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天蔽日的權勢,富可敵國的資産,傾國傾城的美豔,在死亡到來之時,也只能赤條條地撒手人寰。即使是擁有無數弟子的上師也帶不走一個弟子,即使是擁有無數民衆的君主也帶不走一個臣民,即便是擁有無數財富的富豪也帶不走一針一線,甚至連自己所珍愛的身體也要舍棄。有些人活著的時候雖然衣著華貴,享盡美味,但他們死後也只是一具僵硬的屍體,能依靠的唯有生前所修的正法。因此從現在起我們必須一心一意、盡心盡力地勤修正法。
積際必盡:我們不擇手段,千辛萬苦所謀取的財産、事業、權力、地位等福報都是無常的,隨時都會失去,最終都會窮盡。昨天可能還擁有萬貫家財,到了今天也許就會窮困潦倒,一無所有。我們看看報紙、電視上的報道,有的人前一天還是個千萬富翁,進了賭場一夜之間就一無所有了;有的人甚至連性命都保不住,家破人亡,走投無路了;有的昨天還是領導,指揮著成千上萬的下屬,但到了今天就進了監獄,被判死刑了。
一切都是無常的,大家應該時刻保持清醒,好好地將目前所擁有的財産、權力利用起來,往阿賴耶識這個銀行裏多存點真正的財富,將來都是可以帶走的。無論你轉生哪一道,即使是面見閻羅王的時候,都是可以用得到的。若是你有善根,有福德,即使出現違緣障礙了,都會一下子度過去的,都會好起來的。真的,多付出,多奉獻,這樣才有回報。利用這些目前擁有的福報去承辦一些有益的事情,沒有要求、不求回報地做慈善,做義工,上供下施。
無論是做慈善,做義工還是上供下施的時候,如果我們有要求,求回報了,我們所種的善就不是純善了,而是有雜念的。就好比一種食品,好吃又有營養,但是裏面有毒,即使再好也不能吃,也要倒掉。我們不要求回報,不求時才有,求時就沒有,就是求不得苦。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但若是暫時沒有福報也不要勉強,有的人特別勉強:“我要爲上師叁寶賺錢,我要做很多事情。”沒有必要!福報是修來的,不是追來的,上師叁寶用不著你來賺錢,你這是找借口。“我要爲上師叁寶賺錢,如果賺了一千萬,我就捐九百萬,如果我賺了五百萬,就捐四百萬。”不可能,錢真的到你手裏了,不要說捐四百萬,你連一百萬都不會捐的。因爲有錢時的心態和沒錢時的心態是不一樣的。你現在沒有錢,你這樣說也許是真心的。但是如果你真的有錢了,心就變了,就不一樣了。你現在的心情和那個時候的心情,你現在的想法和那個時候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需求、欲望、想法都是兩個世界的。
“你看我的那個同修道友,捐了那麼多錢,我也要捐錢。”自己就想賺錢了,可是賺不到錢,卻把自己“賺”進去了!他能捐錢那是他的福報與因緣,你隨喜就行了。佛講了,你真心地隨喜,也能得到同樣的功德,沒有必要想盡辦法去賺錢。所以不要這樣勉強,能賺多少就賺多少,能付出多少就付出多少。有的人沒錢,也想去賺,也想去捐。你這樣還不如好好修行呢!你去賺錢的時候,如果賺不到錢,錢就會“賺”你;你不去賺錢的時候,錢就“賺”不了你,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去賺錢了,你才能賺到錢。
有多大的福報就享受多大的福報,有多大的能力就付出多大的能力。我們是要做功德,是要積福德,但是不要勉強。有些人很多時候就是勉強,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然後爲此煩惱痛苦。我們就是這樣犯錯誤的!不要給自己施加壓力,你真會學佛修行了,那個時候學佛修行不會給你帶來壓力,也不會給你帶來煩惱,一切隨緣而做。
有的人覺得:“我的上師太厲害了,有那麼多的弟子,有那麼大的寺院、道場,弘法利生的事業那麼廣大圓滿,我也要這樣。”然後給自己施加壓力。你的福報還沒到的時候,即使給自己施加壓力也沒有用。福報到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有了。福報不到,因緣不到,就不要勉強,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一步一步地來。不要給自己施加壓力,不要勉強自己,學到哪兒算到哪兒,修到哪兒算到哪兒,只要不懈怠就行了。現在有些人,看到某個同修打坐打得好,作業寫得好,懂得也多;想想自己,沒有文化,也不識字,然後就沒有信心了,吃不好,睡不好,越來越沒精神了。那是他前世修來的福報,你現在沒有這麼大的福報、根基與能力,應該多忏悔,然後盡心盡力地修。“我今生雖然沒有文化,但是上師說了,成就不是靠學問,而是靠信心。我沒有別的,但是我有信心,我今生一定能成就,能圓滿;即使我今生沒有成就,沒有圓滿,但只要我好好地斷惡行善,積累資糧,好好地學佛修行,來世我肯定能得到人身,然後再修,再成就,也行啊!”
