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雙眼,豈是徒然地白白地張開而已,就是在看那些殺它吃它的人,能夠保住人身多久;這樣的殺業與仇恨,來生不變爲牛才怪呢?”至于狗對人類也有功勞,而且對主人非常的忠義,對人類也沒有害處,所以殺狗吃狗肉的罪過很大;不但販夫走卒貪吃狗肉,連上流社會人士或讀書人,甚至官位高的人,也常常以爲吃狗肉是一種豪放的行爲,還把狗美其名叫做地羊呢?讀書的目的是要明理,怎麼會對這事卻是如此的糊塗呢?宋珏先生說:“我今生若是不痛切的戒除吃狗肉這個毛病,來生我就會有尾巴啊!”我認爲並不需要等到來生,只要看看那些殺狗和吃狗肉的人,從前面經過,就會被許多的狗對著他狂叫,這是什麼原因呢?或許是他們的形體已經先産生了變化啊!
然而我們只是個人,或是自己的家人,守著不吃牛肉的禁戒;所産生的功效,還是很有限的啊!爲何不做一個結緣冊子,隨時帶在身上,遇到人就宛轉的勸導感化,使他們也能夠永遠的戒除,不再吃牛肉了;這樣豈不是更好嗎?而且向人勸化募款,遇到有善根有信心的人,尚且多會施舍財物,而我們今天只是求人,不要殺害生命,不吃牛肉;不會花費對方一粒米一分錢,而所得到的福德,實在是說不盡啊!感應錄說到:“能夠勸一百個人不吃牛肉的人,壽命可以增長十二年。”這又是一個非常明顯有效的證驗啊!希望大家發心,認真的勸人,功德無量啊!
【結語】本段的分析,對于不要殺害狗的說明,特別的詳細;對于不要殺害其他的禽畜的分析說明,則是從略;希望讀者們參考“慈心于物、昆蟲草木、忍作殘害、射飛逐走”等經文的解釋分析,自然就會更加的清楚明了了。
散棄五谷。
【解釋】任意的浪費散棄五谷糧食。
【分析】自古以來,凡是任意的散棄浪費五谷糧食的人,多會遭逢到天打雷劈的災禍,因爲“民以食爲天”;五谷是人類賴以生存不可或缺的糧食啊!就算是散棄浪費的情形並不嚴重,但也是亵渎上天啊!所以果報就非常的嚴重了。在古代,天子親自下田耕種,聖人都非常的關心重視農作物和糧食的生産,奈何現在的人卻是任意的丟棄浪費,或是抛撒在田裏而不收,或是儲存在倉庫裏的時間太久而腐爛,卻不肯發出來救濟窮人;或是投入了水火之中,或是丟棄在地上令人踐踏,或是只吃精致細嫩的部分,而丟棄了粗糙的部分;或是因爲准備的太多,而把剩余的給丟棄了;或是任意隨便的用飯食來飼養禽鳥,或是用菽麥來喂養牲畜;這些行爲都是散棄五谷暴殄天物啊!有一首詩說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大家不訪試想,在饑荒的時候,每一顆每一粒的糧食,就像珠寶一樣的珍貴;所以我們怎麼忍心在有余的時候,輕易的散棄呢?假使人人都能愛惜五谷,重視農桑,人類也就不會遇到饑荒之年了。
【故事一】宋朝的尚書豐稷,他經常對人說:“我小的時候,曾經親自拜見雪窦禅師,雪窦禅師常常以惜福的道理來教導大家,並且說:“人的壽命長短是沒有一定的,一旦他的福報享盡了,死期也就到了啊!”我一生都遵守這個訓示,所以我不肯浪費糟蹋任何的食物!”
