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怎樣平世界兩個不平

  怎樣平世界兩個不平

  ──二十二年十月作──

  十月二十叁日申報的時評,標題曰:“世界兩個不平”,頗能將現世界種種紛擾不安之總病症診出:

  今日世界危險之局勢,一言蔽之:不外兩種不平之現象所造成。在國內由于人民所享受物質苦樂之不平,在國際由于列國所得權利利益之不平。因爲國內人民貧富懸殊過甚,于是發生經濟上之恐慌,引起地方上之不安。此種現象尤以美國爲最顯。美政府爲此苦心經營,以圖經濟之複興者已久,然迄無切實把握。今其總統羅斯福,雖已決定放棄通貨膨脹政策,先提高物價而後安定金元,其政策未嘗不是,但有無效果,殊非今日所能懸斷。吾人以爲羅斯福最近已有最切實而扼要之一語,如果能實行此一語,則較任何政策爲有效,其言錄如下:

  路透社二十二日華盛頓電:羅斯福今日取得華盛頓學院之名譽學位後致詞:謂“現有數國,其狄克推多已製定其所謂五年或十年計畫者,但美國未有狄克推多,余以爲吾人更可推進以赴吾人目的,無須限定若幹時期”。又謂:“以少數人之財富,普遍分配于人民,殆可致國家于安全”。以少數人財富普遍分配于人民一語,驟視之幾疑羅斯福亦欲實行蘇聯之共産政策矣。然其實欲生存于今日之世界,無論其國爲何種製度,皆不能違反此定義;我國古人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用意亦不外是。蓋今日世界各國國內之所以紛擾不安者,無一不由于貧富不均而起,貧富愈懸殊,其國必愈危險,吾人固不必舉例以證而即可明了者也。以故羅斯福之言,值得吾人重視者。欲謀根本救國, 舍此無他策。

  因爲國際間所享受權利利益之不平等,于是發生國際間之競爭,引起擴張軍備之風雲,全世界遂陷于不安之狀態。今日德國因爭平等之故,而致脫退國聯與軍縮,世界和平破裂,幾有朝不待夕之勢。但觀德希特勒重返國聯之演說,亦未嘗無挽救和平之意,不過須承認平等地位耳!其演詞略如下:路透社二十叁日凱爾漢姆電:希特勒在自由戰爭紀念碑前演說:謂“德國人民並不祈求戰爭,德國人民正因酷愛和平,故願爲和平之生存而奮鬥。吾人惟一目的,爲求安居樂業,有工作,有飯吃,他國亦不應橫加幹涉。吾人可明告世界,倘汝等願吾人加入各項國際會議與聯盟者,吾人無不惟命是從,但汝等必須先承認吾國之國格”。

  希特勒之言,甚爲質直,其所謂國格雲者,即平等而已。世界無侵略野心之國,各自安其居、樂其業。工作其所工作、吃其所應吃之飯,則世界未有不和平者。惟自國際間有權利利益之沖突,野心者爲此權利利益之沖突而相競,國際間乃有爭奪,乃有不平等之地位;因國際間之不平等,乃有和平破裂之危險,乃有爭和平而發生不和平之事實。此中樞機,皆在于野心國家一念之差!苟世界野心國家,能覺悟侵略人國之終不利于己,並不利于世界,而幡然改圖,以平等之精神待人,則國際自無不和平之慮而世界安矣。吾故發此言爲一般有野心者告!

  人民所享受財貨苦樂之不平,列國所獲有權利高下之不平,此二不平,即爲發生階級爭鬥與國族爭鬥的病根。然此病症實由近代西洋“縱我製物”文化的做人之道、立國之道所演成,使其根本上若不改變成“克己尚德”的人生觀念,則欲以平此兩種不平,或出俄國的主張以爭其平,或出之德國的主張以爭其平,又適促成世界人類的大戰爭大屠殺,所謂以火濟火,其名曰益多而已。

  克己尚德的人生正義,能切近明行之者,則爲儒道的文化;能澈底明行之者,則爲佛教的文化。故非發揚儒佛的文化到全世界成爲全人類的做人立國之道,不足以平此兩種不平。我國最大言論機關的申報,既知此兩種不平,曷注意于儒佛文化之世界宣傳欤!(見海刊十四卷十二期)

  

✿ 继续阅读 ▪ 告暹羅國民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