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間與空間實非彼此獨立,而人人心中決不能作此想像,以及種種不可思議之問題,如時間之始終空間之邊際等,所有世間一切打不破的悶葫蘆,無不因此錯誤所致。此第七八二識亦如前六識之新陳代謝,不過前六識猶有時間斷,此二識則遞嬗不絕。故能錯認與被錯認爲實我實法。
上述八識大旨已明,然讀者尚不免有一疑問:即客觀的宇宙既是各人第八識相分,則何以人人所見彼此一致?此因八識生起皆藉衆緣:(一)因緣即一切法種子。一切法者,色法心法之總稱。色法即自然現象,心法即心理現象。種子者過去七識現行所留之習氣,見分之習氣爲心法之種子。又其影像相分之習氣爲色法之種子,(二)次第緣即前識已滅後識方得生起。(叁)所緣緣即八識相分。(四)增上緣即種種助緣。色法種子必賴過去善惡業力爲增上緣,乃能成熟而生現行八識相分,如谷麥種子之賴灌溉糞壅。此客觀的宇宙及支配此宇宙之種種自然定律,爲人人所共有者,乃此宇宙間人人過去共業共種所招所生之共相識。其爲一人所獨有者,乃過去不共業不共種所招所生之不共相識。更有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例如某人之住宅爲他人所共見,但爲某人所獨有,此乃共中不共業種所招,所生共中不共相識也。余類推。又個人前五識,雖各自以其第八識內所藏前五識種子爲因緣,各自以其已滅前識爲次第緣,各自以其八識相分爲所緣緣。然甲之識亦能爲乙之增上緣,使乙之八識相分由種子成熟而生現行;如甲演說,使乙得聞是也。
以上科學說明佛法大意,固已圓滿超過一切哲學矣。讀者或將疑佛法亦爲一種哲學乎?非也。哲學不過爲種種理論,而佛法乃應用的心理訓練之方法也。其實施之法不一,然略有一共同之點,曰觀。觀者,據實而論,不獨佛法之訓練用之,即一切世間法之訓練亦無不用焉。習天文學者心中必作地體渾圓自轉繞日之想,然後能研究一切天象了如指掌,此地圓觀也。東坡謂文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此竹觀也。特佛法之觀,在破第七識成見,與世法之觀,順第七識成見者,其難易懸殊耳。人雖聞佛說主觀的我與客觀的宇宙悉是假非實,然第七識之我法二執根深蒂回畢竟莫能暫舍。今若日夜將此理論放在心上拳拳服膺片刻不離,如雞伏雛,則行之久久漸能捐除成見,而了悟唯識真實道理,斯時行者親證境界,非著者筆墨所能形容。是爲佛法訓練法門之一斑,然各人禀性不同,則所宜修行之法門亦異,例如佛說:多貪衆生應修不淨觀(觀青瘀胖脹,破爛血流等),多嗔衆生應修慈心觀(愛父母妻子,愛陌路人,愛仇敵等),散心衆生應修數息觀(數出入息)等是也。
或曰,心理訓練之目的如何?曰:一切衆生輪回六趣(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受種種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修行之目的在離生死(即輪回)苦,得涅槃(即不生死)樂;並拔衆生生死苦,與衆生涅槃樂。蓋衆生因第七識抱先天的普遍的成見,第六識依第七識而起種種先後天斷續的成見,錯認主觀的我與客觀的宇宙爲實,由此做出種種自私自利行爲,播下種子;致使第八識輪回六趣,不得自在。今勤修觀行,能使上項根本的成見,及依之而起之枝末的成見,均逐漸破除,即可解脫輪回之苦,而得涅槃之樂。並能得六種神通:所謂天眼通,即能見遠近巨細現在未來一切事物;天耳通,即能聞遠近巨細一切音聲;他心通,即能知他人心中一切思想;宿命通,即能知自他世世輪回業報一切因果;如意通,即能飛行自在變化不測;漏盡通,即能永不複起貪欲嗔恚愚癡一切惡心。由得通故,能善知衆生根器;作種種方便,隨機化導于彼,故能拔苦與樂,惟六種神通除漏盡外,余之五通外道鬼神亦多有之,故依佛法修行者,但當正念一切唯識攝心不散,縱發神通亦知非離識實有不介于懷,方與佛法相應,若有心求通便落魔道。
或曰,科學雖終不能確知此主觀的我,與客觀的宇宙之究竟;然人類生息于此假定之客觀的宇宙之間,憑經驗與邏輯二種工具,溯往知來,舉一反叁,當可操券。翻觀上說輪回神通,荒誕無稽,實不相侔。曰,科學家若但認客觀的宇宙爲一種假定,而研究自然界種種現象,固無何種矛盾。正如人在地面,不妨假定地爲靜物,而研究建築學機械學等問題。然須知客觀的宇宙畢竟非實有,不過一般人以第七識不實故抱此成見,又依此成見而起第六識之種種成見,亦如地體實有運動,不過因地面任何點其地位之定向幾何(vector of position)l、t依時間t而改變,其叁次微分導數dl/dt甚小,故人不覺其動也。然地體運動,雖不易從地面知之,而觀測天象,即可推知。此亦如是,主觀的我與客觀的宇宙之究竟,雖不易從經驗與邏輯知之,然依教修觀,漸伏第六七識之成見,即可親證之。又按西洋哲學所謂認識,佛家謂之叁量;即現量,比量,非量。勉強比附,現量類經驗,比量類邏輯,非量即假定的武斷的錯誤的成見。故前五識及第八識均是現量;第六識具叁量;第七識惟非量。然前五識起時不帶名言;例如眼見青山,但有青之感覺,尚無青之概念,更無大小方圓等概念,尤無山之概念,方爲真現量。然一般人前五識才生,即有第六識繼起,成爲以上種種概念,且以第七識之成見爲基礎。西洋哲學家所認爲經驗者,皆是此種意識,故非真現量而爲非量,又名似現量;蓋不帶名言之前五識如金屬元素,而此則如合金,若認爲金屬元素,此大誤也。至于邏輯方法雖與因明吻合,然西洋哲學家所認爲基于邏輯之認識,其前提無不直接或間接導源于上述之成見,故其結論亦非真比量而仍爲非量,又名似比量。故非親證真現量,或依據佛及大菩薩之真現量以爲前提,決不能立真比量。科學家惟其不知在真現量上做工夫,故不能知主觀的我與客觀的宇宙之究竟,而爲自然定律所縛。夫惟明眼之人,斯有評論圖畫之分。今科學家未去第七識上之翳,即彼亦自承不知此主觀的我與客觀的宇宙之究竟。乃猶執迷不悟,反疑佛法證真現量者所見之輪回,所獲之神通爲妄,何其太不自量乎?
