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持五戒之益

  持五戒之益

  

   佛教的在家信徒,男的稱「優婆塞」,女的稱「優婆夷」,即男居士和女居士的意思。凡是佛教徒,都要遵守佛製的戒法,在家二衆的戒法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等五聖戒。這五戒是釋迦世尊成佛之後不久,第一次有名叫提謂者,和許多在家信徒,要求皈依叁寶,做佛陀的弟子,佛陀給他(她)們授叁皈之後,同時即說此五戒,要在家的信佛徒衆,一律遵守。受持這五聖戒者,男的爲清淨優婆塞,又叫清信士,女的爲清淨優婆夷,又叫清信女;若在家弟子破此五戒,就不能算是清淨了。犯此五戒者,則破五分法身,破一切佛法,是何道理呢?因爲五戒是一切大小乘的根本戒,若犯此五根本戒,就不能再受其他一切大小乘衆戒,能夠堅持守此五戒,即是「五種大施」。因爲守此五戒,能使身業清淨,口業清淨,意業清淨,所以謂之「叁業清淨」。

  

   佛教的五戒,相當于中國儒家所說的「五常」,而所攝範圍尤廣,其理更爲明確,仁王經疏上說:「不殺生者仁也,不偷盜者智也,不邪淫者義也,不飲酒者禮也,不妄語者信也。」而在止觀六上所配則稍有不同,「謂仁者不殺戒也,義者不盜戒也,禮者不飲酒戒也,智者不妄語戒也,信者不邪淫戒也。」此五戒五常,爲我中華民族道德倫理精神之所在,能夠人人奉行,並向全世界各民族推進,善莫大焉!

  

   佛教的廣大信徒們,受叁皈五戒時,五戒皆能受持者,爲滿分戒,或因環境不許,不能五戒俱受者,得受少分,或不滿分;也有人只先皈依叁寶,過些時間再受持五戒者,此皆權宜之便,逐漸能持滿分爲最好。因爲每一戒各有五位善神護戒,五戒俱持,則常有二十五善神擁護其身。灌頂經雲:「(一)護不殺戒五神-一、蔡毗愈他尼,除邪惡。二、輸多利輸陀尼,完具人之六根。叁、毗樓遮那波,平調五髒。四、阿陀龍摩坻,通暢人之血脈。五、婆羅桓尼和婆,保護爪指。(二)護不盜戒五神-一、坻摩阿毗婆馱,出入往來安甯。二、阿修輪婆羅陀,護人飲食甘香。叁、婆羅摩亶雄雌,護人之睡夢。四、婆羅門地鞞哆,除毒蟲。五、那摩籲哆耶舍,除霧露之害。(叁)護不邪淫五神-一、佛馱仙陀樓哆,除口舌之非。二、鞞阇耶薮多娑,除瘟疫鬼之害。叁、涅坻酰馱多耶,除縣官之害。四、阿邏多賴都耶,護持人之舍宅。五、婆羅那佛昙,平定舍宅之八神。(四)護不妄語五神-一、阿提梵者珊耶,除冢墓鬼之害。二、因臺羅因臺羅,護人之門戶。叁摩毗羅屍陀,護人身四大安隱。叁、阿伽岚施婆多,除外氣神之害。四、佛昙彌摩多哆,除災火之害。五、多賴叉叁察陀,除偷盜之害。(五)護不飲酒五神-一、阿摩羅斯兜嘻,除虎狼之害。二、那羅門阇兜帝,除死靈之害。叁、薩鞞尼幹那波,除惡鳥惡狐之鳴。四、荼鞞阇毗舍羅,除犬鼠之變怪。五、伽摩毗那阇尼佉,防冥官之注記。」受持五戒,即有上述之利益,可惜世人不知,深以爲憾!

  

   持五聖戒的人,還有最大的好處,乃是不墮叁塗惡道,而生生世世得生人道之殊勝果報。因爲人類自恃聰明,容易做出邪惡的壞事,故要失人身,如反掌之易,要得人身,則萬劫困難。我相信世人,個個都願世世爲人,沒有一個人是心甘情願墮落在叁途惡道,永劫受苦的,故盼世人,在此一息尚存之前,把握人生,皈依佛陀,受持五戒,而行此人乘之大道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