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民國與佛教

  民國與佛教

  太虛

  ──十九年春在廈門雙十中學講──

  在未講之前,關于這題牽涉的問題,先在此討論一下:在西洋,法國哲學家孔德,他的思想力,可以左右當時全西洋哲學思想界,就是現在,也還具有相當的勢力。實際地講起來,他的思想,可以代表十九世紀之末、與二十世紀之初、歐戰以前的思想。他觀察到人類思想是向前進步的,他依這思想爲出發點,于是把人類的思想史,分作如下的叁期:一、古代人類的思想,──宗教爲其代表。二、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上半期人類的思想──,哲學爲其代表。叁、十九世紀下半期至現代人類的思想,──科學爲其代表。宗教時期,就是迷信的時期;哲學時期,是理想的時期;科學時期,是實證的時期。──這爲孔德關于人類思想史經過曆程上的分法。

  依我看起來,這樣分法,未免太含糊太儱統了;而且未免有錯誤的地方。例如他拿這叁樣東西──宗、哲、科──代表叁時期人類思想,那末宗教時期的人類,便沒有哲學和科學的思想了。換言之,哲學或科學的時期,同時也沒有其他二種思想了。所以、他最含糊、最儱統、最錯誤的地方,就是把人類思想演進史,看得太機械太呆板了,于人類思想進步曆程上是不合的。既然承認人類思想是活動的,是進步的,由人類思想所表現的社會上各種事業,自然都有進步;由野蠻進步至于文明,由幼稚進步至于高深,由簡單進步至于複雜,一一事業各有其系統,各有其産生曆史上的淵源,都不是于什麼時期突然憑空生出來的。宗教、哲學、科學,是代表全人類思想史上較有具體表現的東西;它各有它的進步之曆程,各有它産生的淵源,斷不能用叁時期的分法將它割裂截斷,機械式地硬將它配在叁個時期,變成板定的死東西。雖然這是孔德思想上的錯誤,其宗教、哲學、科學,于人類思想上,依然是活動的在那裏演進,孔德爲主觀思想所蔽,沒有見這叁種真相罷了。

  現在就假孔德叁時來講一下:如古代宗教的思想是很渺茫幼稚的,同時也就發生了空虛錯誤幼稚哲學的思想,也同時發生取法自然人生生活實用上、器具和工具的科學。不過、在那時候和宗教、哲學同處在幼稚簡陋時代,自然不會像現在一樣産生飛機、汽車這一類的東西。雖然、沒有那時幼稚簡陋的母親,恐怕也不會産生現在這個嬌兒吧!故在古代的時候,科學在人類史上早已萌芽了;不過、到了近代有了顯明的進步加速的發達,故有近代文明的成績。然而無論怎樣,總不能抹煞其過去的曆史。科學如此,哲學亦何嘗不如此。在十六世紀以前,乃至窮到古代的人類,也就萌芽了哲學思想,不過很幼稚、很簡陋罷了。就是在十九世紀後半期以來,科學有突飛的進步,而哲學也隨之而進步。如現代西洋的哲學,因受科學的影響,處處建設在科學的基礎上面,同時懸解其困難的問題。致于宗教呢?豈獨能例外?在古的宗教,果然是迷信,十六世紀以來乃到現在,亦何嘗不日在進步之中;故現代文明時期,也自有其最進步的宗教,以適應最文明人類的要求。所以宗教、哲學、科學,這叁樣東西,與人類思想,是相推相演,而表現其一時代一時代人類思想的各方面而已。像孔德這樣分法,我以謂是不妥的。

  自然界與人事界,各有兩種力量:一是團結集中的力量,一是反抗分散的力量。在表面上看去,似乎是相反的,其實、乃是相成的。在自然界方面,小的一草、一木、一沙、一塵,大的地球、太陽系、星霧、星雲,乃至全天體,都是由這兩種相反相成的力量以形成的。倘是宇宙萬有僅有集中的力量,則全宇宙豈不是只能混沌一氣、成爲一個或一樣的東西了嗎?因爲有反抗的力量故,所以、雖同在一宇宙中,而析成萬有不同、一系一類的形色事物的獨立東西;又由其集中的力量故,而成功爲一個一個都有其中心、都有其系統了。

