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竹陰閑話

  竹陰閑話

  太虛

  竹陰閑坐,客以“佛學半月刊答太虛法師閱儒佛會勘隨筆”指示,略閱一過,不禁哈哈曰:將謂如空合空,原來無事生事!

  客曰:答文一、七兩條,不出隨筆“諸自封于孔、于老、于耶等者,將謂未悟禅宗,亦得有是自在”的反面語意,不能一笑相喻,未免畫蛇添足?

  曰:雖然猶未也。

  客曰:于孔子“耳順”、“從心所欲不逾矩”二語,未能起孔子面詢其義,原難強解。答文四雖廣引經文,仍不如隨筆貼切。又察隨筆不過以會勘有“登圓教七信位時也”、“登圓教初住以上矣”等語,是用天臺圓教位來判,故亦用天臺圓教位爲格量之曰:“用天臺圓教位說,圓通意生初住應得,豈待後位?初住亦已成佛,故初住以上已無可示”。答文四、五忽引華嚴圓融行布爲解,此類老官司,且讓天臺、華嚴去

  打;然圓融行布,亦甯出隨筆“性源不二,心契或殊,等覺妙覺,亦不無淺深之異”語意。

  曰:有是哉!客之善爲推解也。

  客曰:隨筆辨性戒遮戒,只辨所用對舉之名,使不相混耳。答文叁謂“改稱理戒事戒,未嘗不可”,直下承當,猶較些子。張羅了許多佛經祖語,亦只有自性戒或本性戒與製戒的對舉。又性戒事戒的對舉,可供改稱,如不改稱,仍無救于強用性戒遮戒之名義混淆。

  曰:雖然,其用心之勤亦可嘉也!

  客曰:答文六引許多古語,要想逃出隨筆“猶謂不用意識恰是被意識用”的難關,教眼觑來,都是未知八識中之“意識”名義分齊,故古今人不少作這般言語。

  曰:彼爲要合宗門意,自說其宗門的意識耳。

  客曰:答文中舉法眼問永明潛等公案,于意雲何?

  曰:馊飯陳羹,賣弄幹嗎?叁十年前老僧也樂搬演來。

  客曰:隨筆推老佛、回佛、蟲佛等爲問,不過用他的拳撞他的口而已,答文中二執爲名相,別提本分;且答文一、八中亦屢提本分,又如何?

  曰:老僧祇是老僧,從來無本不本,無分不分;然留這“本分”名相,讓兒孫輩提提亦得。

  客曰:隨筆稱會勘應機妙品,奈世上各各只要洽鄙意,盡多帽不合頭何?

  曰:逆風把柁勞余子,順水推舟樂老僧。

  客曰:不能如空合空,卻要無事生事,是否嗔、慢、癡、見心在中作怪?

  曰: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客曰:人握隋珠,家藏趙璧,各非其非,各是其是,還能辨得是非端的否?

  曰:莫把是非來辨我,浮生穿鑿不相幹。

  客曰:世人好用筆舌來爭佛法,究竟得明佛法否?

  曰:休休休!歇歇歇!烏龜休想爬上璧!又曰:啼到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

  客曰:遇著個不唧喽漢,向你強聒不已、舞文不休時如何?

  曰:待他舌敝唇焦墨枯筆禿後,且教他吃茶養息去!

  客曰:哈哈!吃茶養息去!(守志記)(見正信六卷十五六期合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