佛是慈悲的,佛法是圓融的,佛是不會放棄任何一個衆生的。只要有善根,有緣分,你放心,不會落下你的。真的,沒有文化不要緊,做不了作業也不要緊。你也不是沒有做,能做到哪兒就算到哪兒,做不到也沒有辦法。自己好好聽,盡量銘記在心裏,然後去思維。句句都要記住是很難的,抓重點,能記住一兩句話,然後去思維也行。
人和人肯定是不一樣的,福報不一樣,善根不一樣,緣分也不一樣,這是不能強求,不能勉強的。這都是過去世當中修的,積累的,每個人都不同。雖然在座的每個人都是有福報,有善根的,遇到了佛法,遇到了殊勝的大圓滿法,有這麼好的學佛修行的機緣和條件,這是共同的福報,但是也有不共同的福報。業有共業和個業,福報也有共同的福報和個人的福報。所以不能強求,不能勉強,只要盡心盡力地做,不懈怠就行了。
合久必分:就是有聚就有散。無論是在單位,在家裏,還是在道場,一切相聚都是暫時的,不是永久的,我們不要太執著。在單位,不管是跟領導,還是跟同事在一起都是緣分。我們應該珍惜,和睦相處,多種善根,多結善緣,不要再去造惡業,結惡緣。領導批評你,指責你,看你不順眼,這也是你們之間的緣分,也是你的業障。你若是能轉爲道用,他也是你的善知識,沒有必要記恨、爭吵。和同事也是緣分,互相之間有一些矛盾和沖突也是因果,是相互的業力,這是往昔結的惡緣,所以今生才會這樣。你應該多忏悔,了這些惡緣,不能再結惡緣,而要重新結善緣,這樣就沒有這些恩恩怨怨了。
若是你想今後再也不結這些惡緣,不感受這些惡果,就把握當下,不要再去造惡業,結惡緣,這就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了,下次就好了,這叫轉變因果。轉變因果才能轉變命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嘛。
單位有提拔的機會,自己想上去,結果別的同事上去了,心裏就開始委屈、埋怨了:“論能力、成績,我也不差,怎麼他上去了,我沒上去呢?”這沒有什麼,他上去是他的福報,你沒有這個福報。其實你也沒有必要委屈,他上去就上去呗,這也是暫時的,不是永久的。
在家裏,不管是母子還是夫妻,都是暫時的。很多都是討債還債的關系,很多都是報恩報怨的關系。沒有恒常的,相聚也是暫時的。骨肉相連的母子,互敬互愛的夫妻,最終也要分離。“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就當是了緣了債。不是“我有多愛他,他有多愛我”,也不是愛有多深,感情有多深,而是了緣了債。“他對我好,我也要對他好”,這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互相欠,互相還,這叫輪回。
我們不能再輪回了。夫妻、兒女等既然結了這個緣,就要了這個緣,爲了了緣而無私地奉獻、付出。他對你有感情或沒感情,有愛或沒愛,好或不好都無所謂。若是真的爲了了緣,就沒有這些事了,業力也沒有了。緣什麼時候了了、結束了,就“拜拜”了。
對于真正的修行人來說,若是緣沒有了完,債沒有還完,那真是SORRY(抱歉)。你今生今世受再多的委屈,也是白受了!因爲債沒有還完!作爲修行人,學佛修行了,也可以結婚成家,但這是爲了了緣。我們不是攀緣,但是緣分來了,只能接受,了完就行了。有的人離婚了,還想找個老伴。別再找了!如果你有這個緣分也不用找,對方自己就會找上門來,這時你也不用逃避,但這也是爲了了緣,沒有別的目的。
兒女也一樣,既然投生爲你的兒女,肯定也是緣分,肯定是前世的緣沒有了完,債沒有還完。爲了了緣、還債,無論兒女怎麼不聽話,你也不要有委屈,而要心甘情願地付出。你心裏沒有這些煩惱,一切就都好了。任何事都是隨緣而做,這就是修行。
師徒和同修也是無常的,最終也要分離。現在在道場有善知識和善友,我們要好好地把握機緣,多積累一些善根和功德。等到分開或獨行的時候,我們就積累了好多福報和功德,就有對付違緣、障礙的本事了。若是雖然遇到了善知識和善友,遇到了正法,但是自己沒有珍惜,沒有好好修,等到兩手空空,獨自而行時,誰也幫不了你。這就是佛說的,自己才是自己的怙主,自己才能監督自己,自己要對自己負責任。
