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百日共修 輪回過患(十)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是最後一天學習輪回過患。我們要解脫成佛,首先要了解六道輪回,要明白六道輪回之苦,這樣才會生起厭離心、出離心,然後才會有真實無僞的希求解脫之心、成佛之心,之前說什麼都是假的。很多人偶爾地也想解脫、成佛,但不是真心想解脫,真心想成佛。因爲你不了解輪回,對輪回沒有生起厭離心的時候,這個想解脫的心不是真心的。但這點很多人可能自己都沒意識到。
輪回和解脫是兩個不同的境界,一個是此岸,一個是彼岸。若是你留戀此岸,那麼想到達彼岸的心就不是真心的。因爲不是一心一意,不是一心一意就不是真心。真心是毫無疑問的,真心是一心的。而你還貪著世間,留戀輪回,那麼你想解脫的心,就不是真心。因此我們首先要了解輪回,之後才會生起真正的厭離心,對世間、對輪回才不會有絲毫的貪戀,不會有絲毫的留戀。這個時候,才會有真正的希求解脫之心,然後才會去修持解脫的方法。
現在很多人在修持解脫的方法、修持正法時,一拖再拖,不是特別用心。如果你一心一意,真心想解脫,不可能不采取方法,不可能不抓緊時間,因爲人身是解脫唯一的機緣。但生命無常,人隨時都會死亡。你還敢一拖再拖,還敢懈怠、懶惰嗎?我們現在懈怠,修法總往後拖,這就說明了我們希求解脫的心不是真心;也可以說我們沒有了解輪回,沒有深信輪回。無論你想解脫,還是想成佛,出離心是基礎。沒有這個基礎,無法進入解脫道。所以了解輪回,認識輪回,對輪回生起厭離心,生起厭惡心,這個非常重要。
這幾天講了很多內容,我們若是能仔細思維,用心去體會,生起出離心並不困難。但是我們業障重、習氣重,習慣得過且過,一切錯過,沒有仔細思維,沒有用心體會。
關于輪回,在前面,我們已經給大家仔細地講了很多,在這裏做一個總結。
第一、輪回實有。無論從科學的角度還是從佛學的角度,都能證明輪回實有。從科學的角度,溫巴博士的催眠治療,能證明人有前世;通過安樂死的試驗,可以證明人有來世。還有秦國將領白起的公案,印度的項蒂
德芭的故事,國內外有無數這樣的實證,通過這些在現實生活當中真實存在的實證,我們都能證明輪回實有。
從佛法的角度,佛以無漏的、圓滿的智慧,已經詳細地描述了六道輪回。通過連續不斷的刹那心,完全能證明人有過去世、未來世,有很多的生生世世,可以說明六道的實有,輪回的存在。你若是一個會思維、講道理的人,將不得不心服口服,不得不相信,不得不承認。若是你不願意思維,像牛、豬、驢那樣犟,不講道理,不尊重事實,那也沒辦法。
若有人能拿出真正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人死如燈滅,不存在六道輪回”這一觀點,完全可以提出來。但佛教已經存在了兩千五百多年,對于這一點,很多有頭腦的人都思維過,研究過,觀察過,分析過,但是始終拿不出一個真正有說服力的證明。所以我可以確定,這樣的證明是不會有的,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爲什麼這樣說?因爲這不僅僅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佛教的觀點,而是自然規律,是事實真相,誰也無法反駁,誰也無法破除。
第二、輪回的形成。佛在經中講,輪回的形成有遠因,有近因。遠因是貪嗔癡叁毒,尤其是由無明引起的貪心和嗔恨心;近因是業。《中觀寶鬘論》雲:“貪嗔癡及彼,所生業不善,無有貪嗔癡,及彼生業善。”有貪嗔癡引起不善業,沒有貪嗔癡引起善業。一般的善業形成了人道、阿修羅道、天道叁善道;惡業形成了地獄道、餓鬼道、旁生道叁惡道。這些總集在一起叫六道,輪回就是這樣形成的。
輪回不是無因無緣形成的,也不是由一個恒常不變、獨一無二的造物主創造的,輪回是以衆生自己的業力而顯現的,衆生因往昔所造的業陷進了六道輪回裏,由業力牽引不自由地流轉。猶如被關在瓶子裏的蜜蜂,飛到瓶子上面的空間,就好比我們以自己修的有漏的善業而投生到叁善道;蜜蜂飛到瓶子下面的空間,就好比我們因造下的惡業而墮入叁惡道。蜜蜂無論是飛到瓶子的上面,還是飛到瓶子的下面,始終飛不出瓶子,就好比我們無論生于善趣還是墮入惡趣,都逃不出六道,離不開輪回一樣。六道衆生就這樣以有漏的善業和惡業爲因,連續不斷地投生流轉,這叫輪回。
