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百日共修 壽命無常(五)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我們要解脫成佛,就要有出離心、菩提心和般若空性智慧。若是沒有明白無常的道理,對無常沒有生起定解,要生起出離心會非常困難,要生起菩提心和般若空性智慧那更是空中樓閣。萬事萬物都是一樣,表面上看似有,但是真正通過智慧觀察的時候,根本找不到它的本性。只有明白了這些道理以後,才能生起真正的出離心,才不會把世間的一切看得太重,才不會留戀。
明白這些道理之前只是說說而已,實際卻很難做到。若是沒有明白無常的道理,我們不可能看淡、看破世間的福報和利益,也不可能放下。其實世間的福報和利益隨時都在變,沒有半點可靠性,沒有半點值得留戀的地方。就像水面上的水泡一樣,看似存在,但是真正要拿的時候,卻根本拿不起來。
這幾天我們講的都是粗大相續之無常,即宏觀世界的變化。真正要看破放下,一定要明白細微刹那之無常,即微觀世界的變化。萬事萬物都在刹那刹那當中變,在刹那當中生滅。一刹那是生還是滅,是不可言、不可喻的。我們講無常的時候,只能講到這裏,不能再細致地講了,再講下去,再推理、分析的話,就是空性了。我們真正要看破、放下,懂得空性的道理也要通過學修無常,尤其是明白了細微刹那之無常並生起了定解以後,才能領悟空性、證得空性,之前非常困難。
我們發願、行菩提心要靠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真正要生起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就要明白無常的道理。萬事萬物的事實真相是刹那生滅的,是不存在的、虛假的,但是衆生偏偏執著它爲實有、真有,因此給自己帶來了很多的煩惱與痛苦。這些煩惱與痛苦都是自找的。在明白這些道理之前,我們所認爲的慈悲心只是同情心,根本不是真正的慈悲心。明白了以後,才能生起慈心和悲心。有了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我們的相續中才會産生真正的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一般的同情心、慈心和悲心人人都有,但這些都不是佛講的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我們嘴上說的“我要利益衆生,我要饒益衆生”,都是假的,都是表面上的,實際上我們根本不知道爲什麼要爲衆生,也不知道爲什麼要利益衆生,只是跟著別人鹦鹉學舌罷了。
一聽別人說佛菩薩是利益衆生的,功德大、福德大,就跟著學,這叫鹦鹉學舌。要生起慈悲心和願、行菩提心,哪有那麼容易啊?首先要證悟空性,要明白細微刹那之無常。我們講無常的時候,還沒有講到空性,但是通過無常才能領悟空性,證得空性。這就是無常法重要的原因。
釋迦牟尼佛非常重視無常的修法。他爲什麼說所有的足迹中,大象的足迹是最殊勝的?所有的修法中,無常法是最最殊勝的?因爲無論是在修法之初、中途還是在最後,無常都是必不可少的修法。我們通過別的方式、方法不一定能明白無常的道理,不一定能生起正見與定解,但是如果我們通過這些方法思維、學修無常,就一定能生起正見與定解。
第四、思維世間尊主而修無常。世間尊主是指天界、人間的領袖等。天界的,如梵天王、帝釋天王、遍入天王、大自在天王等世間尊主。他們的壽命都非常長,福報也非常大,還有神通與神變,是整個世界的主宰,但是他們最後也要死亡。人間的,如以前印度出現過很多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他們能統治整個南瞻部洲,但是最終也都離開了這個世界。還有以前印度的叁巴拉王、叁十七贊紮王等也都統治了很大的領域,擁有很多的財富,但是最終也都離開了這個世界。
在藏地,出現過很多像松贊幹布、赤松德贊、赤熱巴巾等這樣的領袖,他們擁有的權力、財富都非常不可思議,但最終也都離開了這個世界。在漢地,曆史上如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皇帝,他們所住的皇宮和天堂差不多,擁有的權力、勢力、地位、榮譽等,也都非常不可思議。但是他們最終也都離開了這個世界,而且大部分人離開時都特別悲慘、絕望!他們擁有的這些財産,自己生前沒有用完,還怕死後被別人占用,于是就將它們一起陪葬在地下的陵墓裏。這些人死了以後,肯定都投生爲鬼或者畜生等,圍繞在那些財産的周圍,放不下,走不了。
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住房、受用、眷屬、權勢等,自以爲是何等優越,但是跟那些天王、轉輪王、國王、皇帝等比較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連他們都離不開無常,逃脫不了死亡,我們就更不用說了。我們要地位沒地位,要錢財沒錢財,要神通沒神通,要神變沒神變……一定要這樣思維。其實無論他們曾經擁有過多麼至高無上的地位,無論他們曾經擁有過多麼耀眼顯赫的權勢,無論他們曾經擁有過多麼無與倫比的江山、國土、財富,現在都已經變成曆史,化爲烏有了。他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那些地位、權勢、財富對他們沒有一點的幫助和利益。