堆際必倒:一切修砌成的建築都將土崩瓦解。曾經金碧輝煌的建築,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倒塌了,有的留下了遺址,有些僅剩塵土了。我們現在建的寺院、實修中心等,有一天也會變成這樣。大城市裏的建築一個比一個高,一個比一個好,但是再過幾十年、一百年或者更長的時間都會倒塌,終將化爲塵土的。
高際必墮:無論你的地位有多高,總有一天會下臺的,如國王、大臣、總統、主席等,最終都要成爲普通百姓。有些當官的一旦犯了錯誤,就要進監獄,變成階下囚,這種現象可謂屢見不鮮。一切都是無常的,沒有什麼可留戀,可執著的,一切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有福報也沒有必要去積聚,沒有福報也沒有必要追求。
比如住房,如果你只有山洞或草房,就住山洞或草房,好好地享受生活;如果你只有平房,就住平房。草房有草房的優點,平房有平房的優點,萬事萬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功德。所以多看優點和功德,別看缺點和毛病,然後享受福報,享受生活,這也是一種完美。如果你能住樓房,就住樓房。幾十平方、一百平方或幾百平方,多大都可以,這叫知足少欲。知足少欲不是不吃、不喝、不穿,也不是吃不好的、穿不好的、住不好的。知足少欲是隨遇而安,有平房就住平房,有樓房就住樓房,有別墅就住別墅,有多大的福報就享受多大的福報,不是非要住山洞或住草房。
這些都是暫時的,但人不是這樣想的。住草房的時候想住平房,住平房了又想住樓房:“樓房多好啊,多方便啊,還有衛生間。”住樓房了又想住別墅:“別墅多寬敞啊,一層、二層、叁層,多好啊!”真住進了別墅,又想住皇宮;真住進了皇宮,可能還不滿足,還想住天堂!沒辦法,欲望越來越高,這叫貪得無厭。
親和怨是無常的。今天的親人可能明天就變成了仇人,今天的仇人可能明天就變成了親人;昨天的敵人可能變成了今天的恩人,昨天的恩人可能變成了今天的仇人,都是無常的。沒有永遠的親人,也沒有永遠的仇人。
苦和樂是無常的。有些人有一點點快樂的感受了,就活蹦亂跳、手舞足蹈;有一點點不順心的事了,就悲痛欲絕,痛苦萬分。苦樂也是無常的,苦也不可能永遠苦,樂也不可能永遠樂,都是暫時的,所以不要太執著。
快樂是痛苦的開始,痛苦是快樂的開始;勝利是失敗的開始,失敗是勝利的開始。沒有失敗就不會有勝利,沒有勝利也不會有失敗,這都是相對的。要學會堅強、穩妥、安忍,什麼都能忍受得了。苦不動心,樂也不動心;快樂來了不動心,順境來了也不動心;痛苦來了不動心,逆境來了也不動心。這才叫真正的成就。這一切都是自然的變化,自然的顯現,自然的規律,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前段時間是春季,天氣變化特別大,一會兒太陽出來了,有些人就在外面散步,挺開心的。一會兒打雷了,下雨了,變涼了,就躲到屋裏,把所有的衣服都穿在身上,愁眉苦臉的。不要這樣!我們不能像水牛一樣,而要像牦牛那樣。牦牛的忍受力非常強,下雨的時候它不會躲起來,出太陽的時候也不會跑到水裏去。水牛就不一樣了,水牛身上的毛少,一下雨或者天涼了,就跑到圈裏躲著;太陽曬了或者天熱了,就跑到河裏去了。
有的人就和水牛一樣,下點雨就趕緊躲起來。下的是雨,又不是兵器,我可以保證你們的生命沒有危險,不用跑那麼快。幾滴雨水落到身上就落到身上呗,你們又不是紙糊的。餓就餓,冷就冷,在山上修煉必須要學會安忍。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壽命無常(六)》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