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爲中佛會事答記者問

  爲中佛會事答記者問

  太虛

  ──二十四年七月在嘉興──

  太虛大師,此次在嘉興講經叁日,經過各情疊志本報。昨圓滿日,乞授叁皈者叁十七人,適合叁十七道品之數。記者聞大師將行,乃特走訪,詢其是否將出席此次中國佛教會代表大會開會,及創設中國佛教會之緣起。

  問:大師創設中國佛教會之因緣,可得聞乎?

  答:民叁袁政府解散八指頭陀等所創辦之中華佛教總會,久無全國之佛教團體。民十四,吾在北平發起中國佛教聯合會,設籌備處,通告籌設各省佛教聯合會;雖有江浙及兩湖等佛教聯合會之組設,然亦未成全國團體。民十七,吾講學南京毗盧寺,議設中國佛教會,蔡孑民先生等勸先成佛學會,乃改成中國佛學會籌備處;而所籌備者,實爲中國佛教會。次年、乃與江浙佛教聯合會等成立中國佛教會。回想十六七年,乃並佛教會之名稱,亦不能提出,其創成之艱苦可知也!

  問:民十八開第一屆各省佛教代表會議,成立中國佛教會以來,今已至第七屆全國佛教徒代表大會,大師有何感想?

  答:此七年來蓋不少死生離合漲落之感。初成立時,監委谛閑法師等、常委寂山和尚、可成和尚等,皆已先後順世無常,願開會前皆起立默念摩诃般若波羅密十聲,以祝先死者鹹早獲超生,而生存者皆繼續精進!又民十八九,頗多爲護教救僧熱心參加者,若印光法師、德寬和尚、持松法師、臺源和尚、謝鑄陳居士、黃忏華居士等,而比年不複聞問,會益狹隘;更願開會前起立默念本師釋迦牟尼佛十聲,同申忏悔,祝現前不現前離合合離者,如法清淨和合!複次、民十七八、印光法師等,亦提製整理僧伽方案,對于整僧製、興僧學等思潮高漲,頗有生氣。而頃歲以護持僧産,漸趨安定,除稍辦慈善點綴公益外,關于改良僧寺、複興佛教之熱誠,低落已至于零,尤願開會前起立默念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十聲,以祝今後之進步!

  問:大師對于今後之中國佛教會,有何期望?

  答:今得中央指導修正之會章,于各省縣之組織益收統一。然佛教會之經費,既以僧寺爲負擔爲主,且經管者亦爲各僧寺之事,則自應以僧衆爲組成要素。各級佛教會,當盡量選登僧中有財力或有才智者,辦理一切教務;居士歸就扶助之位。缁白皆大公無我,以複興佛教爲前提,勿存私心而分派系,乃可望得成健全進益。否則、冠履顛倒,賢愚相扼,終唯墮落而已!此應登用僧才者一。又、近年各處以私人之力,教育年輕僧衆,雖不無成效,而未有通盤計劃,升級程序,則教學兩方俱感艱苦。且內充佛教僧團之德能,外應國家社會之需要,提高僧格,住持佛教,尤宜多辦僧衆補習學校,此應廣興僧學者二。清代廢出家考試,濫廁僧尼者衆,而寺庵之興廢亦漫無規度。今應一力整肅僧衆,如限製剃度、受戒及應赴經忏,充當職事住持等,漸漸淘汰低能份子,使不爲僧累;一方停止另建新寺庵,盡量將舊有者修複,成辦社會之公益,此皆可歸納于僧寺製度之整頓者叁。欲就原有之寺僧,整理成適合弘揚佛法利濟國民所需要之寺僧,當先從調查登記各縣之寺庵産業,僧尼之種類數量爲入手。彙集各省各縣之登記,進而爲各縣各省乃至全國精密之總計,而後乃可憑依以爲改進之所基。否則、種種設計,皆同空中樓閣,而無從建立,此關于整理僧製振興佛教之著手方便者四。行此四事,會章乃不成具文,庶中央所期望佛教徒之自力改善而輔益國民者,不落于空也!

  大師語至此,記者方欲再有請問,適谒見者紛至,遂告辭而出。(見佛教日報二四,七,一八。)

  

  

✿ 继续阅读 ▪ 竹陰閑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