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因大悲而證菩提

  因大悲而證菩提

  2009、11、18

  ——傳喜法師于新加坡竹林寺開示

  

   大家一進來就看到這麼莊嚴的觀音菩薩,剛才聽到的聲音是不是觀音菩薩的聲音啊?我們現在心裏都暖暖的,都那麼慈悲,這是不是觀音菩薩想的啊?因緣殊勝不殊勝?所以道場叫常住,我們師父叫住持叁寶,令佛法住持在世間,能把我們東南西北來自十方的人都彙聚在佛法的宮殿裏,我們現在是不是在地下室啊?不是,我們現在在天堂上。

   這周邊一圈今天真是功德主哦,因爲有佛法了,大家是在做功德啊!包括我們今天在這裏的每一位,雖然沒有寫名字,但是我們的真身來了,在座每一位都是功德主啊!讓佛法,讓法師有講法的因緣,彼此這樣慈悲的心蕩漾著,讓世間産生一種共振,所以這是一種生命的享受。

   修慈悲心是成就佛道的最精華的部分,所以普賢菩薩說哪怕虛空已經沒有了,哪怕衆生已經全部都成佛了,我的慈悲心的願力不會沒有。這個很重要,不是說這個世間有多少衆生,而是你慈悲心有沒有,這個是成佛的必須的途徑。所以佛陀在經典裏說到,一切菩薩成就佛道源于衆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而證菩提,所以這個是必須的。

   從這上面來說,衆生是一切佛成佛的菩提樹的大地啊,這個菩提樹必須要紮根在衆生的大地裏啊!所以當一個人成菩薩的時候,反而會來感恩這個世界。像佛陀成道的時候,回過頭來感恩那棵菩提樹,站著不動,眼睛不眨看了七天,所以現在建了一個塔,這是佛陀目不瞬塔,看著菩提樹,感恩了七天。

   像我們每天都要換賓館,但是要走的時候,“哦,這個床啊謝謝你哦,謝謝你哦,昨天我們在這邊幫助我們能夠恢複體力啊!”我跟它打招呼,我覺得這床也在對我笑哦。不僅是一只狗,一只貓,我們這些有情衆生,甚至是無情衆生。有情無情,不管它有沒有語言,你有沒有語言,你有沒有對它說出很高貴的感恩的語言,這個很重要。

   所以佛法的修行,其實外在的一切因緣都是成就我們道業的因緣。如果抓住這個精髓了,有一個人學這個,就有一個人變菩薩,大家一起學,這個社會都變成佛國了。哪怕學的人很少,縱使很少的幾個人在學,你也在莊嚴我們的國土啊,成爲這個世界最莊嚴,成爲這個世界最大的利樂之源。

   我們這邊你看“利樂衆生”,請問這個“利樂衆生”用什麼材質做的啊?金元寶啊?不是金元寶,我一開始也以爲是金元寶,仔細研究,原來不是,原來是手啊,觀音菩薩的千手千眼的大悲手做出的利樂有情,還以爲是元寶。好,看到元寶的人中彩,看到手的人就入佛的心了,更加入佛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