治主義。此義雲何?即佛教之叁聚正法也。茲分述之于下:

  一、攝律儀法

  常人之發之于意,表之于言,現之于行者,要皆不知不覺中隨情習而妄動,躁亂放蕩,無自主之力。若能有自覺心,覺悟自體本來真淨,離過絕非,爲尊重此本來之人格故,于垢汙之行──如殺、盜、邪淫等,于垢汙之言──如妄言、绮語、兩舌、惡口等,于垢汙之行──如貪、嗔、癡等 , 能內伏其情識之因,外不奪于習俗之緣,製之不起,令得離盡。然後意之發,言之表,行之現,皆合自體本來真淨之律;起居、眠食、語默、行藏,無不具溫良恭謙謹嚴隆正之儀。此爲調治身心自體,磨砻光明,使更無幾微瑕疵,乃世界和平人道安樂之基也。不于是而定其基也,無論用何方法,皆不能藉收良果!且往往利未見而弊已成,因雜毒之行,決不能成純善無過失之事也。

  二、攝善德法

  身心之自體,既入真律而成淨儀,遠離過惡,永絕罪非,于是乃可爲衆善之根,萬德之原。若本人、若社會、若身心、若世界、若國、若家、若教、若政,凡足以啓發善利、增長功德之事,靡不興崇;精勤力行,以修治一切勝善功德,令得圓滿。約之爲叁種心:一、正信心,求真理之信,不爲變幻事狀之所迷亂;求善友之信,不爲矯僞流俗之所傾蕩;求公衆之信,不爲偏私意氣之所搖奪,于是而大其智勇。二、慈悲心,樂人之樂而施其樂,苦人之苦而拔其苦,于是而博其仁愛。叁、喜舍心,喜助衆人之得善利,不生嫉妒;舍除自己所有德色,不起驕淫,于是而保其福和。大福、大慧、大仁、大勇,充乎六合,塞乎兩間,天見其光,地見其明,而粹然爲人中全人!此爲向上之至,而實人人行履之所能到。

  叁、攝衆生法

  上來由自利利他而進之以純粹利他,惟以濟群利衆爲事;但觀如何能饒益群衆,即由如何之道以饒益群衆,不存己見,不拘定法。約之爲叁種行:一、治救護行,若救放生命,彌息戰爭,化除殘暴,安甯良善,乃至導人人各得解脫人群一切困壓束縛,而成世界和平人類安樂之幸福。蔑不是也。二、治利樂行,若對于群衆:育幼、養老、恤窮、濟急等等,靡不悉力以赴者是也。叁、治德義行,若改良風俗,整齊文化,啓發智慧,發達學術等等,凡能使人群進于和平安樂者,悉當觀察以順應時機是也。之叁法、皆人人可由躬起行,不須憑借,故謂之人人自治之道。世人果能身體力行乎此,展轉熏陶,全球洽化,則世界人類未有不和平安樂者也。惟冀愛和平者擇行焉!

  (見覺社叢書五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