第叁、輪回之苦。佛在《念住經》中講:“地獄有情受獄火,餓鬼感受饑餓苦,旁生感受互食苦,人間感受短命苦,非天感受爭鬥苦,天境感受放逸苦。輪回猶如針之尖,何時何地皆無樂。”聖者彌勒菩薩也講了:“五趣之中無安樂,不淨室中無妙香。”邬金蓮花生大士也說:“佛說輪回如針尖,永遠無有安樂時,稍許安樂亦變苦。”我們要了解、明白,無論是叁惡道還是叁善道,都離不開痛苦的本性,都超不出痛苦的範圍。
叁惡道最底層的是地獄,地獄衆生感受著燒熱、饑渴等難以忍受的痛苦,遭受著不可想象的折磨,沒有絲毫安樂。大家應該仔細地思維,深信此理。
餓鬼道。無論是隱住餓鬼,還是空遊餓鬼,都在感受著饑渴等各種痛苦。他們所感受的一切苦不堪言,不可想象,也不只是一生一世,而是出頭無期。餓鬼衆生沒有一絲一毫的幸福與快樂之處。對此,你應該專心思維,深信此理。你了解這些以後,應該生起厭離心、畏懼心,下決心,不再做墮落餓鬼道的因與業行。不貪心,不算計別人;不吝啬,不偷、搶、騙他人。這是非常重要的。
旁生道。旁生有海居旁生和散居旁生,它們普遍都愚癡、呆笨,感受著互相殘殺、吞食的痛苦,心一刹那也沒有安甯的時候,還要感受被人類役使、殺害等各種痛苦。我們可以通過《動物世界》或《人間地獄》等視頻,大致地了解。
大家明白了叁惡道的過患以後,應該生起畏懼心、厭離心,並下決心,從今以後縱遇命難,決不再造墮落叁惡道的因。這是非常重要的。
惡道充滿了痛苦,那善道應該有快樂吧?應該是叁分痛苦七分快樂,或者是快樂、痛苦混雜吧?不是!相對而言,和叁惡道相比,人間有一點快樂,這個快樂是不是真實的快樂?不是!它實際也是一種痛苦。人道衆生離不開叁大根本苦及八支分苦,即所有的人道衆生時時刻刻都要感受著變苦、苦苦、行苦,處處離不開生、老、病、死苦。從宏觀來看,生老病死是有程序的,有分別的;但從微觀的角度觀察與思維,生老病死可以說是一體的、同時的。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不欲臨苦,不斷地折磨著、束縛著我們。時時都離不開這些痛苦,所以,人間也是只有痛苦,沒有安樂。但是人類是愚癡的、顛倒的,把假當成真,把苦當成樂。對此,大家應該有智慧之眼,應該看清楚人間的一切,不要再迷惑了,不要再上當了,不要再爲了暫時的、表面的、眼前的利益,一時的快樂,去造惡業了。因爲暫時的利益實際上是一種害,一時的快樂實際上是一種痛苦。而應該一心一意地去求最究竟、最圓滿的解脫。
阿修羅道的衆生以嗔恨、嫉妒之心始終處在爭鬥中。
天界的衆生始終處在放逸、散亂中,大部分死後會墮落惡趣。
我們仔細地觀察、了解、思維後,明白了不管投生在六道中的哪一處,都離不開痛苦的本性,都超不出痛苦的範圍,自始至終被痛苦萦繞著,充滿了危害,就像處在火坑、羅刹洲、毒蛇窩中一樣,根本不會有絲毫安樂的機會。大家應該對六道輪回生起恐懼心、厭離心與希求解脫之心。
想脫離輪回,擺脫痛苦,就要修叁菩提果位。第一、聲聞,即阿羅漢的果位。在出離心的基礎上修聲聞乘,最終能獲得阿羅漢的果位。阿羅漢是擺脫輪回、超出叁界的,但是斷證功德不圓滿,解脫不究竟。第二、緣覺,即獨覺佛果位。在出離心的基礎上修緣覺乘,最終能得到獨覺佛的果位。雖然獨覺佛脫離了輪回,超出了叁界,但也是不究竟的,斷證功德沒有圓滿,將來還要繼續修道。第叁、佛果,這是最究竟、最圓滿的解脫之地。斷證的功德都圓滿了,是究竟的涅槃。要成佛,就要修菩薩道即菩提道、大乘妙道。
大乘有顯宗、密宗,有遠道、近道、捷徑道。遠道是大乘顯宗波羅蜜乘,在出離心、菩提心的基礎上修波羅蜜乘。但是這個過程非常漫長、艱難,一般情況下需要在叁大阿僧衹劫當中消除業障,積累資糧,最後才能斷證圓滿,成就佛道;近道是大乘密宗,密宗有外密和內密,即外密叁部再加上內密的瑪哈瑜伽和阿努瑜伽。這個需要有出離心、菩提心和清淨觀(五種圓滿)作爲基礎,再修學事部、行部、瑜伽部,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
外密叁部需要叁世、五世、七世,才能成就雙運金剛持的果位,就是佛果。瑪哈瑜伽和阿努瑜伽,就是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能在一生當中成就佛果,這個速度比較快。但是和無上瑜伽、大圓滿法相比,過程緩慢、複雜、艱難。那麼我們可以選擇捷徑道,就是選擇學修無上瑜伽——九乘之巅——大圓滿法。