我經常跟大家講,在沒有看破、放下之前,財産、權力、名氣等對我們而言都是一種障礙與傷害。只有看破、放下以後,這些世間的福報才是一種方便與利益。但我們都是愚癡、顛倒的,對這些世間的福報都沒有看破、放下,仍然拼命地想賺錢、發財、爭權奪利,實際上就是往火坑裏跳。在沒有看破、放下之前,若是有錢有權了,不可能給你帶來幸福和快樂,只能給你帶來煩惱和痛苦。錢越多事越多,權力越大壓力越大。
佛爲什麼不讓我們修世間的福報呢?因爲這些都是解脫成佛的障礙。看破、放下之後,世間的福報不用求自然就有,不用修自然就能得到。所以求世間的福報,修世間的福報,是愚者的做法,不是智者的行爲。
所有的衆生都不願意感受痛苦,都想脫離身心的痛苦。人們每天奔波忙碌,工作、辦企業、做生意,都是爲了增加福報、圓滿福報;上課、參加培訓、學習都是爲了增長知識、增長智慧。人們雖然在名義上沒有說要解脫、要成佛,但實質上都願意福慧圓滿。所以說人人都追求、向往佛果。
我們雖然希望自己能夠擺脫煩惱,脫離痛苦,但是卻越弄越亂,越弄越顛倒,不但擺脫不了煩惱,脫離不了痛苦,反而還給自己增加了更多的煩惱和痛苦。我們爲了增加智慧、增加福報而特意去做的這些事情,都不是正確的方法。因爲衆生是愚癡的、沒有智慧的,不知道脫離痛苦的方法,因此所想與所做是背道而馳的,不會做令自己福報圓滿、智慧圓滿的事情。所以無論怎樣努力,始終達不到目的,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無法實現自己的願望。
如果沒有看破、放下,活著的時候,世間的福報只會給你帶來壓力和痛苦,死的時候更是種障礙。當死亡來臨的時候,你也知道自己要離開這個世界,一切都要失去,即使有再多的財産,再大的權力也帶不走,但心裏還是舍不得、放不下,那種痛苦難以言表。很多衆生,尤其是有財産、有權力、有地位的衆生,死的時候都特別留戀這些,舍不得離開,因此死後就都變成了鬼神或者畜生等,這就是障礙。
其實,當你真的看破、放下了,能夠把握自己,弘法利生的時候,世間的福報是需要的。但是這個時候,世間的福報不用求,自然就有了。所以,對我們臨終有益,對來世也有益的只有善根和福德。我們活著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地行善積德,好好地學佛修行,不求、不修世間的福報。
當你無所求時,才會無所不有!你真的看破、放下了以後,有再多的財産,即使猶如多聞天子;有再大的權力,即使比得上帝釋王、梵天王,也不會影響你。因爲到那個時候,在你的境界裏,黃金和牛糞是等同的,你知道這些都是無常的,都是虛假的,如同水面上的水泡,都是如幻如夢的。你一點都不會執著,一點都不會在乎。
這些世間的福報,若是在不障礙你,不影響你的情況下,都是一些方便,可以拿來用一用,做一些事情。即使今天都要放下、放棄了,也不會留戀,誰用都是用。大家真的要明白什麼叫做解脫!你若是想解脫,就要看破、放下這些。看破放下之前是不會解脫的。即使你有再多的財産,有再大的權力,也擺脫不了煩惱和痛苦,解決不了問題,也許你內心的煩惱痛苦更大、更嚴重了。
希望大家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做出正確的選擇。學佛就是做一個有智慧的人,不要再去做那些愚昧的事情。你不是已經下決心要學佛修行了嗎?那就要跟佛學,不能跟凡夫學,凡夫什麼也不明白,什麼也不懂。佛與凡夫是兩種根本不同的境界。
什麼是真學問?什麼是真本事?真正的學問是看破!真正的本事是放下!即使你在別的方面有再高的學問,有再多的知識,也只是增加分別,增加妄想、執著罷了。分別、執著是遠離真理,違反真相的。不分別、不執著才是清淨平等的,才是諸法的真理、真相。你違背了真理,違反了真相,內心充滿了煩惱,充滿了痛苦,這不是真本事,不是真學問。
現在很多知識分子都挺貢高傲慢的,什麼都不放在眼裏,實際上什麼也不是,真可憐!每個衆生想得到的無非就是快樂和幸福,如果采取的方法不對,越追求,快樂和幸福離你會越遠。
辦企業的人認爲自己是個企業家,以爲有地位和權力就是真本事。其實得到快樂與幸福才是你真正的目的與願望,有本事你就去實現這樣的願望,達到這樣的目的。
你要的是快樂和幸福,有地位、有錢財有什麼用?這些並不能給你帶來快樂與幸福!你暫時有點錢,暫時有些漂浮不定的地位和權力,但這些隨時都會失去。你不是追求快樂和幸福嗎?你有錢了,得到快樂了嗎?你有權了,得到幸福了嗎?沒有!你還是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還是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望,這是沒本事,太窩囊了,真可憐!
