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華東基督教教育代表團問(五則)
問一:中國佛教的趨勢如何?
答一:佛教徒衆可分二項來說:一、居家佛教徒,即在家信仰佛教的男人女人是。二、出家佛教徒,即男人女人出家的,所謂和尚、尼姑是。在家佛徒,近來也有團體的組織,如上海及各地的佛教居士林、淨業社、正信會、佛學社等等團體,這是一種新興的趨勢。出家佛徒之寺院庵堂的僧尼,泥困舊式陋習,不合現時趨勢,致益墮落的固不少,也有許多能適合現時環境而興起的,例如全國各地寺院之附設佛學院、僧學林、研究社等僧教育;或設辦各項國民小學,及慈善事業之孤兒院、醫院、施診所、赈災會等等。由以前各個寺院及出家在家佛徒都是散漫的,近來則無論在家出家的佛教團體,漸由一地方乃至全國,都有了系統組織的趨勢。在這新舊過渡的變化中,息息與全國民族相關系,將來的結果,要看中國整個民族的趨勢如何?
問二:中國佛教教育有何新計劃?
答二:佛教教育分二項來說:一、由佛教團體來辦的國民教育,概遵照國民政府所規定的學校辦法,設辦各項小學校及民衆學校等,如雪窦寺今亦設有農讀學校二所。二、招集有中學程度的僧徒所辦的僧徒教育,此即上述各寺院設辦之佛學院等,不但使之有學識,而且要符佛教的道德修養以住持現代的佛教。余個人主張,以後應受過中等以上教育的人,才能允許出家,出家後還要受十二年的僧教育,方能完成宣揚佛教的力量。
問叁:中日佛教的關系如何?
答叁:日本的佛教在隋唐時由中國傳入,到了宋元時代,日本爲適應自己國家的環境,産生了日蓮宗、淨土真宗。真宗的寺僧,同人民一樣的有妻子兒女,因此其佛教普遍了全國人民;比如路德改新教後娶妻育子的牧師,就不同天主舊教的神甫和修道女的情形了。其國六千余萬民衆,除原有的神道教徒占一半,和少數基督教徒外,其余信仰佛教的總在叁千萬人以上。日本近時佛學研究很發達,于國家社會建設事業,都有長足的進展。但嚴格以論其佛教的精神、修養,比之我國,學有所長,行有所短也。民十叁年,余在廬山召開世界佛教聯合會,日本佛教徒曾來出席,日人回國後,發起東亞佛教大會,次年我國亦派代表赴日。在互相間觀察的結果,信仰修行以中國爲優;然日本之研究佛學,能適合現今的科學方法,故有互相學習的需要。
問四:佛教對基督教應有如何關系?
答四:余對于基督教向無研究,所以講不到什麼。但我想從商界、工界、農界之同一界的關系來說,今基督教和佛教同爲宗教界,當然可以有同是宗教的關系。凡宗教對于宇宙萬有,都有最高的信仰,爲一切思想行爲的根本和歸宿,使人能悔改抑止罪惡的行爲,越加增長其善德而向上進步,並能使有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毅力。佛、耶兩教在此點,應有相同關系。但佛是佛教,耶稣是耶稣,其教義當然各別。
然亦有相互資助的地方,佛教大乘菩薩以利他之精神,來救濟覺悟衆生,是都爲群衆幸福而犧牲自身利益;此于耶稣舍身救世的精神,頗堪借鏡;而近時有許多高明的基督教徒,往往看閱佛經,以體會中國人民一般的心理,以作貫通的學理研究。
問五:中國佛教對于世界之貢獻如何?
答五:佛教起于印度釋迦牟尼,印度乃婆羅門教國家,階級製度很嚴,釋尊創平等教義以反抗婆羅門教,似基督反對猶太教的情形。經千余年後,佛教衰頹,婆羅門教複興,印度即無佛教。而印度千余年的佛教,遠播各地,即分叁期:初期、小乘佛教,流在錫蘭、緬甸、暹羅;二期大乘佛教,傳入中國而流及日本、朝鮮;叁期密宗佛教,流在中國的藏、蒙等地。由此、現今世界流傳的佛教,要算中國來得最完備。所以中國佛教對于世界的貢獻,就是佛教對于世界的貢獻。于此當略說佛教的特質:世上科學、哲學、宗教等各種學問的講明,都離不了因果律,不單大的事物必有其因,就是微小的事物亦何嘗非果。部別研究讓之科學,哲學、宗教專從宇宙萬有的原因是什麼?將來的變化又如何去追討。例如基督教以所謂神的上帝爲最前的因和最後的原因。但而佛教的因果論是特殊的,佛說一切法皆是因緣所成,就是大而山川日月人獸,小而草木塵沙蟲蟻,這些都是仗因托緣而成。譬如稻梁的收獲,要有種子的因,經過水土人工肥料和相當時間等緣,方能結實。如此看來,推之無邊的世界,近之吾人的身軀,皆由因緣所成。人由業識的因,攬父母之緣而成;大地山河以衆生的同業爲緣,地、水、火、風、色、聲、香、味、觸的共相種爲因而生起。各因互緣展轉而爲因緣,沒有單獨的一物可生其他萬物,亦沒有特定的一非因果之物可主宰一切,尤沒有任何一物不假因緣而能成,是爲澈底的因果論。科學分析到最後的元子、電子,便沒有了因;其余的宗教、哲學亦然。于是皆不免把因果律推翻破壞,陷于不通。惟佛教的因果論,最講得通,亦最能餍足人類智識上的信仰。佛教能夠貢獻于世界的,亦就在此。(性定記)(見正信六卷叁四期合刊)注一 原題“太虛老法師對于五個問題之略解”,今改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