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潮音草舍詩存外集(二)▪P5

  ..續本文上一頁猶煩卷八還。

  宋賦一宵驚鼠黠,周書千載憶民頑,炎陬幸逢彌天釋,欲叩禅門一字關。

   太虛上人講普門品竟男女老幼皆大歡喜恭賦一絕  胡一貫

  諸天花雨喜親承,歎是今生得未曾。一種音施不共法,人天齊拜紫衣僧。

  憶太虛大師效陳子昂薊門懷古體   了 空

  重登缙雲寺,高瞻太虛臺,龍窟空禅榻,獅王安在哉?杖錫西方去,何日東歸來?

   遊缙雲寺     田 漢

  太虛浮海自南洋,帶得如來著武裝;今世更無清涼地,九天飛錫護真光。

  虛師歸自南洋寄呈一絕   法 化

  南山鳥落北山羅,無計高飛可奈何!卻喜乾坤獨來往,逍遙一世自由多。

  四疊寺字勻寄太虛大師並柬真如   何 遂

  去年同登相思寺,雙碑剝砻欲無字,金石不堪風雪欺,華發吹人甯足異!

  大江足底自岷源,陪我長歌歡訚訚;談禅遍令天人喜,蹴踏常教龍象馴。

  拜君高座逾十載,燦燦蓮花舌底在;此日遠聞竺國遊,昔時化雨沛瀛海。

  投身飼虎獨有卿,渾忘一己令人驚;猶記獅子峰頭高臺畔,(絕頂有太虛臺)

  坐聽山烏自呼名。(真如二十載前,蔔于志公肉身塔,簽語有“投身飼虎,

  渾忘一己”之語,真如半生行實近之。)

  秋至後賦呈太虛法師   黃崇治

  高擎慧炬繼窺基,智籁呼回盛世期;護國威音能濟物,轉輪大法貴權時。

  樨香偶觸吾無隱,鞭影初搖馬已馳;未獲親承緣阻隔,欣看墨寶快尋思。

  (近接大師法書一幅,中有句雲;“桃花裏,不知漢,蕉緣陰中猶說唐”

  尤爲崇治所愛也。)

  分明乘願世間來,毋怪潮音日日催!壁裏沙蟲悲大士,策中磁鐵懾凶魁;

  缽移南海慈航動,錫振西天佛法開。鏖戰已知魔力盡,快收勝果仰鴻裁!

   虛大師宣揚海外回抵行都行裝甫卸于長生鄉暫息勞塵過訪呈詞 陳銘樞

  疊峰徐步意先趨,法雨慈雲引馬蹄;炎海宣揚無盡化,更將何物當師機?

  叁藏流風早杳然,那知佛境更源堙!兒孫今日知恩報,大法還宣五印天。

  太虛大師贈句並惠頒海外攜歸佛像一尊元韻酬謝  王鶴村

  遠公蓮漏轉如泉,白社重開度衆賢;

  (近有九峰登高雅集)有約登山容謝屐,無妨載酒放陶船。

  峰巒九疊少風雨,城郭萬家禁火煙;

  (防空襲故)大浸稽天何處避?惟余抱佛鎮心田。

    戊寅夏曆九月二十一日,太虛法師、陳誦洛居士假渝州長安寺作詩,與會者

  二十人,以李太白詩“海客來天風,將船遠行役,譬如雲中鳥,一去無蹤

  迹”分均。拈得海字。   何 遂

  太虛上人世所稀,說法悟者遍瀛海。長安古寺集名賢,亂後相看都健在;

  老幹甯憂風雪欺,詩心不爲滄桑改。群公嶽嶽多佳什,俊逸清新各文采;

  我亦作圖添雅興,滿紙煙霞若有待。即此長留天地間,萬金尺幅應難買!

    得客字     錢智修

  西行茹國哀,百痗浩如積,爭名哄市衢,抱蜀閟孤迹,豈無求友心?