【故事二】明朝的張義方,非常的富有,擁有良田數百頃;每年收到佃農的租糧,實在多得不得了,堆積在倉庫裏時間久了,就會腐爛,他就命人把腐爛的五谷掃除丟棄;甚至還拿芝麻來喂豬,綠豆來喂牛;別人勸他拿些糧食出來救濟窮人,他都不肯,後來正德六年黃河決堤,洪水把張義方的田席卷之後,都變成了河流;一夕之間,家産蕩盡,張義方後來還竟然餓死。
【故事叁】從前有一位老婦人,曾經在一位做官的家中,擔任廚房的工作,她常常做了過多的食物,吃不完,就把剩下的食物丟棄在水溝裏;有一天,她病死之後,又活了過來;並且說道:“我看到有兩船遺棄的食物,又臭又髒,有一個人就用鐵鞭打我,而且說這是我生前所丟棄的食物,並且還逼我吃,我沒辦法勉強的吃了幾口;肚子就發脹,難過的受不了,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吃得完啊!怎麼辦啊!”老婦人說完之後,就又死了。
用藥殺樹。
【解釋】就是用毒藥來殺死樹木。
【分析】世間的一草一木,都是天地間創造賦予的生機;孔子的學生高柴,對于正在成長的樹木,都不忍心去折斷它們,所以孔子稱贊高柴的慈悲。佛說:“樹木年歲久了,都有鬼神在上面棲息,所以不可以輕易的砍伐;而且砍伐它們往往會得到災禍啊!”所以砍伐尚且不可以了,更何況還用毒藥去殺死樹木呢?
【故事一】桃源人茹雲衢,他的個性陰險狠毒,與鄰居不和,就秘密的把鄰居所種植的果樹和樹木,用毒藥全給毒死了;有一天,茹雲衢外出歸來,在恍惚之間,看到了燈火熒熒,聽到兵戈冗冗的聲音,他就被許多的士兵綁了起來,推他到樹林之間;有一位神明就斥責他說:“草木也是上天所賦與的生命啊!你怎麼可以遷怒它們,把它們殺死,像你這樣的作爲,多是因爲你的五髒不平的關系啊!”于是就下令士兵,剖開他的肚子,挖出了他的肺肝;這時候茹雲衢嚇得驚醒過來,因此就患了心腹絞痛的怪病而死。
【故事二】陳栻請了一位地理師來查看他家的祖墳,見到了祖墳前面有一棵大樹,乃是人家的墳邊所種植的,地理師以爲:“這樣是閉塞了天心,一定要弄掉這棵樹,才有希望考上功名。”因此就勸陳栻去買鰬魚刺,暗中毒死這棵樹;陳栻卻不肯這麼做,並且說:“彼此都是想要圖個吉利,況且這棵樹長得如此茂盛,我怎麼忍心殺死它呢?”不到一年,這棵樹在偶然之間,被大風一吹連根拔起,因此被樹遮蔽住的天心,也就豁然而開了;陳枇的兒子陳煃,之後考試連連獲捷,官做到了禦史。
損子墮胎。
【解釋】損害已經生下來的小孩,墮掉仍在胎中的胎兒。
【分析】人的身體至爲尊貴;得到人身,更是非常的困難。而且人當出生的時候,諸天的天神稱慶,司命之神定算,可以說是驚天駭地,實在尊貴的難以形容!而且小孩剛剛出生,到底虧欠了父母什麼?但是有的狠心父母,竟然敢把嬰兒殺掉。又與人淫奔的女子,懷孕之後就墮胎;這種的行爲簡直就連禽獸都不如,沒有辦法開導曉谕啊!至于有人因爲家中貧窮,而厭惡孩子生的太多,就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而溺殺,或是在未出生的時候就墮胎;要知道殺人的罪業,是莫可忏贖的啊!物命至爲微細,尚且想要放生戒殺,況且是自己的兒女啊!凡是今生沒有孩子,或是生了孩子養大就死了,或是臨老的時候,孩子反而先死;這些都是過去生中造下這種的惡業,所招到的果報。
【故事一】錢邦偉在擔任貴溪縣縣令的時候,因爲當地的習俗生了女兒之後,多不肯養,就把女嬰溺死,于是錢邦偉就恩威並濟,重賞重罰,嚴格的禁止溺殺女嬰;若是殺掉女嬰,五家都要受到連坐的處罰,因此而救活了許多的女嬰。錢邦偉後來升任汀州太守,並且享有很長的壽命,子孫都很發達。
【再析】像錢邦偉禁止百姓損子墮胎,就能夠獲得如此的福報;現在的人應當隨時的勸導他人,不要犯此惡業,功德也不小啊!
