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在沸騰的湯镬中,皮肉都不見了,只剩下了白骨;過了很久,又恢複原來的形狀,接著皮肉又消失不見了;過了很久,又恢複了原來的形狀,這樣反覆的受镬湯之罪,沒有停止的時候啊!冥王說:“這是劉摩兒父子專門喜好用火燒來打獵,所以才會受到這種的報應!”
【再析】要知道衆生都有佛性,怎麼可以隨便的加以殺害呢?打獵已經是不可以了,況且還使用火來打獵啊!這樣會使得萬物都被火燒得焦枯了,連各種蟄伏在地面下的小蟲,都會被燒死啊!因此火獵的害處之大,實在是令人不忍心說啊!禮記月令上面,有很詳細禁止火獵的規定;而太上在這裏又再次的禁戒,就是因爲火獵關系到太多的生命,所以才一再的叁令五申啊!
無故殺龜打蛇。
【解釋】無緣無故的殺烏龜打死蛇。
【分析】應世真人說:“一切的物命,都不可以殺,而龜蛇陰精;與北方的真武星宿相應,尤其是不可以殺的啊!若是無緣無故的殺死它們,必定會遭到慘酷的報應。”所以有仁慈心的人,常常會懇切的救護它們啊!
【故事一】嶽州地方有位村民,把池塘的水弄幹了捉魚,因而捕獲了許多的烏龜,就把烏龜的肉全部剔除,載著烏龜的殼板到江陵去賣,因此而獲得了很多的利潤。等到他回家之後,全身都長滿了瘡,痛的大吼大叫,令人不忍聽聞;必須要用一個大盆子裝水,別人幫他用手來揉搓,才能夠減輕一些他的痛苦;後來他的皮肉脫落,骨頭都露出來了,變成了和烏龜的樣子相同,皮肉都裂開潰爛而死。
【故事二】有一位富翁,他住的房子旁邊,有一棵枯萎的大樹,富翁就准備要把枯樹砍掉。晚上睡覺的時候,夢到一個人帶領了許多人來向他請求,要富翁寬限一些時間,等他們搬遷完畢之後再砍掉枯樹;富翁醒了之後,就派人爬到枯樹上面查看;見到了枯樹之中,有許多的蛇在裏面蟠結在一起;于是富翁就命人放火把蛇燒死。沒多久,富翁的家中,每到了叁更半夜的時候,經常就會看見有飛火飛入了房裏;起來救火的時候,則是什麼也沒有,像這種的情形,連續發生了許多次,大家也就不以爲怪了。有一天晚上,富翁家中的一位婢女,不小心用火燒到了本柴,于是火就燒了起來;富翁的家人以爲,又是和以前的情形一樣,就繼續的呼呼大睡;等到發覺不對勁的時候,想要逃也來不及逃了,一家人都被火燒死了。
【故事叁】劉彥回的父親,擔任湖州刺史的時候,有人從白銀坑來,獻給他父親一只大烏龜,並且說:“吃了這只烏龜的肉,可以活到一千歲啊!”他父親就把這只烏龜,又秘密的送回它原來住的地方。彥回的父親過世之後,彥回擔任房州的司士;突然山洪暴發,平地都被洪水淹沒了數尺之深,彥回一家人無路可逃;卻見到一只大烏龜在前面引路,都是水淺的地方,于是全家因此而脫離了這個災難;晚上就夢到一位白衣人告訴他說:“我乃是被你父親放生到白銀坑的那只烏龜,我來此地,就是要報笞你父親當初的救命之恩啊!”
【故事四】唐朝的孫真人,有一次在山中行走的時候,見到村民們正在打一條青蛇,因此就向村民買下了這條青蛇,並且將它放生了。沒有多久,有位少年前來迎接孫真人到了一處王宮,有位穿著紅衣服的人出來迎接孫真人,並且說道:“昨天小兒子遭遇到災難,所幸先生慈悲搭救;因此我派了長子前往迎接先生到官裏來,略表我感謝的誠意。”于是就引導孫真人進入深宮之中;這時候,有一位妃子帶了一位穿著青衣的小孩,出來向孫真人叩頭拜謝,再叁的感謝孫真人的救命之恩。龍王就留孫真人在龍宮住了叁天,把龍宮之中所有好吃的珍饞美味,華美的絹絲,珍貴的珠玉,全都搬出來任孫真人挑選,孫真人一樣都不肯接受,只取了上帝所頒贈給龍宮的叁十仙方,帶回了世間,因此而救活了無數的病患;現在傳世的千金方,就是孫真人從叁十仙方裏面得到的啓發啊!
【附錄一】淨空老法師在了凡四訓講記中,有關戒殺的開示。
善改過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過在殺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戀命。殺彼養己。豈能自安。且彼之殺也。既受屠割。複入鼎镬。種種痛苦。徹入骨髓。己之養也。珍膏羅列。食過即空。疏食菜羹。盡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損己之福哉。
這一段是從理上改。我們知道事實真相,想想它的道理,我們自然就不忍心吃衆生肉了。前面不明道理,很勉強的做,這勢必很難—強製執行,心不悅服,自己跟自己在鬥爭,相當痛苦,明理就可以將之化解。所以常常要想到—“上帝好生”,這是自然的。尤其現在科學也逐漸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講自然生態平衡,自然生態就是此地講的“上帝好生”之德。自然生態一定是均衡的,自然生態之平衡若被破壞,整個世界衆生都遭難,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會破壞自然生態。
其實在一切動物中是最壞的、最殘忍的、最惡的。老虎、毒蛇只有在饑餓時,才傷害其他的動物。它吃飽了,別的動物在它旁邊走來走去,它動也不動,由此可知,它殺生是不得已。人不一樣,人並不是到逼不得已才殺害衆生,是任意的殘殺;畜生實在很少造惡業。我們想想,人造的惡業是一切畜牲都做不到的,造的罪業太大了!因此,在六道中我們有什麼值得驕傲!