  福腸謝熱客。長安古叢林,開徑聚叁益;入社不攢眉,會心各莫逆。

  彌天釋道安,(太虛大師)道勝貌逾澤;攜將雪窦雲,來著巴山屐。

  孟公吾鄉人,(陳君誦洛)亢爽類北籍;水雲與石倉,

  (汪君旭初曹君纕蘅)並時文章伯。

  伯生最少年,(虞君愚)詩已奪我席;自余亦名輩,約略知平昔。

  介茲蔬筍禅,各慰煙霞癖;譚塵捉虛空,理窟探幽赜。

  一流今向盡,吾道窮安適?擁鼻放酸吟,此日真可惜;

  發願師大雄,魔氛待揮斥!

    得來字     許公武

  騷客吟壇寺裏開,將軍乘興亦偕來;(謂敘甫。)

  願君一管淋漓筆,畫個詩僧正渡杯!

    得天字     虞 愚

  直入如來地,真成大乘禅。空庭喧鳥語,疏樹隔人煙。

  破碎江山夢,亂離文字緣。異鄉百不裏,恣意作今天。

  得風字     汪旭初

  救國無長策,陳詩有變風;獨憐尊酒會,還與故人同。

    得將字     王太蕤

  去年視察過溪口,雪窦山中流覽久,維摩丈室寂無人,寺外但聽飛瀑吼。

  今年缙雲朝古寺,九峰聳揖環如侍,迦葉依然冷道場,岩前竹鳥總相思。

  盛夏複登歌樂山,山頭雲頂叩禅關,芒屩不知又何處,日暮白雲飛未還。

  本來佛子無常住,千山萬水隨錫駐,桑下經宿不過叁,去住以無留戀故。

  顧不問摩诘辋川不茹葷,青蓮金栗托後身,風月主人白司馬,香山日與僧爲憐。

  又不問蓮社遠公是主盟,遺書招致陶淵明;金山佛印才無礙,獨與東坡若平生。

  詩中意趣通禅理,往古來今一彈指,經須名士結高僧,慧業修成無彼此。

  長安寺裏忽飛箋,裙履翩翩肆素筵;無酒攢眉預逃席,聽法又失大因緣。

  崇因古寺金碧臺,第一山頭法界開,八景渝城鍾上鑄,尋詩剝落畫殘灰。

  名襲長安臨郡治,星坎珠泉仍勝地,觞詠歡娛向不虛,巴山岷水增明媚。

  宗風近代寢衰頹,奮起重興賴法師!行都況是今京兆,一偈開示天下知。

  亂後人心太煩惱,惄然無氣多枯燥,安得牟尼清涼珠,照退惡魔見周道!

  法師當世宗喀巴,闡揚佛學度中華,應續魚山成贊呗,梵音清響摹或差。

  便欲問祖西來意,禅板蒲團無可避;洞水何曾得倒流,不說豁然悟其義。

  所悟何義待參詳,拈花示衆終杳茫;摩诃迦葉展顔笑,遂付以正法眼藏。

  正法眼藏是何藏?涅槃妙心是何相?不知爲知難自解,以錯就錯未應將。

  江南寄語陳了翁,話頭勘破同不同?

  得船字     蕭禀原

  蓮龛菌壁總翛然,珍重伊蒲一飯緣;高衲欲尋居士屩,清談恍載孝廉船。

  披裘擁衲皆遺俗,贳酒迷花也自賢。休笑攢眉陶靖節,匡廬佳話至今傳。

  得遠字     呂 賢

  阛闇囂囂心自遠,玄師卓錫士肥遁;香象妙解重禅林,雕龍新聲蜚詞苑。

  笑我一官得清閑,但恨班荊相見晚。世間才罹刀兵劫,盼得慈航渡安隱!

  得行字     薛正清

  娑婆逢末劫,佛敕度群生;早入叁摩地,獨□□忍行;

  醍醐明上味,梵呗寄高情;更有檀施主,希夷道術闳。

  得役字     李鴻文

  石磴入禅林,四顧煙水白;喧阗城市間,乃有清涼宅。婆律芬旃檀,莊嚴絢绀碧,

  室滿天女花,苔印幽人屐。我愧謝康樂,得陪遠公席;半偈悟參禅,一飯飽香積。

  東道有孟公,文壇稱詩伯;與師同裏闬,交情猶夙昔。劫火殊未已,海內尚兵革;

  夜雨巴山道,竭來倦行役。蓮峰問妙法,塵心豁今夕;乞得摩尼珠,放眼天地窄。

  得譬字     林肯盦

  峨峨缙雲山,郁郁崇固寺,依依山上雲,暧暧寺中氣。雲氣日相接,真人時複至;

  江上留勝賞,今古又焉異?中原昔喪亂,煙塵騁胡騎,一葦渡江來,乃闡光明義。

  衆生自造劫,我法不離世;持此悲憫心,發爲菩提谛。誰爲善知識,能近與取譬?

