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國文化之佛教因素

  中國文化之佛教因素

  太虛

  ──二十七年春作──

  閱東方雜志春季特大號,見其研究中國文化問題之特輯。關于一部分的政黨政治鹽政、中算、婚製、繪畫、醫學、交通七篇,關于一般文化的起源發達等五篇,洵皆各有特殊闡發。然要以林惠祥君的中國文化之起源及發達一文爲最善,其首先闡明基本的華夏文化之發生及特質,然後再論其由曆代逐次吸收而擴展,誠得事理之真而毫無偏見,由之結示其發達之分期,條貫秩然,甚爲明晰。所分五期,與余所言中國文化之五個特征,頗可相爲發明。茲爲表列于下:

  一、基本文化生長 時代 自史前至周初───────周秦子學

  二、華化諸種文化混合時代自春秋至秦───────漢唐文學

  叁、域內諸種文化混合時代 自漢至隋───────漢清經學

  四、西域印度文化輸入時 代 自唐至元───────隋唐佛學

  五、歐 洲 文 化東 來 時 代自明至今───────宋明理學

  蓋周、秦子學,乃上承基本文化以爲第一期吸收擴展之結果。漢、唐文學,乃秦、漢及隋、唐兩番吸收擴展之成績。經學成立于漢;成爲漢以來佛教之骨幹;抵清由理學反動更發揮至極,擴究周秦子學而進入吸收歐洲文化階段。隋唐佛學則正爲印度文化輸入成果;宋明理學乃襲取經學與佛學各一分以産生。由此、可見佛教已爲中國文化一重要因素。研究中國文化,若無視于佛學,或排于佛學,實爲不知中國文化爲何物者也!爲中國人,又烏可不研究于佛學哉?

  (見海刊十八卷五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