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談文化建設者幾條佛學
太虛
一 徹底的因果論與現實論
二 徹底的平等論與差別論
叁 徹底的社會論與個人論
四 徹底的無常論與恒如論
五 新文化的建設
六 文化的定義
文化建設月刊笫四期以來,關于中國文化建設的討論,五花八門,誠可謂洋洋大觀,但察其無論檢查中國固有的曆史文化,或考究資本主義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對于在過現及將來中國的世界的文化有大貢獻之佛學,大抵瞠目無睹,或語焉不切,未能于以深詳注視;這是我今欲爲提供幾點佛學出來的本旨。
一 徹底的因果論與現實論
佛法的法,即指一切事事物物;而此一切的事事物物,莫非是因果性的。但于此一切事物,未嘗索其因于未有之外,亦未嘗求其果于已無之外。由過去的因成現在的果,輾轉推溯其因則無始;由現在的果作未來的因,展轉推征其果則無終。由余事的因成此物的果,輾轉推尋其因則無邊;由此物的果作余事的因,輾轉推究其果則無中。如此、故一切事物中任何一事一物,莫非是無始無終無邊無中的。無無因的果,亦無不作因的果;無無果的因,亦無不成果的因。換言之,宇宙現象莫非因果,不索其因、求其果于宇宙現象之外,其一一現象,莫不無始終、無邊中,而爲因果鐵則之所範持,顯見爲莫非是曆史性和聯系性的;亦可謂是澈底的客觀論、唯物論、機械論、命定論、必然論的。然即其中任何現實事物,莫不可爲未來事物的開始,亦莫不皆是過去事物的終結;莫不皆是現存余物之邊際,亦莫不可爲現存余事的中心。如此、故一切事物中任何一事一物,又莫非是即始即終即邊即中的。只從現實存在事物而推闡因果,即可從現實存在事物而把握因果。在人言人,則可從即終即始即中即邊的吾人身心之活動,轉變無始無終無邊無中的宇宙一切事物因果,而爲現實活力之所支配,顯見爲莫非是刹那性和獨立性的;亦可謂是澈底的主觀論、唯心論、意志論、無定論、自由論的。由因果論故,法無自性,諸法無我;由現實論故,我爲法王,于法自在。
二 徹底的平等論與差別論
一切事事物物,近而吾人,遠而萬有;大而日局星海,小而微塵電子,莫非是因果性的,同時又是現實性的。故隨拈一法,皆爲法界,隨一事物,皆全宇宙,絕無可爲獨特的、絕對的、最先的、最後的、非果之因或非因之果──如一神教所謂的神,唯心哲學所謂的心,和唯物哲學所謂的物,故爲最澈底的平等論,亦即是無神論、無元論、或一如無變異論。然就每一事物現實而望其余一一事物現實,彼此宛然,自他宛然,先後宛然,勝劣宛然;則其程度之累差與形性之別異,又不可以偻指計,故又爲無數之差別。由差別故,聖凡有異:聖之中,又有下乘聖、中乘聖、上乘聖中過程之菩薩與究竟之佛陀;凡之中,又有人而上之天等,與人而下之畜等。依正有異:依報中,有天界、人界、淨土、穢土等;正報中,有胎生、化生,聖身、凡身等。色心有異:色物中,又有內五根與外六塵等;心識中,又有八識心王與五十一心所等。假實有異:假法中,有時分、方位等;實法中,有種子、現行等。相性有異:相事中,有五蘊與十法界等;性理中,有虛空無爲與真如無爲等。而人類身心世界,則爲最完具此差別諸法而最能轉動此差別諸法者。由此、依人心于平等差別諸法之覺不覺:或不覺而創造諸退化業,因而受墮畜等諸劣果集成苦世界,或覺而創造諸進化行,因而致升天與羅漢、辟支、菩薩、佛陀諸勝果集成樂世界。而人生世界之意義和價值,即在能走上進化之階程而不再退墮流落。菩薩佛及其淨妙樂土,即爲人格及人世界進化之階段與最高成果。由此、故又爲人神論,心元論,或進化有階向論。
