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從佛教能否存在談到輪回

  從佛教能否存在談到輪回

  時間: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點:漢藏教理院

  出席:太虛、定九、法尊、法舫、葦舫、白光、福善、雨堃、常光、張純一、陶冶公、潘懷素、周觀仁。

  太  定九和尚難得到山上來,法舫法師又將出國到錫蘭去,所以今天集合諸位到這裏來談談。從前我提出過一個問題,就是“在近代思想的趨勢下,佛教能不能存在”。因爲近代的思想學說,多有說到宗教在將來是不能存在的,而佛教一向被人認爲世界最大宗教之一,這是無可否認的。宗教既被近代思想認爲不能存在,佛教是否如一般宗教同樣的不能存在呢?這是我們現在所要研究的問題。近代有兩種的唯物論:一、進化論的唯物論,二、辯證法的唯物論。進化的唯物論,謂人類的曆史,有叁個時代:第一是宗教時代,第二是哲學時代,第叁是科學時代。到了這科學昌明的時代,他們認定了一切都是物質的,沒有主宰萬能的上帝,也沒有繼續來世的靈魂。這種唯物論的思想,猶如英人罵德人沒有上帝、沒有靈魂一樣。吾人生理心理的作用,他們認爲都是從物質派生的,人死了,物質就散了,決沒有什麼精神生命繼續至來世,所以無靈魂;而萬物是從物質慢慢進化來的,所以無上帝。沒有上帝,所以萬物都是自然的;沒有靈魂,所以衆生都無有輪回。而宗教卻就是建立在這兩點上,現在這派的唯物論者,既否定了上帝,又否定了靈魂,則宗教當然爲其打倒而無存在的余地了。這是從進化的唯物論來否認宗教的說法。辯證法的唯物論的思想,不但從自然科學理論上否認了宗教,而且從社會科學的實踐革命上根本的破壞宗教,消滅宗教。他們認爲一切都是由物質來決定的,對于物質的變化,物質的解釋,更有嶄新的诠說,進爲有力的肯定;對于宗教的存在,當然是堅決的否認了。

  然而宗教在世界上,已有幾千年的曆史,擁有很大的勢力,廣泛的信衆,到底宗教在今後是否能夠存在?若認佛教是宗教之一,宗教不能存在,佛教也是否不能存在?或佛教有另一種特別意義可得存在!

  舫  我說宗教或不能存在,但佛教決可以存在。依進化的唯物論大體說來,認爲現在是科學時代。科學最根本的思想,宇宙萬有一切諸法皆以物質爲出發點;生存的生命,人類的意識,皆由物質所産生。辯證法的唯物論,也主張宇宙間先有物質,後有精神,物質是本源,精神從物質産生。他們說:“是環境──物質──決定意識,不是意識決定環境”。這是辯證法唯物論哲學的思想根本點,是以唯物論思想理論肯定了“物質決定意識”,否決了“意識決定物質”,這理論在現代思想界中是很有力量的。宗教的上帝創造萬物說,靈魂繼續存在說,自然經不起這派唯物論攻擊了。站在佛教的立場上來說,一般人的認識佛教,似乎是否定唯物論而偏著重于唯心的,可說是唯識論。建立世間的輪回,出世的解脫,都是從心靈業感上而建立的。但佛教說到了宇宙人生的根本起源,並不純粹由于心理産生認識,仍然重視客觀環境──物質──。如眼、耳、鼻、舌、身的五識,産生認識作用的時候,一方面要有所依的根,另一方面也要有所對的境,而這所依的根和所對的境,都是物質的。有了這兩種基本物質條件爲助緣,才能夠産生認識。認識雖由物質而産生,而認識亦可以支配物質,意志更可以決定環境,確定行爲。“人類的意識,一面反映環境,一面又改造舊環境,創造新環境,在這種處所,意識的能動作用,比于受動作用更占居優位”。此外、佛教說明的唯物思想的經論很多,如一切有部等,現在不多舉例了。其次辯證法,在佛教的教法上處處講到,如說一切法生滅無常而刹那變異,就是辯證法的質量相變。又如佛教的四句百非,最妙的是楞伽百八句,我覺得句句都是正反合的法則。所以澈底的辯證法,只有佛教能圓滿,不過要我們努力去發揮!

  末了,結論到問題上來。我的意思,是發揮佛教澈底的辯證法唯物理論,去適應,批判,而建立新的佛教思想。因此、我說佛教在現代思潮中是絕對可以存在的。

  太  你的意思是:不否認現代的思想,而佛教的思想更勝于現代的思想,所以佛教是決能存在的。別的宗教不然,沒有勝于現代兩派唯物論的理論思想,所以能不能存在,要看思想的進展發達到怎樣地步才能決定。

  白 以俄國來說,唯物論的確是很進展了,俄國境內宗教不易存在,這當然是受了唯物論進展的影響。唯物論進展固然影響到宗教,而宗教的存在不存在,其問題不在于唯物論的進展不進展,而在于宗教的本身能不能努力把唯心的力量發展出來。現在唯物論的思想,可說進展到頂點了,但它進展到無可進展的時候,必又會得衰頹下來,而唯心論在此時要隨著唯物論的進展而進展,這樣宗教才有存在的可能性。如果唯物論天天在進展,唯心論則滯于不進展的狀態中,則將來的宗教能不能存在,實是一大問題。說到我們的佛教,當然也看我們的努力是如何的了!