  譬如彼鳥雀,佛性豈終昧?譬如乾矢橛,吾道即在是。愚者易其難,智者難其易,

  愚智歸一途,生滅無二致。眼前事與物,一瞬奄忽逝;庸知空非空,循環每相替。

  惟茲文采盛,實結精神契!由來獅子吼,不礙蟲吟細;拈花一笑同,萬籁滿天地。

  得如字     金毓绂

  清江作伴蔔新君,頗惜叁余讀我書。世亂而今已不了,詩情複此後何如?

  元龍毫氣高湖海,支遁宗風動簡書;咫尺勝流安敢後?卻因投轄誤巾車。

  (是日阻于交通,未得與會。)

   得雲字     陳誦洛

  劫罅來猶幸,龍天法界分。亂離甯不念,歌詠尚能群。

  遇雨明樓日,瀕江愛水雲;蕭疏眼前意,鍾磬定何雲!

  得鳥字     王文烺

  蜀山天下奇,耳熟岷峨早,每欲事勝遊,苦恨機緣少,何意避地來,宿願當償了!

  惟歎山河異,觸目心如搗!所幸古渝州,二水腰玉繞。長安何代寺,崛郁負江表;

  中有老禅師,叁菩提叁藐。更有陳履常,與師稱舊好;伊蒲入馔鮮,好句摛蘭藻。

  皈依大士前,惜哉吾已老!佛力本無邊,深盼兵氛掃,神州清虜塵,知還欣倦鳥!

  得一字     曹纕蘅

  平生遊蹤每奇絕,西藏之行推第一;飙輪兩度過恒河,交臂失君緣太缺!

  憶昔匡廬訪萬松,談禅更聽大林鍾,當時壇站盛群彥,散後宿草君重逢。

  君到渝州又兩載,僧舍爲墟畫圖在;雪嶺歸來補一詩,地老天荒春不改。

  甚欲從君叩所問,但思猶隔嶺頭雲;會當淨掃胡塵日,雪窦山中再訪君!

  得去字     孔葆滋

  遠公結蓮社,淵明先後與;虛公得元龍,騷壇風雨助。

  巴山接匡廬,一心無二慮。此本第一山,玉局曾題署;(舊有第一山名,額爲東坡書。)

  勝迹久沈淪,世閱滄桑遽。奢酋侈離宮。(明末,奢崇明據渝,以此爲離宮。)

  耶徒恣觊觑;(英教士以計奪此爲教堂,士紳力爭始收回,爲清同光間大教案。)

  肇錫長安名,終成極樂處。

  長者布金來,大德駐錫去,缁素兩交孚,社史存典據,大師翩然臨,

  道辔喜親禦!中原煙塵多,上苑鹓鸾翥;本地少風光,寓公流芳譽;

  振此詩道衰,揚我佛光曙。

  擊缽擎晨鍾,刻燭借前箸,字字珠貫累,篇篇玉霏鋸,如讀龍宮偈,更從象教著。

  況有湖海客,百尺樓頭踞!我慚禨線才,得毋厄言絮。法螺一宏宣,詠霓阻仙馭;

  詞源叁峽高,象馬過豔預。

  得無字     李了空

  爲問平戎策有無,寇深可奈國危乎?中原板蕩今何世,西蜀岩疆古所都;

  形勝豈惟恃天險,富藏尤足供軍儲。健兒百萬顯身手,封豕長蛇莫毒余!

   得蹤字     孫奂侖

  古寺聯吟席,參寥有繼蹤;時艱九杌陧,吾輩獨從容。

  顧我憐父臞鶴,(時病新愈)煩師製毒龍;後山詩興好,相伴歲寒松。

  得迹字     魏鏡如

  往歲曾爲蜀川遊,今秋重作巴山客;中間相去僅兩載,忽遘強盜鬥兵革,

  故園淪陷感無家,天…

《潮音草舍詩存外集(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人生佛教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