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以大同的道德教育造成和平世界

  以大同的道德教育造成和平世界

  太虛

  ──十六年八月提議──

  民國十二年開第一次世界教育會議于舊金山,予時辦佛學院于武昌,曾以有關教育之一文,托中華大學陳叔澄校長攜至會上宣布。比聞去年八月開第叁次會議于坎拿大,分組討論內有道德教育組、教育和平組,而尤注意研究 Hermaniordan之如何以教育實現世界和平之一文。余因撰此文,托郭秉文博士提出會議,以請公決,頗得公衆同情焉。

  古時、似乎曾實施道德之教育,然大抵爲一宗教一學派之教育,別戶分門,黨同伐異。學術之師弟授受,比財産之父子傳承,好稱家法,動誇秘珍,自私自利,相蔽相欺。故雖貌爲道德,其實每圖利祿,可謂之宗派的經濟教育,不能以道德教育名也。近今國家主義與民族主義崛興,教育亦隨之轉爲國家民族之教育,其旨在陶鑄一國之民爲一團,以供其國家民族競存爭勝之用。學派之教育雖漸融化,而宗教之教育則仍繼其舊,因之有宗教以外之教育,亦有教育以外之宗教。宗教與教育之分,實分于近今之國民的政治教育也。此國民的政治教育,唯富以其國強其民爲事者也。今謂宗派與國民之教育,雖其範圍廣狹不同,要皆各蔽以私,未能大公而無我也。始以教育生于其心,卒以行事害于其政,故戰爭時作,而難致世界于永久和平之境也。欲革其弊,當正之以德,超脫各教宗學派、國家民族之拘礙而融解之,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以成爲普益全世界人類之大同的道德教育,庶其天下爲公和平可期耳!

  以宗派的經濟教育造成以經濟爲中心之社會,一切皆自私自利的家産化,其極致即爲今此資本主義爲中心之社會,于是社會常現階級戰爭之病象而成戰爭之世界。反動方面,遂有共産黨乘之而起。然共産黨縱能顛覆資本主義爲中心之社會,而未能建設和平之世界也。以國民的政治教育造成以政治爲中心之社會,一切皆爭強爭霸的國權化,其極致即爲今此帝國主義爲中心之社會,于是社會常現國族戰爭之病象而成戰爭之世界。反動方面,遂有無政府黨乘之而起。然無政府黨縱能顛覆帝國主義爲中心之社會,亦未能建設和平之世界也。然則孰能建設和平世界乎?曰:唯大同的道德教育。言大同者,示超脫宗教學派、國家民族之各異,然非毀滅之也,特解其私蔽,集其衆長,以全世界人類之公益爲依歸耳。言道德者,道者公理,德者正義,示超脫經濟上爭産與政治上爭權之罪惡,然非破棄經濟與政治也,特令經濟政治皆成全世界人類的公理正義之道德化耳。中國有古書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歸,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經濟道德化的真共産──;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爲已──政治道德化的真無政府──。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最足表明大同的道德教育之義。至謀閉不興,盜亂不作,外戶不閉,則戰爭世界成和平世界矣。但其本乃大道之行,所謂大道之行者,即大同的道德教育之施行耳。故和平世界必由大同的道德教育造成焉。

  以大同的道德教育造成以道德爲中心之社會,一切皆公理正義之道德化,曰“亦有仁義而已矣”;曰“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曰“十善爲人道之正行”,皆斯義也。極致即爲全人類自由平等之和平世界。經濟政治既大同的道德化,則大同道德化的經濟政治,亦大同道德之一端,無大同道德外之經濟政治也。宗教學派既大同的教育化,則大同教育化之宗教學派,亦大同教育之一端,無大同教育外之宗教學派也。何則?以離去個人修養、社會修養之教育,無別宗教之可得。故修養之究竟莫過于圓成正覺,普濟群生,而求真利衆,爲人類終身可行。此即宗教修養,亦即大同的道德教育之綱骨。至迷執之謬習,當自镕解而無迹也。

  然此大同的道德教育,由如何推行之以實現和平世界乎?曰:由世界教育會議,組織一“大同的道德教育運動”。一方解放宗派的經濟教育與國民的政治教育之拘蔽,一方喚起全人類世界小中大學之教員與學生皆同情于此之運動。全世界之教育界,若能以堅決一致之主張,下百年樹人之工夫,則百年之後,大同的道德教育行,而和平世界亦造成矣!

  (見海刊九卷五期)

✿ 继续阅读 ▪ 論教育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