  尊  關于這問題,在我的意思,理論是一回事,事實又是一回事。在理論方面說,真實的正當的理論,是可以存在的,不正當的非真實的理論,是不能存在的。但事實上卻每得其反,這因因有情界的顛倒了真理,不認識真理,誤認了不真實的爲真實,真實的爲不真實,結果、真實的理論被推翻,不真實的理論反被承認。如無明與正智,無明是要不得的,是煩惱的根源,正智是要得的,是可破無明的;然而有情迷惑了,被無明籠罩著,正智反而不得現前。現在的思想適合現代的機宜,現代的機宜也趨向于現在思想,所以佛教不論有任何高深的真理,獨到的思想,但因近代的思潮、機宜是這樣,恐佛教難存在于今後趨勢的世界。

  太  俄國現在對于宗教,從事實上澈底的破壞,根本的消滅。但俄國的人士,對于佛教的思想學說,從來沒有接觸過,自然對佛教也就沒有認識,所以他的國土裏任何宗教都是沒有存在的。從衆生的根深上說,認佛教難得生存,和佛教徒本身努力乃能生存,這都是從事實上的一種看法。有誰還有意思麼?

  葦  現在的宗教,我認爲是有存在價值的。其理由:以宗教的建立,是令人們得一安慰。唯物思想籠統的說明宗教無存在的必要,這對一般的宗教或可這麼說,佛教超然于其他宗教之外,根本不同于普通宗教,所以是可能存在的。

  陶  目前需不需要宗教的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宇宙是循境的原理,所謂窮則變,變則通。不論科學、哲學、唯物論、進化論、以及一切的學說,其共同的一個思想,是爲求人類的生存。科學發達到極點,製造了許多殺人利器,飛機、炸彈、大炮等等;發明了很多的生産機器,代替了手工業,于是生産過剩,失業者日多,社會發生不安的狀態,經濟發生崩潰的現象,乃至種種爭鬥都由此而生。當第一次歐戰結束後,英國哲學家如羅素等,感到物質文明的發達,終于給予人類慘酷的痛苦,于是有求東方精神的文明到西方的思想。所以唯物論的思想,盡管一天天的前進,但到了唯物路窮的時候,一定會掉轉頭來走上唯心的坦途。佛教是唯心的,暢達的,痛快的說明唯心的真理,所以我認爲佛教今後在世界上是要大大的發達起來的。

  張  俄國雖然的澈底消滅宗教,但他並不見得真正的懂得宗教。佛教原是無所不包的,不論什麼思想發達,自不能有礙于佛教。不過佛教在今後新思潮發展中要得生存于世界,是必須以佛教高超的思想來融和近代的各種思想,把一切的思想都彙歸到佛教的思想中來,這樣佛教決定可以存在而不會滅亡。若仍是關在廟裏求解脫,那佛教是不能存在的。

  太  宗教能不能存在問題,在我們討論研究的結果,得的結論是:一、循環的,物質思想發達到最頂點的時候,必會趨于沒落的一途,而佛教則有興起的可能。不過我們要能運用適當,合乎現代的潮流,現代的思想,現代的機宜。二、前進的,肯定現在的進步思想,認爲一般的宗教,可有不能存在的趨勢;但佛教不同一般的宗教,在理論上決可存在,只要佛徒自己能努力,發揮佛教高超的思想,則可融攝近代的思想,而使之進展。否則、由于衆生惡業的強盛,也許不能存在!

  可是、叁世輪回的理論問題,我們得更討論一下。如果叁世輪回的理論不能建立,則佛教在理論上也似乎沒有存在的可能。討論這問題,就是精神能不能繼續到後世。從現在兩種唯物論的思想去看,他們否認上帝,否認靈魂實體,雖不關佛教;但他們同時不承認有精神繼續至來世,人死了,物質也就散壞了,還有什麼來世不來世;這問題,在你們認爲怎樣?

  舫  這問題,以小乘一切有部叁世實有的思想,或大乘現在實有的思想而建立來世,或許可得個解決。

  陶  關于輪回,我有一點意思:科學進步到了極點的時候,人類受科學進步物質文明發達的痛苦教訓,必另求人生的安慰,以人是不滿足的動物。物質文明享受夠了,自然要求心靈上的安慰,到那時候,人們發生這樣的疑問:人生的歸宿究竟何在?而人死了以後又將怎樣?待人們有了這個追求的時候,則佛教的輪回說,必爲人們所承認。現在雖不能給予人們事實的證明,而叁世輪回的理論卻是可以建立的。太  佛教裏從生死輪回才說到涅槃證得,所以是很重要的。雖這個思想並非佛教所專有,其他哲學或宗教也有說及的,不過說得不怎麼完全。佛教肯定了這個理論,但于事實上不易證明,這是一個難決的問題。然我以爲佛法的這種理論,原是建立在實證上的,不過要修行到證得叁明、六通的阿羅漢果,以“天眼明”、“宿命通”的力量,給予事實的證明。這樣,輪回的道理,可證明存在。不然,不但事實上無可表現,而理論上也不能建立。所以佛教徒須要一方面從修證上用功夫,最低限度能把生死輪回給人事實的證明,一方面應用現代的思想發揚佛陀的教理,培植衆生的善根,增長衆生的福業。故我的結論是:今後的佛徒,一方面努力修證,一方面發展教化,則佛教可以證驗,可以存在,可以發達,可以昌明。

