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暇滿難得(一)

  2011百日共修 暇滿難得(一)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世間的成、住、壞、空四期稱爲一個劫。劫有暗劫和明劫,沒有佛法光明的劫稱爲暗劫,有佛法光明的劫稱爲明劫。暗劫和明劫輪流出現,出現暗劫的幾率大、時間長;出現明劫的幾率小、時間短。如果我們遇到了暗劫,就沒有佛法的光明,因爲佛不出世,就沒有佛轉*輪,也就沒有佛的教法。但是我們有福報,遇到了光明劫。

  

   我們投生的這個劫是光明劫,也叫賢劫。在此劫形成之前,整個叁千大千世界是一片海洋,大海裏長出了千朵千瓣蓮花,非常殊勝、莊嚴。天界的那些衆生,尤其是淨居天的天人知道了這個情況以後,以神通觀察,知曉了在此劫中將有一千尊佛陀出世,他們不禁感歎地說:“如今的此劫可謂是賢妙之劫。”于是便將此劫取名爲賢劫。

  

   賢劫千佛已經有四尊佛出世了。前叁尊佛都已經在印度金剛座上示現成佛、廣轉*輪,現在他們的教法也都已經隱沒了,第四尊佛是我們的佛祖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在叁大阿僧祇劫中積累資糧、消除業障,最後在印度金剛座菩提樹下成道。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連續轉了叁次*輪,分別爲:四谛*輪、無相*輪、分辨*輪。這是大家公認的叁轉*輪。很多佛經裏只記載了叁轉*輪,沒有提到四轉*輪,只有極少數佛經裏提到四轉*輪。佛當時傳法的時候,公開弘揚的是叁轉*輪的佛法,事實上佛還轉了第四次*輪,弘揚密宗金剛乘的佛法,只是非常保密,沒有公開弘揚而已。當時,佛身邊的很多衆生都是小乘根基,佛初轉四谛*輪——苦集滅道,是小乘佛法;中轉無相*輪,是大乘佛法。“無相”主要是指無我、空性。佛當時轉無相*輪,講四大皆空,萬法皆空,遠離八邊戲論的大空性的時候,很多小羅漢都無法接受,甚至吐血而亡。那時的衆生連顯宗的大乘教義都接受不了,更不要說接受密宗了。所以,佛當時沒有公開傳密法,很多經書裏也僅記載了叁轉*輪。

  

   當時在印度,爲了度化不同根基的衆生,佛講了無量無邊的法門,弘揚的面也非常廣。當時佛教在印度非常興盛,後來佛法傳到了天界,又傳到了龍界。很多法門都被迎請到天界或者龍界去了,留在人間的很少。再後來,佛教傳入了漢地和藏區,就形成了現在的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有甯瑪派(紅教)、格魯派(黃教)、薩迦派(花教)、噶舉派(白教)等八大派。每一個教派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自己的傳承,都有自己最終成就的竅訣。

  

   藏傳佛教裏佛的教法非常完善,無論小乘大乘、顯宗密宗,每個教派都有各自的法脈與傳承,而且從來沒有間斷過,沒有被汙染過,都非常清淨、完整。各派都不缺乏最終開悟或成就的秘訣。但是,我們舊譯甯瑪派更爲殊勝,無論是佛的教言、傳承,還是竅訣,可以說都超越了其他教派。甯瑪派有自己的特點,榮索班智達專門寫過一本書,主要闡述了甯瑪派與其他傳承、其他教派不同的六大特點。因爲只有舊譯甯瑪派有即身成佛的方法——大圓滿法,其他任何一個教派都沒有即身成佛、虹身成就的方法,這也是舊譯甯瑪派最大的特點。舊譯甯瑪派的傳承源流中出現了無數成就者,他們大部分都是通過修習大圓滿法而虹身成就的。

  

   佛講了無量的法門,這些法都集中在舊譯甯瑪派九乘次第的教法裏。九乘佛法是指:顯教叁乘、密教外叁乘、密教內叁乘。

  

   首先,顯教叁乘,也稱爲“集聚招引外叁乘”,分爲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修持聲聞乘,最後能證得阿羅漢的果位;修持緣覺乘,最後能證得獨覺佛的果位;修持菩薩乘,最終能證得一地到十地菩薩的果位。顯宗根基的修行人先修顯宗,提高修行層次,最後還要進入密乘。關于進入密乘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到一地菩薩的時候開始進入密乘,另一種說法是到八地菩薩的時候才開始進入密乘。但無論是哪種情況,最終都要進入密乘,才能成就佛果。

  

