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墨子學辨序

  墨子學辨序

  太虛

  墨子爲印度人之說,雖出胡君創見,發前人所未發,頗駭聽聞!然細按墨子之思想,若天志、明鬼之神教,倫理、物理之科學,皆中國學術思想系統上所無,則說爲外來之學術,亦深有由致。蓋名家始若鄧析之流,亦辨析倫禮政教刑之名義,類儒家孔孟之所謂正名、知言。爾後之儒家、名家,皆受墨學之影響,于是公孫龍、惠施,近乎名數質力之學;而荀子亦有其論理學。且以爲膚黑之外國人,乃稱其師資爲墨翟,亦殊通允!然是否爲印度人,及佛教徒,則猶待論定。佛教初盛行小乘之學,爲絕對之無神教,除佛陀外無所崇拜,與墨之根本思想不相容,應可斷其非佛教徒。故竊意墨家爲印度婆羅門教之一派,兼傳印度哲學、科學;或猶太摩西教之一派,兼傳希臘科學、哲學者欤!墨之根本思想,以人類同出于天帝,故應以天之志爲志,而上同天志,博愛全世界人類。天與人之交通,則寄于鬼神。而保傅人類以實現其兼愛,則須犧牲自己而刻苦爲衆,尤有藉于論辨、技藝之巧,以爲覺濟之工具。就近取譬,則如明季入中國之天主教徒,國人概稱曰紅毛,其徒亦于傳拜神、愛人之教外,兼授天、算等,可爲墨家之一比例。至于曆史與交通之關系,在彼時之猶太或印度人能否入中國,則應俟治古代人文交通史者之研討,非吾所能知也。吾前月寰遊返國,遇胡君于滬上居士林,嘗告語斯意。今君整理前說,將有墨子學辨之刊發,投書索序,因撮略所曾談論者,陳是正焉!民國十八年七月十二日,四洲傳教沙門釋太虛。(見海刊十卷七期)

  

✿ 继续阅读 ▪ 莊子集注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