  但是、現在的寺院僧衆可不可以存在呢?有以爲佛教固有它存在的價值,而寺院僧衆不一定需要,這如歐、美雖有佛教的流行,但並無寺院的建立,出家的僧衆。他們認爲佛教是合乎人生實踐道德的,有益于世的。又如日本,佛教是屹然存在的,寺院也是遍處皆有的,但沒有出家的僧衆,這在諸位又以爲如何呢?

  舫  我以爲寺院僧衆決定可以存在的。西洋佛教的沒有寺院僧衆的存在,由于西洋的佛教還沒有到達鼎盛的時候;若西洋佛教如我國、緬、钖、西藏等的佛教一般風行,必有寺院的建立,僧衆的出現。日本佛教有寺院沒有僧衆,許是社會環境所造成的。

  葦  寺院舊製是不能存在的,以時代的潮流到了這個地步,佛教不隨潮流改進是不行的。而今各佛教國,其佛教真正發達的,要算是日本、緬、暹。但現在雖是很興盛,如不事改進,老是保持這樣的狀態,總有一天會衰頹下去的。故我以爲寺院舊製是不能存在的。

  太  寺院舊製不能存在,而佛教屹立于世間,要不要一種住持佛教的組織呢?這住持佛教的機關,就是寺院,說佛教寺院不隨潮流改進,其意是現在的寺院製度腐敗故不能存在,並非是無須寺院。這只能說改革現在腐敗不良的寺院製度,另創新的適合時代的完善製度。

  陶  既然佛教是超出一般的宗教,本有存在的可能,更加因果輪回理論的證明,無疑的佛教會大大的昌明。佛教昌明,怎能沒有住持佛教的機關?在我的意思,寺院製度是可以存在的,不過要改善一下罷了。

  太  佛教的組織機關──寺院──是必要的,但是不是要有出家的僧衆來住持?如日本的寺院是普遍存在的,有人以爲日本出家比丘娶妻毀戒,實際日本是沒有比丘的,即連沙彌也沒有;他們的佛教組織機關,都由在家的僧衆所主持,早無所謂出家僧衆。尼泊爾的佛教,也只有寺院的林立而無出家僧。不過他們的佛教,是後來衰敗下去而如此的。西藏的佛教,在曆史上,我記得也有一個時期,也只是在家佛徒宗派的相傳,無有出家的僧衆的住持佛教宏揚佛法。

  尊  我的意思,單是研究佛教的學術,出不出家都不成問題。若要修證解脫,則非出家不可。西藏有個時期,本土雖沒有出家僧,但仍從印度迎請出家大德僧到西藏來住持佛教。

  太  講是這樣講,然日本淨土真宗,在日本佛教各宗派中要算最發達的了,他們也非沒有信仰和修證,但其組織從無出家的僧衆。所以單從建立佛徒組織來說,也可不需要出家。但我以爲佛法的一般理論中,認爲阿羅漢果須出家才能證得;至于大乘的菩薩,小乘的初二叁果,都可不必出家;要修證到阿羅漢,須得叁明、六通,才能證明確有來世。在這一點上,故須要出家的僧衆。寺院製度的佛教機關組織,雖也可不限定出家人,但既需要有出家僧,又當然以出家僧爲住持了。

  陶  我認爲住持佛教,非出家的比丘不可。佛教最主要的是戒定慧叁學,而戒是尤其主要的;求解脫,證菩提,非戒不辦,戒不清淨,生死怎樣能了!涅槃何能證得?而且叁寶是叁位一體的,佛教存在,法寶流通,怎可沒有僧寶?果無僧寶,法寶何以流通?佛教又怎麼能夠存在?日本的佛教,我固不能批評,但真的如日本佛教那樣,那佛教的前途是危險的了!要不得!

  太  戒的範圍寬,出家的範圍狹。出家的固然要受戒、持戒,即不出家的也可持在家的戒。但出家的本來叫做沙門,所以小乘的四果亦名四沙門果。今後的出家僧,要能使他趣證于四沙門果,那就達到必要出家的意義了。

  今日最後的結論:佛教理論上是確定可以存在的,但輪回的理論,要待修證得叁明六通,在事實上給予人們以證明。寺院的組織,出家的製度,尤其是我國現前的寺院僧衆的組織與製度,務須切實的從根本上重新整頓改革,以契應佛教本來的真義,以適合社會現代的環境。如是辦理,佛教決定可以存在,可以發達,可以昌明;但這必有待我們佛徒本身的努力!(演培、妙欽合記)(見海刊二十一卷十二期)

  

《從佛教能否存在談到輪回》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判攝一切佛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