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消弭顛倒見播撒菩提種

  消弭顛倒見播撒菩提種

  2009、11、21

  ——傳喜法師法會開示

  

  叁皈體之難得

  

   一晃又到冬天了,我們還記得春天的美景,夏日的清涼,那炎炎的太陽,現在一轉眼又是冬季了,中國大陸區域是四季分明,四季的美景就像美味的菜肴一樣。

   我是昨天晚上剛回到慧日寺,過兩天又要出去,所以我們要抽個空來做一個法會,也是以法會的形式大家來相聚。今天我們很多都是坐飛機從很遠的地方趕過來,同時呢也有網絡世界的諸多有緣,大家通過各種渠道彙聚到慧日寺來,共同參與今天的法會。

   《叁寶歌》每次唱的時候都要思維它的意義,多唱多思維,特別是在座的叁寶弟子,是學處,叁寶是我們的學處。

   前兩天跟海濤法師在一起的時候我就講起這個,我說現在想得到一個如法的叁皈依都是很難的。爲什麼呢?我們翻開功課本,功課本上叁皈依講得很清楚的,說叁皈的法師把住持叁寶和理體叁寶要講清楚,然後聽者要聽清楚才得叁皈體。否則的話,講者沒有講清楚,聽者沒有聽清楚,就不得叁皈體。或者講者講清楚了,聽者沒聽清楚,也不得叁皈,那個問題就很大。

   我們現在在座的,只給大家念一下儀軌,有的連儀軌都不念,那怎麼得叁皈體?就算我花個一個星期,或者一年、叁年來講叁皈,你能夠抽出一個星期、一年、叁年來聽嗎?就是來聽,我講清楚了,你沒聽清楚,還是問題啊!

   所以末法時代真的是靠信心得度。師父是攝受了,是肯定不打折扣的,乃至叁皈依的時候沒有給你念,你說師父,我要皈依,好,我給你寫個法名。對師父來說,那他是攝受你的,對你自己來說,那也是被攝受了,但是信心有沒有生起?這個很重要。

   按照因地上來說,我們叁皈依沒講清楚,或者我們沒有聽清楚,這都沒有得到叁皈體。那我們拜師父了,已經皈依叁寶了,我們如果沒有得到叁皈的體,那我們靠什麼解脫?靠的是信心。作爲師父,帶業往生不僅僅帶我們的惡業,甚至也帶我們那個不了義的善業。乃至連我們皈依全部是靠師父托著,善知識托著的,叁皈體、五戒啊什麼。

   從因地上嚴格的來說,我們都很成問題。首先一個,戒——無表色法,情與非情境。乃至從因地上,我們得個叁皈體都很難啊,末法時代。理體的叁寶,理的佛,沒有開悟的人是講不清楚的,就是開悟的人把理體的佛寶講清楚了,一般性的人也是聽不明白的。

   我前一段時間說那個甘露水,就那麼兩樣,那個水籠頭繞來繞去,閥門那麼多,也要學好幾天哦,很用心地學一段時間才會學會。更何況看也看不見,摸也摸不到,靠心領神會。心領神會,你的福德資糧還要有積累啊,略略地理解一點點,那就已經不得了了。

   講到佛寶,理體的佛那是要法報化叁身的佛來講的,什麼是我們的佛?法也是,不僅僅是住持叁寶的法寶,那很簡單,不管是絹上抄的還是白紙上印的,只要是經書都是法寶,這很簡單,大家馬上就明白,理體的法就很難講。僧寶很清楚,出家人就是僧寶。但是理體僧呢?理體的僧不僅僅出家人是僧呢,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那種自性的清淨都是僧啊!但是每一個衆生自性的清淨你怎麼講?所以說也是暫時。

   好像我們講往生極樂世界下品下生一樣,下品下生是蓮花包在裏面,但是開不了。那蓮花是誰啊?是佛啊!佛的蓮花先把你包著,你自己業障還很多呢,下品下生的。我們叁皈依也是這樣的,要是得一個皈依體,那是不得了。

   這一次善行受戒回來他也講,哎,受了戒才知道,原來不是出家了就是嚴格意義上的出家人了,還不一定哦,剛剃度沒有受沙彌戒,還不能那個哦。我以前也說過,我問過師父:“我們現在沒有受戒,現在是什麼?”師父說:“善男子。”只是善男子啊!就是受五戒了,戒體得了多少?戒體得到了,你守戒守得如何?你守得住守不住?

   我們叁皈依也是,爲什麼我們出家人早晚功課,做任何佛事先是叁皈依,甚至我們念佛念“南無”,“南無”就是皈依的意思,這就是牢牢地要強調啊,點化我們啊!

   我講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在座的佛弟子,一是自己要努力,第二是要很慚愧啊!一切都是佛菩薩給予的啊!帶業不僅僅是帶惡業哦,甚至我們連叁皈體。就是你明白了,你得到了,那是誰給你的啊?那還是師父講明白了,掰碎了,嚼爛了,口對口給你的啊!所以佛陀在世時,那些覺悟者叫聲聞,聞聲而悟道,那是聽到了佛陀的音聲所覺悟的,還是佛給予的。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要有這樣一種,對叁寶要有一種慚愧的心,要求了義,往了義上求。

   就像我們念佛一樣,念阿彌陀佛,它的意思無量光無量壽,是了義的生命。我們不是無量光啊,我是有量的光有量的壽。而且有量光有量壽裏面,還是很痛苦,種種的惡報惡業所充滿的,所以我們在唱《叁寶歌》的時候多思維,多勉勵自己。

  

  

  欲爲法門龍相 先爲衆生牛馬

  

