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百日共修 壽命無常(六)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暇滿的人身是唯一的解脫成佛的機會,非常珍貴、難得、罕見,一失人身,萬劫難複。現在我們下定了決心,要好好地珍惜人身,好好地利用它承辦自他究竟的利益,即解脫成佛。
既然我們下定決心了,就要抓緊時間,不能一拖再拖。因爲一切都是無常的,尤其是我們的生命,隨時都會失去。在死亡來臨之前,若是不抓緊時間承辦自他究竟的利益,我們就會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的損失會非常大,我們不能給自己留下這樣的遺憾,一定要分秒必爭、全力以赴地跟死亡賽跑,一定要趕在死亡來臨之前解脫成佛。那時,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害怕了,因爲我們已經做好准備了,死亡什麼時候來我們都歡迎。否則,當死亡來臨之時,我們就會手足無措,無可奈何,窩囊可憐,追悔莫及。
我們現在還沒有做好准備,還沒有解脫成佛,所以一定要抓緊時間,趁熱打鐵,精進聞思修行。這是我們唯一要做的首要大事,這就是我們學修壽命無常的真實意義。
雖然我們現在明白了修行的利益,也下決心要解脫成佛,但是因爲煩惱重,業障重,總是一拖再拖,懈怠懶惰,得過且過。所以我們學修壽命無常,要如美女頭上燃火,懦夫懷進毒蛇般,一刹那也不停止,一刹那也不拖延,如此急迫地學佛修行!若是我們沒有這樣的緊迫感,沒有這樣的心境,學修無常也沒有多大意義。
一切都是無常的,都在刹那刹那當中變,一刹那也沒有停止過。還有什麼可靠的,還有什麼可執著的呢?人的生命也一樣。我們人類每天、每小時、每分鍾甚至每秒種都在面臨死亡。現在全世界平均每秒鍾死亡的人數是1.8人,每分鍾死亡的人數是108人,每小時死亡的人數是6480人。這些死亡的人不分國家,不分地區,不分民族,不分男女,不分老少。我們隨時都有可能是這個數字裏面的一員,也許是你,也許是我。爲什麼不可能是你呢?你有什麼把握,憑什麼說不會是你?
也許你知道這個現實,但是你心裏對此沒有准備。我們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間,隨時都有可能失去。一旦失去生命,一旦錯過得到暇滿人身的機會,就會永遠錯過,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這就是無常!這樣,我們就要流轉于六道輪回,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出苦無期。
我們要明白諸法的事實真相與真理,若是沒有明白無常的道理,其他的道理是不會明白的。佛講四法印:“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是佛教的見地,不承認這些,不懂這些的人不是佛教徒。“諸行無常,有漏皆苦”,這主要是在相上、在顯現上講的,可以說是名言谛,也可以說是世俗谛。“諸法無我”即諸法空性,是從體上、本性上講的,可以說是勝義谛。
佛把諸法的事實真相與真理,講得非常全面,非常透徹。從時間的角度,佛講了過去、現在和未來;而現在的科學家、哲學家們只講了一部分,只講了相上的,也就是人們的見聞覺知所能感受到的一些境界。
佛法是最究竟、最圓滿的。佛非常全面地講了六道輪回、叁世因果。盡管現代物理學也闡釋了一些因果,但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無法能闡釋清楚叁世因果。爲什麼說佛法最究竟、最圓滿呢?佛講諸法的真相、真理的時候,不僅從顯現上或相上講,還從本性上或體上講。佛爲什麼講二谛——世俗谛和勝義谛?從顯現上,從世俗谛的角度講,世間都離不開痛苦與無常。屬于世間的、世俗谛的都是有漏的,有漏的都是痛苦的。“諸行”指的是生與滅——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和合而滅這些緣法。“諸行”都離不開無常。從這個角度來講,無常是本性。“諸行”與“有漏”都是相上的,顯現上的,都屬于世間的,世俗谛的。世俗谛是勝義谛的基礎,要想領悟勝義谛,首先要明白世俗谛就是無常法。如果沒有弄明白無常法,對無常沒有生起定解,無法能夠領悟空性,證得無我。
學佛修行就是要弄明白諸法的真相和真理,那麼首先就要弄明白,領悟、證得無常的道理。所以,對一個真正希求解脫的人來說,無常法非常重要。
我們知道無常法是佛法當中最殊勝的法。我們的傳承上師們都非常重視無常法,華智仁波切讓我們從各個方面思維而修行無常。
第五、思維各種喻義而修無常。無論是修無常法,還是修其他法都一樣,簡單地從一兩個方面學修、思維很難領悟或成就。大家若是真心想成就,就要依教奉行,讓你怎樣思維你就怎樣思維,讓你怎樣修你就怎樣修。