   其次,密教外叁乘,也稱爲“苦行明覺內叁乘”,分爲事部、行部、瑜伽部。以上叁乘都屬于外密。現在修這些法的人非常少,以前佛在印度剛開始弘揚密法的時候,修密教外叁乘的人較多,後來學修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再次,密教內叁乘,也稱爲“甚深隨轉方便密叁乘”,分別爲瑪哈瑜伽(大瑜伽)、阿努瑜伽(隨類瑜伽)、阿底瑜伽(最極瑜伽、無上瑜伽)。“瑪哈”、“阿努”、“阿底”都是梵音。“瑪哈”是大的意思,“阿努”是隨類的意思,“阿底”是最極、無上的意思。阿底瑜伽又稱爲光明大圓滿法。這叁部屬于內密。 九乘佛法都是圓滿福慧資糧的方法,都是解脫成佛的方法。我們要解脫成佛,就要靠九乘佛法,除此之外沒有別的選擇,沒有別的方法。有錢有權也不能使我們從煩惱痛苦中解脫。

  

   但現在的人都是顛倒的,每天爲了賺錢、爭權而奔波忙碌。賺不到錢,爭不到權,就煩惱痛苦。即使最後發財了、有權了,依舊煩惱痛苦,甚至煩惱痛苦更大了。你們現在結婚、生孩子、賺錢,都像是扔石頭砸自己的頭。不懂事的孩子玩耍時,覺得有趣,把石頭扔到天上去了,掉下來卻砸中了自己的頭,這個時候才知道疼,才知道哭,但是晚了!佛講過,追求世間的福報,擁有世間的福報,這些都不是讓你真正脫離煩惱、痛苦的方法,都不是讓你幸福快樂的方法。九乘佛法都是解脫煩惱與痛苦,獲得永恒的快樂與幸福的唯一方法,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方法。若是你真想脫離煩惱、痛苦,真想獲得幸福快樂,唯有修持九乘佛法。

  

   我們都是想解脫成佛的人,就要學修九乘佛法,但不是九乘佛法都要學會,都要精通,都要修成,都要圓滿。

  

   九乘佛法按成就的快慢,可分爲叁條道:遠道、近道、捷徑道。這叁條道都是通向彼岸、通向佛果的大道,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根基和意樂進行選擇。我們可以用火車、飛機和火箭叁種交通工具來做比喻。

  

   顯教叁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都屬于遠道。若是我們選擇了遠道,就相當于選擇坐火車,成就的時間很漫長,數劫才能圓滿成佛。比如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在叁大阿僧祇劫中積累資糧、消除業障,最後才成道,非常不容易。

  

   密教外叁乘的事部、行部、瑜伽部和密教內叁乘之瑪哈瑜伽和阿努瑜伽都屬于近道。若是你選擇近道,就相當于選擇了坐飛機,需要如法修行五世、七世或十六世才能成就,才能獲得雙運金剛持的果位——佛果。若是內密瑪哈瑜伽和阿努瑜伽修得好,在臨終中陰或法性中陰的時候就能成就,這是一生一世成就的,是最快的方法了,但是需要通過苦行,勤奮努力地修行,非常不容易,危險性也特別大。

  

   密教內叁乘之阿底瑜伽(最極瑜伽、無上瑜伽)即光明大圓滿法,是捷徑道。若是你選擇了捷徑道,就相當于選擇了坐火箭,上等根性之人即刻成佛,中等根性之人即身成佛,下等根性之人七世之內也可成佛。阿底瑜伽是九乘之巅,是最方便、最快速、最直接的路。它能直指人心,直指心性,立地成佛。直指心性就是直接指出心的性,萬法抉擇爲心,心抉擇爲空,空抉擇爲光明。

  

   現在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沒有選擇遠道和近道,而是選擇了捷徑道,選擇了學修光明大圓滿法。光明大圓滿法一共有六十四萬續(顯宗是經,密宗是續,都是佛講的法),分爲叁部:心部、界部、竅訣部。我們現在要學修的是竅訣部。

  

   竅訣部又可以分爲四類:外類、內類、密類和無上極密類。無上極密類一共有十八續,分爲兩類:廣大班智達類和甚深古薩裏類。廣大班智達類是龍欽巴尊者的《龍欽七寶藏》。甚深古薩裏類有四心滴,分爲母心滴和子心滴。蓮花生大士的《空行心滴》和布瑪莫紮的《秘密心滴》屬于母心滴;子心滴也有《空行心滴》和《上師心滴》,《空行心滴》和《上師心滴》的心髓是《甚深心滴》。四心滴的精髓都總集在大圓滿龍欽心髓裏。

  

   廣大班智達類的教法——龍欽巴尊者的《龍欽七寶藏》以理論爲主,理論多,邏輯多,分析多,涉及面廣,學修這類教法需要廣聞博學。

  

   甚深古薩裏類的教法以竅訣爲主。“古薩裏”是簡單的意思,就是乞丐修行者。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學修廣大班智達類的教法,我們選擇最簡單、最容易的修行方法,就是甚深古薩裏類四心滴的精髓——大圓滿龍欽心髓。它分爲加行和正行兩部分,加行包括共同四外加行、不共同五內加行以及叁特加行。

  