很多在山上修行的出家人雖然沒錢財、沒地位、沒權勢,也沒去坑蒙拐騙,不擇手段,但是他們得到了快樂,得到了幸福。他們只是通過簡單的生活方式,通過簡單的方法,就獲得了真正的快樂。在山上、在山洞裏或者在一個小小的屋子裏一坐,快樂就來了,幸福就來了,這才是真本事。
有本事就要這樣!過程不重要,手段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實現自己的願望,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人人都是平等的,都在追求快樂,追求幸福。有的人有錢有權,然後去吃喝嫖賭,最後卻家破人亡,走投無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生不如死,連畜生都不如。這不叫本事。
看破、放下了才能達到目的,才能獲得真正永恒的快樂,才能獲得真正永恒的幸福。希望大家不要再顛倒!我們和其他衆生不一樣,我們得到了人身,聞到了佛法,還有這麼好的學佛修行的機緣和條件,真的不要錯過。我們要好好地利用人身,把握每分每秒,學會看破、放下,學會把世間的一切都看淡。
昨天有人說:“哎喲!出大事了,家裏出大事了!”我一問:“出什麼大事了?”“家人起煩惱了,要跟我離婚。”今天又有人說:“出大事了,單位出大事了。”“單位出什麼大事了?是不是破産或倒閉了?”“不是,領導在找我,若是再不回去,可能就要被開除了,怎麼辦啊?”開除就開除,是修行重要,還是那點工資重要?這都不是大事。
這幾天我一直在講無常,一切都是無常的,沒有恒常不變的,一切都會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不要看得太重。他說離婚也不一定能離婚,他說不離婚也不一定能和好,這都是緣分的事。緣盡了自然就離了,緣沒盡想離也離不了。現在很多人想離婚也離不了,雖然不想看到對方,但是每天也要見面,沒辦法,這就是佛講的緣分,自己就是這樣的緣分。
一切都會變,愛會變,恨也會變,沒有不變的。今天他對你說“我愛你”,這是假的;明天他又對你說“我恨你”,這也是假的。不管是愛還是恨,不管是說“愛你”還是說“恨你”,都是他內心的一些感受或情緒而已,隨時都會變,是最不可靠的,所以別當真。
有的人一聽別人說“我愛你”,就當真了,“哎呀,有人愛我了,我還行,多幸福啊!”一聽有人說“我恨你”,就害怕了,“會不會傷害我啊?”別害怕,不會的,不要太當真。不管他怎麼說,過幾天就變了,你就像看電影、看戲一樣,心不動地看著這些就行了。
其實最可怕的就是業力,我們最需要注意的也是業力。我們現在都是被業力牽引著,身不由己。如果想改變命運,就要從取舍因果上著手,這樣才能真正地改變命運。結善緣、種善根,斷惡緣、消惡業,這是不會有錯的。有一棵樹,如果你不想讓它發芽、結果,去剪掉它的枝葉,這都不是好方法,你依然阻止不了它發芽、結果。如果將它連根拔掉,才是最究竟的方法,這是從根本上解決。如果你想改變命運,想改變自己的因緣,功夫就要下到斷惡行善、取舍因果上,這才是最究竟的方法,大家要有智慧。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壽命無常(五)》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