大圓滿法有前行和正行,前行就是我們現在學修的這些九加行;正行就是立斷法和頓超法,都是立地成佛、即身成佛的方法,就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都是以果爲道,直接契入佛的境界,安住于佛的境界當中。這是沒有次第,沒有過程的。
利根者分上等、中等、下等。而學修大圓滿法者應該是利根者裏的利根者,是指相續完全成熟,瓜熟蒂落的那種。相續成熟是指有出離心、菩提心、般若空性智慧等,最起碼也有出離心、菩提心和具足的信心。如果沒有具足的信心,得不到上師的竅訣;得不到上師的竅訣,就無法領悟大圓滿,證得大圓滿。
我們應該選擇捷徑道,它是無勤道,成就的速度非常快,不用經過刻苦、努力、勤奮修持,很輕松、很快速地就能成佛。但選擇捷徑道也要看自己是不是相續成熟,瓜熟蒂落。如果不是,就要從前行開始修學,打基礎。
有這樣一個清淨的法脈,完整的方法,通過學修四外加行,讓自己生起出離心;通過學修皈依、發心,讓自己生起願、行菩提心;通過消業積福,修學上師瑜伽,證得無上大圓滿的境界。這樣按系統、按次第修學,就能獲得最究竟的解脫。
在這個過程中要依止一位具德、合格的上師。這樣的上師,首先要有能力引導你,讓你明心見性;要有悲心,不然懂得再多也不會教你;要有智慧,即精通佛理。如果只有悲心沒有能力不行,只有能力沒有悲心也不行。既有慈悲又有智慧,才是具德、合格的上師。小乘、大乘,顯宗、密宗對上師都有各不相同的標准和要求,在這裏不細講。
我們這段時間學修了四外加行,主要的目的是在相續中生起出離心。出離心就是對世間沒有絲毫的貪戀,日日夜夜希求解脫,真心實意希求解脫,如理如法地修持成佛之道。若是沒有生起出離心,還應該反複學修四外加行,直到生起真實無僞的出離心爲止。按道理,沒有生起出離心之前,修其他的法毫無意義。對其他的法了解、研究一下可以,若是修的話不可能成就,就是空中樓閣,水中撈月,是不可能實現的。如果大家真心想解脫、想成就,就要按次第修行。
出離心不是逃避心,生起出離心了,我們不會逃避現實。真正生起出離心了,不會影響你正常的生活與工作,因爲生活和工作也是在了緣、了債。這是一種修行,是一種解脫的方法,不是搞輪回,不是在造業。出離心就是要斷除貪著,斷除貪戀。因爲貪戀與貪著,無法使你了緣、了債,無法使你福德圓滿、智慧圓滿,這是成就的一種障礙。我們要去除障礙,讓自己能確實地了緣、了債、了脫生死,確實地能積福德、增智慧,使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圓滿。
真正的出離心是一種勇敢的心,敢面對,敢承擔,心裏沒有絲毫的恐懼與障礙。六道輪回是苦海,是痛苦的、可怕的。由無明導致的,由業力牽引的,叫六道輪回;相反,就不是六道輪回,那叫“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蓮花在水中,但是它沒有被水染汙;日月在空中運行,但是沒有住在虛空中。虛空不會阻礙日月的運行,水不會染汙蓮花。同樣,若是沒有無明,沒有業力的牽引,六道輪回影響不了你,你不用感受六道輪回的痛苦。
大家都不敢修出離心,一說要有厭離心、出離心,都認爲要離開社會,要舍棄一切。出離心不是要離開社會,不是要舍棄你所擁有的一切,而是指要放下貪戀與執著。如果對外境不執著、不貪戀,它就不會束縛你、控製你,但你可以控製它,然後就自在了。現在是它來控製你,你不自在,而是痛苦!你真的看破了、放下了,你就能主宰它,控製它了,這叫境隨心轉;心總是隨外境動搖,隨外境轉,就是輪回。所以大家要明白,出離心不是逃避心,出離心是一種覺悟的心態,不是一種行爲。
四外加行的講解到此圓滿結束。將講法的功德、聞法的功德以及所有的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父母衆生,願一切父母衆生早遇佛法,早證菩提,獲得最究竟的大圓滿境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輪回過患(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