叁 徹底的社會論與個人論
佛陀證明一切法皆衆緣所成,任舉一事物,其直接能生起能長成的必要衆緣,雖爲各別之有數條件,而就其輾轉能作關系之緣的,則無限極。此不唯外在的關系如此,而內在的關系亦如此,故隨一事物皆是宇宙性的。就人切近言之,即可謂隨一個人皆是社會性的,所謂“人固然一生下地後便長養于社會之中,而他之造社會現象根本是站在社會中的,這完全是把社會作用于他的又反作用于社會的一種過程。”所以、人是無個人的,衆生是無我的,諸法是無自性的,只有社會,祗有衆緣。然此一事物是宇宙衆緣成的,而于一般的衆緣,別成要泛順違差異;且緣成此一事物而非其余事物,這由在生緣中各有其特殊因種故。再之、此一個人是社會衆緣成的,亦于一般的衆緣別成親疏利害差異;且緣成此一個人而非其余個人,這由在生緣中各有其自然個人故。一切法緣生性空義中,必明一一法種子因義,乃可全明一切法仗因托緣而生成的實相。人生來是社會的義中,亦必明各自然個人,乃可全明社會作成人而人亦作成社會之實相。所以、雖無自性法而非無因緣所成之此法,及此法爲緣所成之他法,雖無常一我而非無和合相續之此我,及此我爲緣所成之他我;雖無獨個人,而非無自然及社會所成之衆個人,及由衆個人所集成之社會。由此資本主義文化核心之個人主義雖有所偏執,不免今後之崩潰,亦未嘗不握得一分的真際,故能造成近代燦爛的文化。集産或共産主義文化核心之社會主義,雖亦能握得一分的真際,可有造成將來文化的傾向;然亦以偏執,在進行中已窒礙難行。例如共産主義並不能變革資本主義極盛之英、美、法等國,迨于未造成資本文化的俄國握權後,仍不能不退而爲資本之建設。要之、有見于孑無見于群,有見于群無見于孑,皆側傾一邊,致分爲兩個階段,鬥爭莫決。若應用佛說因緣生法,因故、社會必生起于個人,緣故、個人必長成于社會。複次、離緣則因不成因,個人是社會之個人,無社會以外之個人;則個人主義之資本文化可融解于社會。離因則緣不成緣,社會是個人之社會,無個人以外之社會,則社會主義之集産或共産文化可引生于個人。如是、乃能不破壞近代的文化而導入將來的文化。
四 徹底的無常論與恒如論
佛說諸有爲法的無常,不但根身的活死與器界的成壞,尤在色心等一切皆刹那生滅而引續不斷,演化無盡。辨證法以矛盾的“對立又統一”、“統一又對立”說明變化,僅能說明諸有爲法無常律中之一部分。且無論黑格爾的唯心辨證法和馬克思的唯物辨證法,皆原本于非辨證法而終歸于非辨證法。故其辨證法僅適用于“已由統一而現矛盾”、“將由矛盾而求統一”之過程中間,不如佛說有爲諸行種現無始而生滅不住,雖至佛果不斷常與無盡常,亦刹那生滅之徹底。然澈底無常如何而又澈底恒如?則由有爲法因緣所生,起唯緣起,滅唯緣滅,一切皆無自性。無自性故則無“定體”可據之以定生滅,所以無實刹那相及實生滅相可得,亦無實無常相可得。無實刹那生滅無常相可得故,無自性實性遍一切無常法中常恒如是,所以當處無常而當處恒如,非由常如起無常複歸常如,乃于無常而即恒如。達無性實性常如如故,則妙慧遍照而不爲彼此生滅方時蔽礙;能極照達遍諸方時中彼此生滅幻相,幻無定體,則于矛盾對立即見矛盾消解。不待階級鬥爭而階級俄已融化,只在人心之能了如而達幻。
五 新文化的建設