   學修共同四外加行的主要目的是生起出離心。出離心是斷除對世間的貪著,日日夜夜求解脫。對世間的貪著是六道輪回的根,是一切煩惱、痛苦的來源。

  

   現在一說修出離心,很多人就以爲家、財産、地位、名氣等都不能有了,這不是出離心,佛沒這樣要求我們。我們可以有家,可以有財産、地位、名氣等世間的福報,但是不可以對這些世間福報有絲毫的貪著。有貪著就有輪回,有輪回就有痛苦。

  

   大家要聽清楚:貪著是一種障礙,它會障礙你成就的!你成家、生孩子、工作、賺錢等,都是爲了快樂,爲了幸福。這是你最終的願望與追求的目標,但是你並沒有因此得到快樂與幸福。若是你想實現願望、達成目標,首先要斷掉貪著,這樣快樂和幸福就自然圍繞你。不要追求快樂、追求幸福,當你無所求的時候,你才無所不有。

  

   佛沒說什麼也不能有,佛說了不能有貪著,因爲有貪著就有輪回。我們看《十二緣起》裏講“生”是因“貪”而來的,沒有“貪”就沒有“生”。因貪心、業力而來的就是輪回,因慈悲、願力而來的就是涅槃。“輪回”和“涅槃”都是形容詞,輪回形容煩惱和痛苦,涅槃形容快樂和幸福。滅盡了煩惱,滅盡了痛苦,這叫寂滅;脫離了煩惱,脫離了痛苦,這叫涅槃。

  

   我們要擺脫輪回、趨入涅槃,不是從這個地方搬到另外一個地方。是輪回還是涅槃,主要看心態。如果是因貪心而轉生來的,就是被業力牽引而來的,就是不自由的,就是輪回。佛菩薩也在我們當中,但他們是以悲心而來的,是爲度化衆生而來的,是以願力而來的,他們不在輪回中。《普賢行願品》雲:“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雖然蓮花是水裏長出來的,但是它不受水的染汙;雖然日月在虛空,但是它不耽著于虛空。同樣,佛菩薩也在人間,但是他們不可能被輪回染汙,不可能被凡夫染汙。因爲他們的心是了了分明、如如不動的。心裏沒有任何障礙,對一切法都通達無礙,沒有一點疑惑與迷茫,心裏非常清淨,非常明了,所以叫“了了分明”。沒有被輪回染汙,沒有被凡夫動搖,所以叫“如如不動”。

  

   若是心清淨,處處都是淨土;若是心不清淨,處處都是塵土。你的師父法力特別強,你的上師加持力特別強,他們像抛石頭般地把你抛到了極樂世界,但是你睜開眼睛一看,還是在亂七八糟的地方,這都是你的心不清淨的緣故。心不清淨,到哪都不清淨;心清淨了,到哪都清淨。佛菩薩爲了度化衆生來到了人世間,他們雖然在塵土當中,但因爲心淨,所以土也淨,到處都是清淨的。所以說輪回和涅槃,淨土和塵土就是一念之間。念轉不過來就是輪回,就是塵土;念轉過來了,就是涅槃,就是淨土。一個是煩惱的、痛苦的,一個是快樂的、幸福的。

  

   大家要明白出離心的真正含義。我們要斷除對世間的貪著,但是可以不影響正常的生活與工作。有些人懷疑:“生活的同時還要斷掉貪著,可能嗎?”有方法就能,共同四外加行就是方法。

  

   四外加行修好了,懂得了人身難得、壽命無常,深信了六道輪回、叁世因果,對世間的貪著自然就消失了。貪著和煩惱的起因是無明——沒有明白諸法的真理與實相。

  

   貪著、煩惱是庸人自擾。不執著不煩惱,一樣可以生活、工作,而且生活會更幸福,工作會更圓滿。這是能福德圓滿、智慧圓滿的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快樂的活法。你可以生活,但是不要痛苦地活,應該快樂地活。佛法是種快樂的活法,我們修持佛法就可以開心快樂地生活、工作,從生活、工作當中擺脫煩惱與痛苦。

  

   我們要斷除對世間的貪著,要從六道輪回中解脫,要生起出離心,就要通過正確的方法,就要學修共同四外加行,最後才能實現。對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回過患這些道理,有甚深的體會並生起定解時,才能斷除貪著,生起真實無僞的出離心。你們現在的狀態是:茶余飯後,閑著沒事做了,才學佛修行,偶爾參加共修,平時根本不學修。煩惱、習氣是無始劫以來的串習,哪有這麼容易就斷掉的?要經過修煉、磨煉,最後才能成功!你可以上班、工作,但是要時刻提起正念。

  

   其實你不需要明白太多佛理,佛講的每一句話都是竅訣,都能讓你脫離煩惱、脫離痛苦。比如: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就這麼簡簡單單的兩句偈誦,卻涵蓋了很多內容。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觀察自己、改變自己、糾正自己,這就是修行;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要一點一滴去做,這就是修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暇滿難得(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