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跋太虛法師文鈔

  跋太虛法師文鈔

  佛法顛危,由內腐外侮以招感。此叁年前予在某旬刊上已略有貢獻。顧全國夢多醒少,卒無澈底扶持,僅缁素幾輩,大聲疾呼,雖言之諄諄,而聽者藐藐。夫外患之來,不離內憂,何者內憂?足值研討。大概旁觀之監察及本身之錯認,可長太息者有下數事:

  一、清修習靜,獨善其身,此本年高德劭,曾經作過一番宏利大業者退隱之所宜。而年富力強者,亦以學佛唯住廟修行,而未肯深究佛學真理,廣發宏利大願;或只談佛學而不學佛,不修行,視爲一種世間學問,亦不弘法,不利生。

  二、于世間法出世間法不能融通,入世出世,均多障礙,不知佛法原赅括世出世法,隨時隨處,皆宜適用,皆可顯現。

  叁、或陳義說理,過于高深,而不能權巧隨俗,或只取信婦孺下愚,而不能發揮真實義理。

  四、正道迷晦,正信不彰,致使佛法流爲邪誕駭俗之迷信,而隱沒其有關世道人心之功能。

  五、未探究古今中外各異教典籍及各新舊科哲種種學術,致世辯無從應付,立破難以澈底,卒之佛法宏明,轉爲阻困。

  六、學佛者當以戒定慧叁無漏學爲先要,今之佛子除少數有名之大德耆宿,或山林幽隱,及真正新發菩提心者外,于第一戒字能注重實行者,殊難能可貴矣。夫戒不具足,雖得定慧,亦是邪狂,取侮之因,自棄之象。

  七、以修廟舍享清福,或攀緣法系塵欲爲急,甚至視佛法爲一種遁世之逍遙,或應赴之職業,是其簡單之觀念。

  八、不作現前一切世間利濟群衆公益事業。

  九、把持權利,阻抑後學,趨榮赴勢,事不公開。

  十、危而不持,顛而不扶,精神渙散,毫無團結。

  上述各端,隨所見所聞而略標衆知衆曉無庸忌諱之現相,雖不能窮盡佛學界之弱點,然亦足以致憂患感腐侮而有余。所以我法師一往以慈悲愍念,遠慮深謀,早有如是我聞之“整理僧伽製度”及“佛教聯合會”之兩大雄見,兩大宏願。而缁素同志之贊成歎美,歡喜信行者,無不希望此二事之早日實現,亦曾各就各個所在地位,本此主旨,竭力鼓吹。顧全國仍夢多醒少,同心之言,卒鮮辨用!師及各人,只得暫行擱置,以待時緣,然雖不能見之于事實,而文字般若尤盡量傳播不辍。蓋深悉夫外熏之功候未臻至極,則內種之萌芽,艱于孕生。以是師及群子,數年中更發振聾瞆,條列興革,中外學術,較取融通,使墨守者漸知改良,勿狃故步而自封,淺妄者虔求忏悔,尊重己靈而上達。雖善巧方便,降契衆情,而道德文章,不違聖量。蓋法師口筆之不憚辛勞,當已隨舟車之所至,人力之所通,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之矣!

  慧堅謝子等,懼法師十數年來之雄文卓見,法語宏綱之散佚乏系、之不見寶重于世,覺師之文鈔有整理彙通之必要。近與諸同輩爰最錄可傳可法可習可行之著作,先爲初集,厘歸叁編:集其以佛法爲隨俗雅化之言,皆有關世道人心之作者,曰雅言。簡其以佛法評論世間種種學術,于古今中外無所不包,而一一繩以佛法之真理,使治世間學者可以之通達佛法者,曰世論。彙其純粹談佛法之學理,而可供欲于佛學作專門研究之指導者,曰佛學。體例之要,略爲揭明。至于本鈔之行文則條暢詳明,雅俗共賞;說理則論斷精嚴,淺深並透;其爲學也,則中西博通,內外融貫;其明佛也,則智悲雙運,解行俱重。洋洋乎!渙渙乎!本鈔之出世,篇篇皆阿伽陀藥。有功于世道人心不淺,有功于垂秋之佛法更不淺!何以故?以其能摧邪顯正,去弊補偏故,以其能宏揚絕學,扶持顛危故,可以發揮大乘救世之精神故,可以了解佛徒本身之責任故。處今之世,應今之俗,如法師之融攝中西內外異同學術,宣演真俗勝義微妙谛,其人其文者,豈可少哉!豈可少哉!故予于謝子等編是鈔成,囑爲一讀時,謹記取曆來及今茲所聞所見所經過之種種因緣,聊志數言,置之書後,愈見著者編者之慈悲願力,不得已,不容緩,而如是淨偉德業之有所在也!中華民國十六年,即釋尊應世二九五四年丁卯夏日,無誩居士謹跋于海上之觀無量義室。

✿ 继续阅读 ▪ 自由史觀再版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