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答方亦民問

  答方亦民問

  問:大乘小乘之區別如何?

  答:大乘小乘之別,細言之頗深。概言之,大小乘均爲出世法,了解生死輪回,程度均超過人天法。人天法者,在世界上要做最好的人使人間太平安樂,即人法;有許多宗教求升天,即天法。自佛教言:做人及升天,仍在輪回之內,非永久解脫;雖在天上,仍受輪回。能見全世界衆生在生死輪回中,欲超出生死輪回,求自己了脫,故曰小乘;以其所求者僅及自己,但不害人。若有人求學,亦願教助,然不能普度衆生,故其結果僅自己得涅槃;故見理亦較淺,僅能空我而不能空萬法。理淺行小果亦小,即由小乘發心乃至小乘所修之果。至大乘之發心,非爲一己,是無己而爲衆生,以衆生爲己。如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其本身生命不屬于己而屬于衆人;其發心爲大衆,故可成爲菩薩。此中相差頗遠,大乘無一定範圍,菩薩發心無量無邊,故雲衆生無邊誓願度。如欲救國,應先知吾國之曆史,人民之生活狀況,然後始可救國。若欲普度全法界衆生,必須先明白其理,始能普度衆生,非同小乘僅見及我空。若見衆生種種煩惱,必先知種種法門;欲度無量衆生,必學無量法門。先從初發心菩薩地位,漸漸修到佛之地位,始能度一切衆生成佛,始真能有普度衆生之智慧能力,否則有其心而力不足。故大乘乃自普度衆生而發心,澈底了解無量世界、無邊衆生之一切,而度脫其煩惱;要修證圓滿,始能成佛,成佛始有普度衆生之功能。(程心勉記)(見海刊二十六卷十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