墮畜生道很苦,但它不造業,它在消業障;我們得人身若不學佛,人身有什麼好處?天天在那裏造惡業。畜生消業,我們造業。它的罪業消了,它就出頭了,生叁善道;我們造業,業果熟時我們入叁惡道。它們准備出來,我們准備進去,有什麼值得驕傲的?這些都是事實真相,我們一定要明了。何況一切衆生都貪生怕死,我們殺害它,是它沒有能力抵抗。所以說弱肉強食——因爲沒有法子抵抗。雖然不能抵抗,它能甘心嗎?它要是不甘心,怨恨一定存在,能免得了冤冤相報嗎?
有一位同修來問我:“超度嬰靈(墮胎)有沒有效?”
我告訴他:“沒效!你以爲超度就沒事了?”
他說:“那萬一這小孩生下來是個殘障,那不是很痛苦?不如就叫他不生。”
“我們要曉得,生一個小孩殘障,那是來討債的。你欠他的債,還不讓他來討,還要殺他一條命。換句話說,你過去欠他的債,現在再加上命債,以後更不得了!現在科學家只看到眼前這一段,不知道後世的因果——因果通叁世,這決定是大罪。”
他說:“小孩還沒有成形,只懷一、兩星期。”
我說:“不行!神識一投胎他就來了,成形不成形沒有關系。他一投胎,他就找上你了,你跟他過去世就有瓜葛了——所謂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如果他是來報恩的,你把他殺害,恩將仇報,以後變成仇人;明明是孝子賢孫來報恩的,你殺害了他就變成仇人、怨家了!這還得了?不得了!你做一點功德,花幾個錢,安個牌位就能超度?沒這種事!那是騙自己,安慰自己,不是事實。”
所以諸位真正看到前後因果——太可怕了!不可以不慎重,不能不明理,不可以不曉得事實真相。殺害衆生來養自己,這是大過失!現在認爲這是正常的。有些宗教還認爲是上帝供給他吃的。如果說這些衆生都是給我們吃的,上帝就不稱其爲“上帝”了!上帝又那裏談得上有“好生之德”呢?這一個錯誤的觀念,使我們造作許多的罪惡,自己都不知道,這就是知見上的錯誤。一切衆生被殺害時,被屠割時,你看到那狀況——慘叫的音聲,這就是它不服氣。佛經裏講:“人死爲羊,羊死爲人。”生生世世互相殺害報複。所以說吃它半斤,還它八兩;欠錢的還錢,欠命的還命——這是因果定律。
我們真正的相信,真正的肯定,我們決定不會有一念殺害衆生之心。爲什麼?我不希望將來世世償命。我們決定不會貪圖不義之財。爲什麼?知道將來世世要還債。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人自然就安分守己,本本分分了。這絕不是消極、絕不是退轉,是奮發精進,創造自己美好的前途。這一世好,來世更好,求得生生世世都好。沒有智慧,不知道事實真相,是決定求不到的。
這一段文講肉食,我們看到衆生被殺害,那種痛苦的狀況——“徹入骨髓”,殺了它,拿來養自己,怎麼忍心?何況“食過即空”。衆生貪圖美味,無論怎樣去烹調,知道味道、享受味道的就是舌頭,舌頭以下就不知道了。爲叁寸舌不知殺害多少衆生!不曉得造多少罪業!
而“疏食菜羹,盡可充腹”,要是說素食沒有營養,吃素食長壽的人很多,吃素食健康的人很多;從小吃素長齋的出家人,肥肥胖胖的、滿面紅光的多的是,怎麼可以說沒有肉食就沒有營養?這都是錯誤的觀念。殺害衆生,吃它的肉養自己,不但跟衆生結冤仇,還損自己的福報,一個真正的聰明人,絕對不肯幹這種事情。
又思血氣之屬。皆含靈知。既有靈知。皆我一體。
一切動物不但有生命,也有“靈”性,跟我們人沒有兩樣。除了佛菩薩之外,誰知道“皆我一體”?
縱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親我。豈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于無窮也。一思及此。將有對食傷心。不能下咽者矣。
了凡先生一定是全家吃素,因爲他曉得道理,他知道事實真相。現在人還有錯誤的觀念——我們大人吃素,認爲小孩太小了,怕他營養不良,還要多多給他一點肉食。這個觀念是錯誤的,這是怕他的業障太少,冤家債主太少了,多讓他結一點怨業,如此而已。跟他講,他不相信,還毀謗我們——頭惱太舊了,不懂得科學,不懂得營養。其實不然,他真的錯了!所以覺悟要趁早,愈早愈好;小孩愈小吃素愈好,他的福德根基厚。這正像《無量壽經》和《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所講的“先人無知”,“先人”就是長輩;沒有智慧,使我們不知不覺中犯下了過失,造了很多的罪業。單飲食這一條就不得了,罪業就很重了。
何謂愛惜物命。凡人之所以爲人者。惟此恻隱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積德者積此。
“恻隱之心”就是仁民愛物之心。見到一切動物有苦難,自自然然就生同情心,這就是“恻隱之心”。大家有沒有?相信每個人…
《戒殺長壽的真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