著者亦嘗依教修觀,但世務紛擾不易放下。然有時心中無事,入觀稍深;則有毫無線索之細念雜然並呈,更有種種幻像了然現于心目間。其狀與夢中及神志不清時之下意識(Subconsciousness)約略相似,但下意識暧昧不明,不能自主;而此則了了分明,不失自主之力。此雖尚未到世間禅之最初步;然足以證明人與動物之心理現象,實不盡爲從客觀的宇宙所引起之感覺,或從此感覺所引起之聯想,與從此聯想所引起之他聯想也。特一般人每日晨起才一開目,即有種種可愛可憎之境界奔湊而來,使彼感官應接不暇,引起其注意,感情,知覺,思想等蟬聯不絕;故其心理現象,幾無不導源于感覺耳。可見心理學所研究一般意識之感覺聯想,不過如760耗氣壓下之氣體分子,其依佛法或外道修勝劣諸禅定者如用精粗種種排氣裝置,得高低種種真空。經驗派哲學家未夢見禅定,而遽斷科學所未能說明之事爲妄;無異于認常壓氣體中電氣火花爲放電唯一之現象,而不信更有高真空中克羅克斯光層及負極放射線等也。
更有一派科學家信下意識實有意想不到之作用,如催眠術他心通等。然仍欲以物質科學附會之,如懸想此客觀的宇宙間于聲光電磁等以外尚有未發見之物理現象實爲此種作用之媒介等。然科學家非以實事求是爲職志者乎?今乃欲以此毫無憑證之懸想推倒他人圓滿之理論,實事求是者豈若是乎?
或曰,佛法既有前述之效驗,何以曠世未見其人?曰:今日科學雖臻極盛時代,然大科學家真能研究了解高深學理者環球能有幾人?況心理的訓練其艱難尤倍蓰于物理耶。然載籍所記佛法神奇事迹,亦未嘗不班班可考也,特以其人難遇故知之者鮮。而今科學家研究物質有相當成績,遂目空一切,以爲人莫己若,舉所有科學未能說明之事一筆抹煞,非斥爲古人謊言,即指爲古人誤解;以爲他人盡欺惟我獨信,他人盡愚惟我獨智。抱此傲慢成見,雖佛出世豈能見之。又佛法有大乘小乘;但求自度不求度人者爲小乘;一心在度人,而但以自度爲度人之手段者方爲大乘。故大乘菩薩修施波羅蜜(六波羅蜜之一)者爲度人故,身命財物無不能舍,而又絕無“我爲舍者”“身命財物爲我所舍”及“某某爲我舍身命財物之所度”之心,能發此宏願,而又能不介于懷若此者豈易言哉?然則佛法雖有前述之效驗而曠世不見其人,安足怪乎?
今日標榜思想革命者(尤其傾向赤化之人),動辄斥人思想落伍;對于宗教信仰排斥尤烈,打倒迷信之聲甚囂塵上。抑知近世紀來唯物主義風靡已久。彼稗販歐西學說人雲亦雲,無一毫新思想,甚或奉數十年前之馬克斯學說以爲秘寶者,何以自解于思想落伍之譏?若革命主義而果神聖不可侵犯,則吾侪于科學萬能迷夢正酣之今日,獨不受些微拘束,毅然破除百年來科學成見,別立此新說。猶如愛因斯坦立新相對論,打倒牛頓運動舊律,居禮夫婦(M. and Mme. Curie)發見鐳(Radium),打倒道爾敦原子不可分舊說,正乃思想革命耳。
尚有一言,亦著者所當附帶聲明者,國人大多數于佛法不了了,常有自稱佛弟子,而對于外道鬼神一例信仰;尤其不能區別釋之與道;名爲信佛,而迹其所信完全非佛者,比比皆是。科學家頭腦清晰,當可不犯此病。然恐聞之未審,或仍不辨孰是孰非,故不得不更有所簡別。要之佛法關鍵,仍在萬法唯識,彼道教之玉皇大帝與一切鬼神,及基督教之上帝與天使魔鬼等,佛家雖亦概可信其與人畜並爲衆生;然佛弟子當歸依叁寶:謂歸依佛,不崇拜外道鬼神;歸依法,不誦習外道經典;歸依僧,不聽信異教徒之謬說。當知今日汝所遭遇一切幸運不幸運,皆爲汝八識中夙生所造善惡業種子成熟之果。天堂地獄無非汝自業所感。雖佛教人念阿…
《佛法與科學之比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