【故事二】從前郭印的女兒郭引鳳,被兩個鬼追攝她的魂魄,遍曆了十八個地獄;她看到最後的一個地獄,有位冥王坐在殿上,大殿的下面,則有數百名的婦人,依序排列的站著;而且每個人都有小孩,抱著她們的腳在哭泣號叫:“還我命來!還我命來!”這些婦人,有的是因爲女兒生多了,就把女嬰溺死;有的是因爲家裏貧窮,生了孩子養不起而殺掉;有的是因爲妻子妒忌妾有身孕,就把妾腹中的孩子打墮掉;有的是因爲懷了私胎,于是就把胎兒毒死;有的是因爲爭執打鬥,觸動了胎氣而使胎兒流産;有的是因爲討厭孩子啼哭,毆打或丟摔孩子,至使孩子死亡;有的是因爲照顧孩子不謹慎,而使孩子死于非命;冥王都一一的加以诘問。每位婦人的身上,都被戴上了枷鎖,而且面容憔悴,身體瘦弱,看起來十分的可憐。郭引鳳返回陽間之後,就把看到的情形,都告訴了父親。郭印就把這件事情,寫在天甯寺的牆壁上,以警惕世人。
【故事叁】婦人楊阿剩,自幼貧又病,晚年更狼狽,臨終的時候,她自言自語說道:“我前生的時候,本來是一位醫生,幫病人看病的時候,沒有注意詳細的檢查病情;有一次,有位婦人自稱肚子裏面長了毒蟲;我也不能分辨她已經懷有了身孕,就馬上給她服下芫花酒,這樣就可以把毒蟲打出來;結果婦人服下芫花酒之後,與肚子裏的雙胞胎一起都死了。因爲我看錯了病,給錯了藥,因而就殺死了叁條人命啊!陰司的冥官,就以這個殺人的罪名來處罰我,我在陰間的苦受滿之後,又處罰我投胎作女人,這一生已經是第叁次了;而且生生世世都要做下賤的奴隸,必須經常的忍受貧窮饑渴的煎熬,幾乎很少有安甯的日子;我的這種遭遇,可以告訴世間做醫生的人,一定要以我爲戒啊!”說完之後,楊阿剩就死了。
【結語】文昌帝君說:“兒女不孝父母,自然會有天律來責罰誅戮;兒女無罪而父母卻殺掉兒女,這就等于是殺天下的人民啊!而且父母欲殺兒女,爲何不節製自己的欲望呢?竟然敢殺人而不顧天理;今世像這種的人,怎麼能保證沒有呢?我看在酆都鬼城中受罪的人,有很多都是犯了這個罪啊!因此盼世人要急急的反省覺悟,不要使自己加速的招到天譴啊!”
春月燎獵。
【解釋】春天的時候,焚燒山林而打獵。
【分析】“射殺飛禽,逐捕走獸”,太上尚且有明文的禁戒,況且是焚燒山林而打獵,所殺死的生命,就無窮無盡了啊!然而太上在這裏說到了春天,是因爲春天是萬物生長發育的時期,而竟然在春天焚燒山林打獵,簡直就是上逆天行,下殺物命,殘忍到了極點啊!而不是說其余的季節裏就不必戒的意思。
【故事】唐朝的時候,劉摩兒與他的兒子在同一天內死去;有一位姓祈的鄰居,病死之後,又再蘇醒過來;因而就向別人說出了自己到了陰間,見到了劉摩兒父子…
《戒殺長壽的真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