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百日共修 暇滿難得(二)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要斷除對世間的貪著,生起真實無僞的出離心,只有依靠學修四外加行。出離心是指你可以有世間的福報,但是不可以貪著。若是對世間有貪著,就要六道輪回,就要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若是對世間沒有貪著,世間的福報也是弘法利生的一種工具和方便。
“爲自己不求世間福報,爲衆生要求世間福報。”求和求不一樣,爲自己求和爲衆生求不一樣。爲自己求是有貪著的,是不清淨的,這裏面有分別。求和不求,肯定不是一體的,求就是求,不求就是不求。爲衆生求是沒有貪著的,是清淨的。這個時候求而不求,不求而求,是一體的,沒有分別。所以我們可以有世間的這些福報,但是不可以貪,不可以有貪心、貪著。
修出離心就是要斷除對世間的貪著、貪戀,日日夜夜求解脫。解脫是從痛苦中解脫,從煩惱中解脫。解脫不是要逃避現實,不是要離開人間,而是身在人間但沒有煩惱,沒有痛苦。
《叁主要道論》裏講的出離心的標准,是對世間沒有貪著,日日夜夜求解脫。今天爲什麼又強調這個呢?因爲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包括很多藏民都理解錯了。他們認爲,既然不能有世間的福報,那就應該把現在擁有的一切全部放棄。實際上這是逃避心。我一說日日夜夜求解脫,很多人就認爲要離開紅塵,依止寺院或者其他寂靜處。
我們是要依止寂靜處,剛開始的時候需要依止外在的寂靜處。當我們修到一定層次的時候,處處都是寂靜處。除了外在的寂靜處,我們最好依止內在的寂靜處——心裏沒有貪著,沒有雜念。寺院等外在的寂靜處,雖然對境少,外在的違緣、障礙少,但是如果我們內心不清淨,沒有正知正見,就跟在紅塵中一樣了,很難清淨,很難解脫。
出離心有兩個要點:一是斷除對世間的貪著、貪戀;二是求解脫,就是希望從煩惱、痛苦中解脫。我們希求在人間沒有痛苦,沒有煩惱,這叫求解脫。我們作爲凡夫是逃不了,躲不掉這些煩惱和痛苦的。但我們可以有智慧、有定力,這樣不管在哪裏都沒有煩惱和痛苦,都是快樂幸福的。那麼怎樣才能達到這樣一個目的,實現這樣的一個願望呢?就要靠學修共同四外加行。爲什麼說是共同呢?因爲這是小乘、大乘,顯宗、密宗都必須要學、要修,而且都要學會、修成的內容。
學修共同四外加行也是有程序、有次第的。首先要學修暇滿難得,要懂得珍惜人身。如今無論是行善還是造惡,主動權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頌雲:“此身行善即是解脫舟,此身造惡便是輪回錨,此身一切善惡之奴仆。”得人身不容易,如果能好好地珍惜它、利用它,把它用在正道上,它就是到達彼岸的航船。否則,它就是輪回的墜石,會把你沈入到惡道、輪回裏,永遠不能解脫。墮落惡趣,尤其是下地獄特別容易,但是得人身卻特別難。有的人說:“不是說衆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嗎?那麼衆生都成佛了,輪回不就空了嗎?衆生沒有了,輪回不就結束了嗎?”
以前在喇榮的時候,我們經常辯論這個問題。那時,我覺得這是很難解決的一個問題。我們通過各種邏輯也分析過、推理過,到最後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但是,現在看起來不難,太簡單了!輪回是無始無終的。雖然衆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但是沒有都成佛的時候。因爲虛空無邊,衆生無邊,衆生太多了。那這麼多的衆生都在哪裏呢?大部分衆生都在地獄裏。現在我一講因果,一講不許殺生,不許這樣那樣,否則就會下地獄,很多人都不相信。“下地獄有那麼容易,那麼快嗎?簡單的一個行爲或者一個念頭就下地獄了啊?”是,下地獄太容易了!我們的一舉一動,包括每一個起心動念,都可能是下地獄的因。
佛在經中講過,地獄的衆生猶如整個大地的微塵,天界和人間的衆生猶如指甲上的微塵。指甲上幾乎沒有微塵,如果把指甲上的微塵放在大地的塵土裏,然後讓你去找,根本找不到。同樣,雖然現在整個世界大約有六十多億人口,但是把所有的人放入地獄的衆生裏,然後讓你去找任何一個人,你找一百年、一千年甚至一萬年,恐怕也找不到!相對而言,可以說人根本不存在!人與地獄衆生的數目相比,差距太大了!
