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論候爾特意識學與佛學

  論候爾特意識學與佛學

  太虛

  美國的候爾特,在哲學上是個新實在論者,在心理學上是個行爲主義者;其說明意識的學說,曾譯在東方雜志上。我前者評行爲主義的心理學,嘗舉了佛學內唯根論來比較。現在候爾特的意識說,越發近于唯根論了。唯根論上的前六識說,與唯識論的不同,只是唯識論上的第六意識之一部分。唯識論上的第六意識與唯根論上的意識,區別如次:

  ┌前 五 識┌同時意識……………┐

  │  │  ┌散位的─┤

  唯識論┤第六意識┤獨頭意識┤眠位的─┼唯根論的前六識

  │  │  └定位的…┤

  └後 二 識└清淨意識……………┘

  唯根論見于佛學的大佛頂經。它所說的前六識,大約同于候爾特所指的意識,亦一般心理學者所認爲心理學全領域的意識,這種的意識,且不能爲唯識論的第六意識全領域,況能包括八大系情識團的佛學心理學全域。但近代科學者,將第六意識一部分以外的活能力,屬歸物體中去了。唯根論亦將以屬到六根或根塵內去了,故只將第六識一部分爲前六識。換言之,亦不過定義不同、分類不同而已。

  大佛頂經之大意雲:“根、塵同源,知識虛現,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知”無性,同于交蘆。知識之用,起于六根”。根者、即反應之神經也。塵者、即刺激之物體也。同源者、同是實在或阿陀那也。由塵發知,由物體刺激而發現感覺知覺的知識曆程也。因根有相,因神經反應而有知識中所經驗割切的時空事物的切面相也。此切面相與其知識,爲虛現之關系作用、而非實體構成于邏輯的名辭和數理,故曰:知相虛現無性同于交蘆也。觀此、可知候爾特的意識,等于唯根論的前六識也。然以唯識論言:此屬十二處的不了義學,乃小乘學之破除神我等迷謬者;新實在論及行爲主義心理學,亦以此破除靈魂等謬執者,是其特長,但未是究竟的了義。進言究竟的了義,則“實在”即爲根塵同源的第八阿陀那識;實在各自沖動而顯現實在爲根塵物體的,即是第七末那識;由塵──本質塵、根──淨色根刺激反應而現的知識境界,一部分可如候爾特所說的意識;尚有其深細不易觀驗的,則爲同時意識和前五識及清淨意識,共有八大系情識團和其組成的關系。于是任何可知不可知界的實在,皆離不了八識團的變和現,而不越出八識團以外,于是乃成了唯識論了義學。在僅僅研究一科之學的,雖用不著研究到此,然若候爾特一流以新實在論哲學鳴的,于此似不能不注意及之罷!這是我對候爾特的忠告!在中國一般幼稚又幼稚的洋學鬼,當然沒有受我這忠告的程度!

  (見海刊九卷一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