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乎否乎可以覺矣
──二十四年十一月作──
連日報紙宣載之孫傳芳被仇殺記,以十一月十四十五日大公報爲最詳確。吾頗信施女所述其父施從濱昔日被孫枭首經過,及靳智證居士所述“馨遠──傳芳──系余勸其學佛,平日作工夫甚爲認真,誠心忏悔,除每星期一叁五來林誦經外,在家作工夫更勤,每日必拜佛叁次,每次必行大拜二十四拜,所以兩年以來神色大變,與前判若兩人”;同爲真確之事實。而謠傳施之刺孫,別有政治背景,實爲無稽之謬談。因此、靳居士所雲“孰料立志改過,誠心忏悔,而猶遭此慘變,殊出人意料之外!幾使人改過無由,自新亦不可得”之語,亦誠爲許多忏罪學佛者同聲所發悲歎。且孫智圓居士,昔爲五省聯帥時,于吾所設佛化教育社曾爲贊助;頃年複與靳居士印送吾所講之十善業道經,不無佛法因緣,故尤同深痛悼。然昔有禅者問長沙岑禅師雲:“永嘉證道歌,謂悟則業障本來空,不悟還須償宿債,慧可二祖猶豈未悟乎?何以猶須償債而被殺耶”?岑曰:“汝不明本來空”。進問“如何是本來空”?曰:“償宿業是”。夫誠于佛智所了諸緣生法自性空義,念念明證無惑,則雖于償夙業而受慘報之際,亦甯不殺者、被殺者及殺之一切皆空,湛然無動,覓死生相了不可得哉!況金剛經雲:“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爲消滅,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然則以智圓居士近年悔悟之切,于諸法性相應深通達,且于一心誦經念佛時忽然舍命,必能無擾空明而寂焉善逝,將無始罪積一刹那間償畢,超生淨土。如智證居士所謂“蓮邦穩到,從此不爲五濁人”。則吾侪佛子于哀慨同深中,亦可怡然自慰矣!
然吾于此乃重有感焉!吾感佛智所證所說因果業報法之森嚴,而深冀世人之及時覺悟,于快意處臨崖勒馬,毋造深不可解之怨仇,致令業報成熟,無可幸逃,報複相尋,曆千百世而不已。今夫佛堂何地乎,乃演仇殺之慘劇!少婦何人乎,乃爲殺仇之凶犯!斯由孫馨遠氏昔以猛摯之雄,快狠厲之意,于獲施從濱氏時,可不殺而殺,得已而不已,並爲枭首示衆之甚舉,此怨毒之積于施靈與種于施女,蓋如何之強烈深切? 由此、雖少婦弱軀可變強漢,雖佛堂淨地竟施毒手,遂演爲定業不可轉而報定時定之現報!若世人因此于決意之際,造業之時,能懔于因果之大法,幡然覺悟,轉暴慢爲慈讓,則孫氏、施氏固不啻現身而說法矣。噫!世人其亦覺乎,否乎?可以覺矣!
然此種冤仇報複之事,不唯一人一家有之,而一部落、一宗族之釀成械鬥,逞強一時,流禍多代,則其爲患之大,思之尤可股栗。降至今世,國家民族之間,尚無仲裁息爭之公法,猶以訴之武力爲最後解決,甚而擴大爲種族與階級間之對抗;冤恨殘殺之氣,乃益彌漫磅礴于人世。今東菲意之對阿,誠出野心侵掠,而亦兼含有複昔年戰敗之仇及人種間之不平等之輕蔑。意之種此惡因,更有由民族仇恨演爲人種仇恨之可能,相報以殘殺,不知何時可了!夫法、德非同奉耶稣基督之國民,且同爲白種人之兄弟邦乎?乃由昔少數人之黩武,造成冤仇報複循環未已之禍根,不惟前次及今後世界大戰,實爲重要因素,且令歐洲于近代交通如此便利之後,仍不能如北美之成爲一大聯邦,亦未嘗非德、法仇視壁壘森嚴之所致。夫以少數人之逞雄圖快一時,竟成爲國民間禍延數紀、毒遍全洲全球之大患,種惡因之不可不出于慎。今國際間之強者,其亦覺乎,否乎?可以覺矣!
今夫中日非同種之親若兄弟者乎?非同文之疊爲師生者乎?日昔師華而近代華亦師日。隔海而居,比鄰而處,數千年涵養于佛儒仁慈智慧之化,固能道義相孚,感應以誠,則資生所須,褒多益寡,胹合調濟,自可和融靡阻。乃因日本仿效歐美有一日之長,少數之野心者師其掠奪之慣技,竟視中國國民爲刀俎上肉,一割而臺灣,再割而高麗,近年侵及東北,四省淪亡,乃益進逼不已,時臨以不測之威而駭懾全國民,逞茲可已而不已之強暴。然中國雖禮讓之邦,華民雖寬柔之族,如迫之過甚,則亦不無存越沼吳、亡秦必楚之曆史。應知中國民族非不能師歐西而似日本,徒以國中優秀人士,迄今猶有例印度甘地之求自治,因視文化道德高出于歐族,不欲舍義以取生,故遲回以期闡揚中和之化,息世爭而自甯。尤其以日本少數野心者雖疊逞強暴,而中日國民之兄弟師生情誼猶在,故欲由善念中消弭其毒意,俾歡洽若一座佛堂中之善男信女。然日本之少數野心者,若及今猶不猛然醒覺,系鈴解鈴,求日華民族感情之好轉,猶自恣橫行不已,則勢必造成全中國民族對日本民族之仇視,力事報複,苟不能將中國人盡滅,則令日本永無甯日,而在人間亦不知更增加若幹之殺機戾氣。噫!寬柔之族,豈不能如少婦之變強漢乎?禮讓之邦,豈不能如佛堂之施毒手乎?我中日兄弟情深、師生誼切之國民中賢明人士,將如何感悟少數之野心者,自救中日兩民族之得免于同趨自殺之途乎?嗟乎!昔孫氏逞一念之殘暴,卒因以殒其生命;鄰邦之雄,其欲不陷全民族滅亡之慘,于此亦覺乎,否乎?可以覺矣!
大公報于同月十九日複著論糾正社會之同情施女,結論曰:
社會之同情施女,決非贊成暗殺,實乃別具病態心理,故須根本糾正:第一、須培養國民愛仁慈、戒殘暴的正當意識。第二、須人人皆知循公守法,有權有勢者,不複橫行自恣,逞快一時,致種惡因。第叁、須全國上下寶愛法律,共同擁護,使其有威有信,能爲國民公共生活所托命。必如是、然後暗殺之風當可息止,報複悲劇當可免除。世道人心所關,非多數人一致努力,無從戢茲戾氣也。
此叁點所言非常透澈明快,仁智之士當同首肯。第一、第二,由國民而推之世人,熟不宜然?第叁則欲廣之“須全世界大小國民共立和平公法,共同愛護,使其有威有信,能爲世界人類公共生活所托命。必如是、然後戰殺之風當可止息”。然尤要者,則在若個人、若團體、若民族、若國家、若人種諸有權有勢者,各懔怨仇報複因果不爽之大法,不複橫行自恣,逞快一時,致種惡因。嗟夫!諸有權有勢者,其亦覺乎,否乎?可以覺矣!(見海刊十七卷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