爲什麼人這麼少,地獄衆生那麼多呢?就是因爲下地獄太容易,得人身太難了!《涅槃經》等佛經中也以“光壁撒豆,顆粒難留”來比喻人身難得,得人身就像往特別光滑的牆上撒豆子一樣,沒有一粒豆子能停留在牆上。同樣,在六道輪回的過程中,如果我們不珍惜,把握不住這次得人身的機會,沒有好好地利用它的話,一旦失去了、錯過了,就再也沒有得人身的機會了,再也沒有這個福報了!一失人身,千劫難逢啊!有些人會說:“得不到就得不到吧,人身也是一種苦。”是,人身也是不淨的、無常的、虛假的東西,沒有什麼可執著的,也沒有什麼可留戀的。但是,得人身是解脫成佛唯一的機會,這是我們要好好珍惜,好好把握的。
佛在經中講過,人身比天人還殊勝。從世間的角度來看,天堂多好,天人的福報多大啊!天人都有神通、神變等這些世間的福報,我們與天人相比,是有天壤之別的。天人一天、一小時,甚至一刹那享受的物質或者其他福報,我們一生都享受不到,即使是人類中最有福報的人,也不能與他們相比。那爲什麼佛還說人身比天人還殊勝呢?這是因爲,從出世間的角度來看,人能學佛修行,能解脫成佛,而天界的衆生則不能,所以說人比天人更有福報。
天界的衆生福報太大了,他們只顧享受福報,根本無法生起出離心。他們每天吃喝玩樂、散亂放逸,即使遇到了佛法也精進不起來。現在生活在大城市裏的人也一樣,他們富有,條件優越,暫時就是感覺不到那些粗大的痛苦,所以學佛修行很難精進起來。
我們很難意識到,很難覺察到行苦和變苦等這些痛苦。行苦就是六道輪回,因爲它是無常的、虛假的。其本性就是一種苦,要麼是苦的因,要麼是苦的果,都離不開痛苦。但是,一般的人很難覺察到,只有有修行的人才能覺察到。因爲無始劫以來,我們在六道輪回裏已經適應了,苦慣了,所以感覺不到。變苦是萬事萬物都在刹那刹那當中變,隨時隨地都在變化,但是我們也覺察不到。這些是人道衆生叁大根本苦裏的行苦和變苦,另外還有苦苦,以及生老病死苦等八支分苦。
生苦。我們從母胎中出生時,都經曆過,感受過生苦,但是現在已經忘了。同樣,我們都感受過病苦,但是病好了以後,我們就忘記了病苦。當病魔纏身的時候,我們心裏會想:“有病了,多難受、多痛苦啊!我現在什麼也不求,只求病快點好。若是沒有病,多快樂、多幸福啊!有錢、沒錢無所謂,有權、沒權無所謂,吃什麼、穿什麼都無所謂,只要病好了就行。”等到病真的好了,就忘了這些痛苦了,想法又多了,會想:“如果我有錢了,有了一百萬;如果我有權了,能指揮成千上萬的人,那個時候,我多幸福、多快樂啊!”剛才希望病能好,這是你追求的一種快樂和幸福。現在病真的好了,但是你又開始想東想西了,這時快樂和幸福又離開了,沒有了。有的人家裏條件好,身體暫時沒有什麼病,也很年輕,死亡還沒有降臨,就覺察不到痛苦,認識不到痛苦,所以生不起出離心。
天界衆生只有出現死亡的征兆,快到死亡的時候,才知道要死,之前連得病的可能性都沒有。他們世間的福報太大了,什麼也不缺,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所以每天都這樣放逸、散亂,根本生不起出離心。沒有出離心,就無法受持別解脫戒,所以沒有解脫的機會。
佛在經中講過,只有人間的叁大洲——東勝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貨洲的男衆和女衆,才是別解脫戒的戒器。北俱盧洲的衆生和天人差不多,太富有了,條件太好了,整天吃喝玩樂、放逸散亂,根本生不起出離心,也不能成爲別解脫戒的戒器。因此佛才說,人身比天界的天人還殊勝。人身是解脫成佛唯一的條件與機緣,若是我們錯過了,就再也沒有解脫成佛的機會了。對于一個真正渴望解脫成佛的人來說,這是件大事,是頭等大事!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大家不能錯過啊!
人身有叁種:普通的人身、特別的人身和暇滿的人身。
有的人不僅沒有法福——沒有學佛的根基、修行的緣分,連世間一般的福報——錢財、權力、勢力、名譽、神通等都沒有,這是普通的人身;有的人雖然沒有學佛修行,但是財富圓滿、權勢顯赫、名滿天下、神通廣大,這是特別的人身。這兩種人都沒有學佛修行的機緣,都是浪費人身、虛度光陰。暇滿的人身也就是珍寶般的人身。如意寶能滿我們的願,能賜予我們世間的福報。暇滿的人身就如同如意寶,能賜予我們究竟的利益——解脫成佛的福報,這是珍寶般的人身。
我們學修暇滿難得就是要斷除浪費人身、虛度光陰這種想法和行爲,成爲暇滿的人身。就是思維得人身的因緣,思維各種難得的比喻,思維數目差別,通過這些方法而修人身難得。我們學修暇滿難得,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和效果是:真心實意地想利用已經得到的人身,去承辦自他解脫成佛的究竟利益,然後認真地、精進地去做、去落實。真正懂得了暇滿的人身是解脫成佛唯一的機緣和條件,發自內心地珍惜人身,精進學佛修行,爭取早日解脫成佛,如同一生中從未睡眠過的金厄瓦格西一樣。
得人身不容易,在這些不同的人身裏,唯有暇滿…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暇滿難得(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