   既然我們形式上已經是皈依了,那我們怎麼樣實際地做到?要緊緊地追隨善知識的。先是求忏悔,依著善知識求忏悔,這樣子的話能夠滅除一點業障,然後再求福,多奉獻供養。

   “欲爲法門龍相,先爲衆生牛馬。”別說衆生牛馬,給叁寶做牛馬,你怎麼樣?如果連給叁寶還沒有做牛馬,你說給衆生做牛馬,那就不一定。所以說在這上面有所覺悟的話,你給叁寶能做牛馬。

   我那個時候就這樣想,心能夠好一點就會想,哎,我對爸爸還沒有這樣子呢,那對爸爸媽媽也會生起慚愧心啊!我們被生下來長這麼大,幾乎從來沒有對爸爸媽媽生過慚愧心,總是求爸爸媽媽能給予再給予,給不到的時候就會想:我苦命啊,我怎麼生在這麼窮的爸爸媽媽家裏呢,什麼也不能給我,我還要拼啊弄啊,爸爸媽媽也不能給予我社會上的成就。總是對爸爸媽媽抱怨的多。學佛學好了,就會開始感恩爸爸媽媽了,哦,爸爸媽媽這麼愛我們,我們卻一點點感恩心都沒有。不管爸爸媽媽再窮,他們那種愛是至真的,物質上給予再少,哪怕一個孩子從小就出去流浪,爸爸媽媽內心裏最挂念的還是他的孩子。

   就像你們經常會看到的有一個廣東來超度的,她每次超度那些有緣沒緣的,然後回向家裏的子女們。因爲她生的女兒很多,有一個女兒被別人抱去了,盡管現在她的孩子很大了,但是她還是會想她生的那個小孩,還是會像對其他的孩子一樣給她寫牌位,給她回向,甚至有的時候跟我提起還會哭。作爲一個媽媽來說,並不因爲她把孩子送走了,她沒有撫養到她就會忘記,這是一種天性。

   佛性也是源于我們心裏面的良知,我們本有的這些佛性,所以開發佛性也能夠恢複良知,我們如果源于這個良知而修的話,也能夠對佛性更加了知,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叫“人成即佛成”。還有一種是他學佛了,慢慢地從佛教裏面領悟到,然後他怎麼回報這個社會,孝敬父母,有的是從學佛上得來的。

  

  

  緣于琴聲 超越琴聲

  

   《點燈祈願文》,你按照文字去觀修的話,那不得了!叁寶,佛法僧叁寶。叁根,就是叁根本,上師、本尊、護法這叁根本。上師、本尊、護法是哪裏來的?前面那句“願與彌陀合爲一”。每次唱到這裏都是會激蕩胸懷,是我們追求的生命的最高境界。

   會聽音樂的人呢是音樂供養,供養佛,不會聽音樂的人反而迷失于這個聞塵之中。所以不管是晉朝時候的王羲之所講的絲弦流觞,幽暢高雅的情操,還是《陋室銘》裏面說的,無絲竹之亂耳,都可以。所以一個生命怎麼樣具有智慧,把我們生命的本體變得有意義,有價值,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聽音樂是這樣,做人也是這樣。會做人的,人只是工具,身口意變成積累功德的。不會做人的,迷失在人裏,貪嗔癡,然後還造惡業,害已害人。聽音樂跟做人差不多。

   不要說弘揚佛法拯救人啊,音樂怎麼聽也要教的。過去這位俞伯牙他彈了一輩子琴,他覺得沒有欣賞者,結果他一個人好像是把小船劃到群山之間的一個湖的彎裏,自己悠閑的在那琴聲,自己享受的時候,卻有人爲他伴奏。他定睛看過去,原來是岸上小路上的一個樵夫,拿著一個破樹枝在那裏,隨著他的琴音打著節奏,他竟然能找到他的節奏啊!通過音樂,兩個人的生命也合拍了。

   這是不容易的,自古以來,我們中國文化說的,“人生在世,得一知己足已。”能找到一個知己不得了,但是這不是說主觀的,我很傲慢,我找一個知己。反過來說,我們自己了解自己嗎?你是你自己的拯救者?還是你自己的破壞者?這個要搞清楚。你擁有了生命,你賦于生命正面的意義?還是賦于它負面的意義?這個是很重要的。

   我剛才說的有沒有聽明白?聽琴的時候到底要不要聽琴?要緣于這個琴聲,又要超越這個琴聲,是名聽琴。就像《金剛經》裏所講的“若能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聽琴的時候就是供養在裏面,同時又超越它,這樣子這個琴聲就找到知己了。

  

  

  喜迎菩薩難思議

  

   今天有一樁大好事啊,我們寺院的大喜事,今天我們熊居士供養我們寺院她最喜歡的,自己在家裏恭敬供養的一尊觀世音菩薩,是用很名貴的陰沈木雕刻的,神態安詳,好像有一種定,那種自在的定。同時菩薩左手當胸,好像慈悲的手撫摸著衆生的痛苦,右手垂下接引衆生。

   這尊觀音菩薩像,從她發心,她自己內心裏就充滿了歡喜,所有知道的人也被她這種供養心,歡喜心所感染。乃至今天在飛機場要運來的時候,也發生了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令這次所有送來的人,參與的人也都被觀菩薩加持,都對佛菩薩生起大信心。

   今天呢又是十月初五,達摩祖師的聖誕日。我師父曾經告訴我,達摩祖師就是觀世音菩薩化身,今天十月初五觀音菩薩送到我們廟裏。而且把它供奉在我們廟裏面最神聖…

《消弭顛倒見播撒菩提種》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