以上所論四義,世界人類理智發達至今日,應已可能了解;且現代人類進步之理智上,于一切哲學及宗教等,舍佛法應已無從獲得如此滿足。故佛法實爲現代最進步的人智上所必需的歸趣,而佛法對于今後人類最大之貢獻即在于此。然上所論乃爲佛法建設現代世界文化之意義,而對于建設現代中國文化更有何特殊之要點?是則一因佛法傳存中國者最爲完備;二因佛法在中國將二千年,與中國曆史文化禮俗習尚早皆滲透,而尤普遍深入多數庶民心理中,成爲國民的精神要素。但于佛教文獻,中國人民心理中所蘊藏的大乘佛法精義,大多尚待人掘發闡揚出來,流貫到一般的思想信仰行爲上去,乃能內之化合漢、藏、蒙、滿諸族,外之聯合東亞、南亞強弱小大諸族。以二千余年之佛教教化關系成亞洲東南各民族大聯合,協力將大乘佛教文化宣達到亞洲西北以及歐、美、菲、澳,融攝近代的個人主義文化與將來的社會主義文化,造成全世界人類的中正和平圓滿文化。中國于佛教文化,有可因藉之便利,有待發揚之需要,有能化合聯合佛教民族複興之關系,有可融攝創造世界新文化之希望,這是今日作建設中國文化運動的人所特須注意的。化合中外文化以創造新中國文化及新世界文化,在中國當以叁民主義爲之樞,而大乘佛法爲聯系。若反儒化之舊或全趨個人的、社會的歐化,則內無以化合藏、蒙等,外無以聯合日、印等,而分據封建的個人的社會的各一文化階段,但相鬥爭而無融攝創造之可能。故大乘佛法實于建設中國現代文化有非常的重要性。
六 文化的定義
末了、欲再略論文化的定義。對于文化,中外的人不知下了多少定義,有與文明對舉的,有謂包舉文明在中的。據我的意思:文化乃是與“素樸自然”相對的,人類從素樸的自然人世,爲適應人群求生存、求安善、求進步之需要,乃創造文化的人爲人世;故與“素樸的自然物”相對的“文化的人爲事”之一切,即名文化。由人群的求生存乃産生經濟文明,由人群的求安善乃産生政治文明,由人群的求進步乃産生宗教、哲學、科學文明;文明乃是文化活動的成績,所以文化乃是“人群求生存、求安善、求進步所起活動工作的總和”。經濟、政治、宗教、哲學、科學的文明,既從滿足人群要求的文化活動産生,當然是有其交澈互通辟系的:生存藉安善、進步乃成更豐富的生存,安善藉生存奠其基,而進步成其功;進步依生存、安善而起,複率生存、安善而俱進步。所以經濟長養于政治……科學等中,複能反長養政治……科學等;乃至科學長養于經濟……哲學等中,複能反長養經濟……哲學亦然。例如科學于自然科學外,亦有關于經濟、政治等科學,而哲學亦可有經濟哲學政治哲學等。然經濟、政治、比較是文化産生的成績文明,而科學、哲學、宗教、比較是能産生文明成績的文化。所以葉青在“論資本主義文化與社會主義文化”一文中所說文化與文明的區別,是比較正確的。平常對科學分爲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或另分思維科學,吾意科學固皆是文化的,但就其所研究的對象以爲區別,則與“自然科學”對舉的即是“文化科學”,可將社會科學、思維科學的名稱廢除,概括稱之爲“文化科學”。此文化科學所研究的對象即是文化,在文化科學中則哲學、宗教亦爲其研究對象的一種文化,亦猶政治、經濟之爲其研究對象的一種文化。佛法從表揚其特質方面,以非一般的科學、哲學、宗教的定義所能範疇,故可雲非科學、非哲學、非宗教的;但而不得雲非文化的。而且從貫通方面說,則可雲佛法爲融貫科學、哲學的宗教,所以在科學、哲學發達進步到現代的人群,佛法實爲唯一的宗教,亦爲綜合的圓滿的最高文化。平常的人誤解佛法爲悲觀的,厭世的,殊不知佛法的否定自然,否定人間現狀,但爲督促人生向上進步、而改造自然界、創造新宇宙的一種革命的策略。所以、在革命救國救世的叁民主義中國文化建設中,佛法可爲其最偉大的精神動力!(見海刊十六卷五期)
《提供談文化建設者幾條佛學》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