在這裏主要是針對人類而講的劫的增減。人類的壽命和福報有增的時候,也有減的時候,也是無常的。人類在這個世界剛出現的時候,福報和天人差不多。有一種說法,人類最初來自光音天,身體高達數由旬 。往昔初劫時,空中本無日月,人的身體自然發光,都有神通與神變,以神變在空中行走,以甘露爲食,幸福美滿可與天人相媲美。由于衆生的煩惱和不善業所致,有個人發現了地裏自然長出的一種食物,無意當中嘗了嘗,覺得特別甜,特別好吃。接著好多人都知道了,就開始以這種東西爲食物。再後來,這種食物沒有了,但是人們還想吃。這時人們又發現了新的食物,又吃了起來。一吃這種新的食物,身上的光就消失了。以共同的福報,後來天上出現了日輪和月輪。以前,人沒有男女的分別,吃了這種食物後就有男女的分別了。後來男女之間有了貪欲還蓋了房子。就這樣,人們的貪心越來越重,欲望越來越多,業力越來越重,福報、壽命越來越小,以致于變成了如今這種狀況。
後來地裏長出莊稼了,人們又開始吃這些東西。剛開始誰吃,誰拿都行,沒有積累的習慣。後來有個人起貪心了,明天或後天吃的,今天就悄悄地積累起來,甚至積累一個月或一年以後的。再後來其他的人開始模仿,就發生了互相搶奪、偷竊的現象。這時人們商量,要選一個比較善良,大家都信任的人,把衆人管理起來。于是世界上第一個國王誕生了,被稱爲衆金王。衆金王不用去采收這些東西,由大家去采收,然後分給他一部分。漸漸地國王什麼都有了。
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時候,人的壽命量已經從無量歲減到了一百歲。這個“無量”不是無邊無際的無量,它是一個數量單位,代表了十的六十八次方。
現在人的壽命量越來越小,有些人說現在人的壽命是八十歲,有些人說是六十歲。以後還會往下減,福報也會往下減。很多人不明白:“以前的年代,人的壽命都很短,現在人的壽命不都增長了嗎?七八十年代,人們生活的都很困難,現在物質很豐富,福報不是上來了嗎?”第一、不能用這麼短的時間裏的變化來衡量;第二、物質的發展不一定是福報。
人的壽命到了十歲的時候,今天出生的嬰兒,明天就可以出去工作,五歲就能成家生孩子,十歲就死了。那時各種自然災害,疾疫劫、戰爭劫、饑馑劫盛極一時,南瞻部洲的衆生幾乎瀕臨滅絕。這時候,彌勒菩薩所示現的化身將爲僅存的人們傳揚斷除殺生的妙法。他和其他人不同,其他人的壽命量是十歲,身高是我們現在人的一肘,但是他的身高有兩肘,壽命也比其他衆生長。其他人生存特別艱難,長相也特別醜陋,但是他特別莊嚴,又高又胖,滿面紅光。其他人都覺得奇怪,都來問他:“你怎麼跟我們長得不一樣啊?你爲什麼這麼好看呢?”他說:“我斷除殺生了,不殺生就有這麼大的福報。”于是人們就開始跟他學斷惡行善,都不殺生了。慢慢地人們的福報就上來了,壽命也增長了。當人的壽命增長到了八萬歲的時候,彌勒佛就出世了,在印度金剛座示現成佛,開始轉*輪。
人的壽命增長到八萬歲以後又開始往下減,所以福報和壽命也是無常的,有時候增加,有時候減少,好是暫時的,不好也是暫時的。
一年四季的變化也是無常的:夏天,這裏所有的草地一片青翠,雨水猶如甘露般普降,人們盡情享受舒心愉悅的美景。到實修中心看一看,心情舒暢又喜悅,五顔六色的鮮花爭奇鬥豔,絢麗多彩,好似仙境一般;秋天,瑟瑟的冷風將綠野變成黃色,所有的花草漸漸枯萎凋零;冬天,地凍如石,滴水成冰,寒風凜冽。夏天的那種景象,哪怕是一朵花,即使你走遍整個麥爾瑪草原也找不到。如此春去秋來,寒來暑往,秋季、冬季、春季等依次出現,前面季節的一切顯現都會變成另一番情形,這些是我們有目共睹的無常實例。同樣,如果思量昨天和今天、今天早晨和今天晚上、今年和明年……時時刻刻都在變遷之中。所以說,無論何事何物都沒有恒常、可信、穩固的。
我們的身心也在變:身體在變老,心情時好時壞,一切都在變化當中。仔細思維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一切,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是人還是物,都在向我們展現著無常,都在讓我們開悟、解脫、成就。但是因爲我們的貪嗔癡太頑固了,習氣太重了,沒有明白無常,得過且過,一切都錯過了,實際上就是執迷不悟!
內外器情所攝的萬法當中,恒常堅固的一事一物從來不存在,一切都可以概括爲生際必死、積際必盡、合久必分、堆際必倒、高際必墮,一切都是無常的。
生際必死:有生就有死,在座的每個人都不是自然形成的,都是從母胎中出生的,既然如此,就必須要死。但死期是不定的,隨時都會死,也許現在死或一會兒死,誰也預料不到。沒有什麼可以抵擋死亡的來臨,哪怕你有遮…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壽命無常(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