  自然界是這樣,那末取法自然界的人事界,也不期然而然的演成這兩種力量。一部分人們、見到自然界有這樣偉大統攝集中的力量,取法之以應用到人事界,表現出來就成爲宗教;但因其沒有見到自然界、同時有離析分散的力量,故只能成其爲混沌思想,對于宇宙萬事萬物在真相上不能明白。然有一部分的人們、見到自然界有離析分散的力量,于是也取法以應用到人生實際方面,圖社會的組織、一類一類的分工去仿做,成功爲科學的知識;但因其沒有見到自然界同時有統攝集中的力量,故袛能成其爲局部的思想,對于宇宙事物全體,只好付之不問。由此言之,無論在宗教、在科學的兩方面,于宇宙自然界都有所謂;“見其倚未見其齊”的弊了。能夠折衷這兩者缺點,同時互相調劑,站在中間的地位,算是哲學。哲學一方面取法自然界,依科學的准繩、于一事一物收拾其原料,推出定律以解剖事物,且作進一步的探求,究其來源,窮其根底,往往發現到科學未有之律。在當時雖屬理想,在後往往爲科學所實驗到的。一方面取法自然界,如宗教般綜合宇宙,于宇宙萬有研究其相統相攝的全體,較之于宗教又進了一層。因爲、宗教的混沌思想,久之久之成爲人們的迷信,哲學能考察其信仰的根本,在思想上有沒有它的立足點,故往往能將舊宗教打翻,能産生新的宗教。哲學是宗教、科學的調和折衷者,是宗教、科學督促進步者;同時,宗教、哲學、科學,不即不離地構成人類社會的要素;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團結,這是宗教的力量;社會事業之所能分工去做,這是科學的力量;能使此兩種力量相反得以相成,這是哲學的力量。人類思想之所以有進步,人類社會之所以構成,全以此叁種爲要素。而此叁種得以有這樣力量,不外乎取法自然的法則而已。

  現代人們的思想,大概是偏于一面的;此偏執思想的發生,實在是受孔德的影響最多。他說宗教是古代人類思想的代表,于是現在的人們,完全把宗教看做過去的東西,不適宜于今日文明的世界。甚至于若現在西洋的社會黨,俄羅斯的共産黨,呐喊著打倒宗教的口號,漸漸的成爲社會上一部分人的運動。其實、依我所觀察到的西洋各國,其社會團結的基礎,完全是宗教的力量;俄羅斯喊出這樣的口號,是它另有主張,它是以馬克思主義爲中心思想,團結全國民衆,都站在赤色旗幟之下,此爲一黨獨裁製,和穆罕默德一教獨裁一樣。回教的國家,不許人民信有其他的宗教;同時、以政治的力量去征服弱者,故回教的出發點是政治,不過依此爲趨向的目標,以完成其宗教之形式耳。共産黨是信其唯一的共産主義,去宗教的名而取宗教的實,依共産主義爲號召以集中人民的思想,以完成其共産黨治的形式。社會黨的意義,也是這樣。故社會黨、共産黨所喊出打倒宗教的聲浪,這不過是要打破舊式的宗教,建立新的宗教罷了。

  現代各種運動中,真能無需宗教,算是極端的無政府主義;它是個人主義,破壞一切,不用集中的社會。其實、人類這樣東西,究竟是社會性的,如自然界一般的運行著,故個人無政府主義是一條斷港,行不通的東西。倘是人類共同存在一天的話,那末、社會彼此團結集中的製量力,一日不可無,也一日不會消失。換言之,就是團結的宗教中心力,一日不可無,也一日不會消失的。

  依上各方面講來,人類團結力、所謂社會性,是人類本性上的要求。然而全社會具體的組織條件,最爲完備的,要算國家。每一個國家,能産生這樣偉大團結的力量,皆有它的自然界宇宙信仰爲背影,還取它所信仰自然界宇宙組成的條件,應用到人事界,以構成社會國家。如中國古代政治,用以治人的基礎,是“法天規地”。把人民的思想,都集中在這信仰條件之下,國家基礎方得穩固。由此推論,怎樣集中人民的思想,使之同投在一個宇宙信仰之下,這就是宗教。故無論那一個國家,都有其宗教的信仰──宇宙的信仰爲其背景。在一個國家社會的組織全體改變時,其作爲國家建設的背影的宇宙信仰──宗教信仰,也應當改變。不然,其社會表面上有一時或有所騷動,其整個的下層基礎,是不會有何改變;因爲、所信仰的宇宙沒有改變,故雖政治方面或強力的去改變,亦只得成其爲表面上騷動而已。

