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雲南漫談

  雲南漫談

  太虛

  雲南備征志,系清王樂山著,都二十一卷。自史記西南夷傳,至明黔甯沐氏世襲事,都六十種,其中以清馮蘇撰滇考上下卷爲最精雅;而傳聞互異之辭,亦當參綜諸著以見其錯雜之源流也。

  古滇說雖訛蕪,但所傳“前哀牢王兵阻其道,阿育王叁子不複反矣,遂歸滇各主其山。後值楚莊王遣將莊跷,總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跷至滇池,見池方叁百裏,旁平地肥饒數千裏,以兵威定,滇民服焉。欲歸報,會秦並六國,擊楚奪巴中郡,道塞不通,還以其衆王滇。其阿育王叁子,並神明四甥舅之遺衆,與跷兵、諸夷雜處。跷爲滇王,崇信佛教,不忍殺生,遷居白崖鶴拓浪窮;後衆推仁果者張姓新君之王須跷傳世卒矣。仁果肇基白崖,尚創業之祥于茲,遂以地號國曰白。操存五常之固有,不昧一真之虛靈,堅守叁皈,修明六藝,本戒法于天竺,枝姓文于漢唐,言從善簡于諸語,服隨世俗于時宜,號年法古,正朔從夏。采摭諸家之善,自集成于一枝,而爲白氏國也一。頗能探漢唐以前滇民之淵源。大抵滇土著諸夷,哀牢實爲首出。後阿育王部衆傳入佛教,而楚莊跷亦以兵衆威臨,由梵漢及哀牢諸夷糅合成之雲南民族文化,殆爲唐、宋以來南诏國、大理國之所基欤!

  雲南之山,兼雲嶺、怒山、高黎共山之橫斷脈。高黎共山來自藏、印主山之喜馬拉雅山,與怒山同入緬甸;雲嶺山脈出昆侖南支,其正幹由烏蒙山、六诏山入黔、桂,爲湘、粵、贛、閩、浙諸山,旁支哀牢山、蒙樂山脈入安南。而水之金沙江爲長江之源,南北盤江爲珠江源,其富良江、瀾浪江則入安南,怒江、龍川江、大盈江則入緬甸出印度洋。稽雲南之山水脈絡,宜可糅合中、印兩民族文化,爲中國佛教之奧樞,世界佛教之弘紐。但天然之條件雖備,人士之工力未臻,故猶待雲南之佛教四衆,能應機適時以勤勇精進也。九月,在昆明。(見海刊二十卷十二期)

  

✿ 继续阅读 ▪ 一足顯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