  在政治與宗教相關系方面講,有這樣的叁時期:

  一、在古代的宗教,是多神教的時代。因爲,當時人類知識幼稚,各種生活都爲自然界所征服,于是惴惴于自然界之下,發生驚奇的思想。以爲宇宙間的事事物物,都有一個一個神操縱其間,故對于山川河海、日月星辰、乃至最小的東西,都存著畏懼的心理,一一地去崇拜,這就叫做多神教。在那時的政治,也組織成爲一部落一部落的酋長製度,這種製度,是以多神教爲其背景的。二、次後,人類知識漸漸有大的集中的趨向,于宗教所信仰的宇宙,由多神而進爲一神。以爲宇宙萬有,雖然有種種的不同,而其所表現不是一個一個的神,乃一個權力最大的神所産生,于是所崇拜的乃唯一無二的大神,如基督教、回教等,這就叫做神教時代。在這時代的政治,是君主製度,其最發達的,是崇拜國家爲神聖──且不必專指有皇帝的國家──。這是因爲于宇宙信仰是一神,故産生這樣政治的國家。叁、到了近世紀的時代,人類知識大進,每個人都知道賦有人權,故群起將君權製度打翻,而入于民權時代。民權者,每個人民對于社會、乃至最高組織的國家,都應當盡其相當的義務,享其相當的權利。其團結的中心點呢?是在每個人民都有這樣的認識和實行,義務權利,均盡均享,沒有階級,完全平等,故其中心點,即在民衆共同思想表現的組織上。換言之,即每個人民都可以說爲是中心點。在此民權發達時期,于宇宙信仰的多神、一神的宗教,是不適合于民意的,應當取一無階級平等真理,發揮宇宙構成的宗教爲背景,以集中人民的信仰,發展其個性與共同性。在此,唯有佛教當之無愧。佛教哲學上說明的宇宙,首先打破多神、一神迷信的宇宙觀,而建立“衆多因緣所成的宇宙觀”。因緣者,就是彼此前後關系一種一種的條件,大凡自然一物之得以生長與滅亡,人事界一事之得以成功與失敗,都由時間上前後相續而不斷,空間上彼此相攝而不隔,湊泊此無量數的條件而結合成就的;統攝此萬有不同的事物,即成功爲宇宙全體。然進一步,試問此全宇宙萬有事物的生滅成敗變化活動,誰之大力使然欤?在佛教哲學,叫做心的力量。故宇宙裏一事一物的變化活動,其質其量,縱使極其渺小,也是與宇宙全體彼此前後都有互相的關系。最大宇宙的全體,與最渺小的事物,也是如此;因爲、大宇宙離各個渺小的事物,就不成爲宇宙,渺小事物離開大宇宙,亦不成其爲事物,大小雖殊,其普遍性一也;其彼此關系條件發生,變化的力量亦一也。能使此變化而成變化,能使此力量而成力量,其總樞紐唯在我們各個人的心力,結果、構成爲個人與共同的宇宙。假使宇宙果真有一個神在那兒做主宰,那末、我們就應當毫不客氣地挺身而出,就承認我就是神了。要是想一個國家真正民權發達的話,須使全民衆都能信仰“衆多因緣所成的宇宙觀”爲背景,則易上民權政治的正軌。我們中華民國,是叁民主義的國家,即是民權政治的國家,也正是適合信仰“因緣所成宇宙觀”釋迦牟尼的宗教。

  我所擬的題目:“民國與佛教”,正面的意義就是這一點。我們依中山先生的民權主義建設中國,同時、要使對于宇宙有合宜的信仰,作民力集中的重心。將各宗教觀察起來,還是佛教爲合宜;民衆有了這新的宇宙信仰,其對于民權信仰的力量,必有加無已;因爲、這政治與宗教的精神,完全是相一致。凡我全國的國民,尤其是貴校的諸同學,對此問題,希望加以注意和批評!(芝峰記)(見海刊十二卷叁期)

  

《民國與佛教》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