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放生,有兩地的居士,這是個非常好的緣起。我們有著共同的信仰,信仰需要行動,要行動就需要大家團結,團結才有力量嘛!所有的佛門弟子都必須要團結,不團結就沒有辦法去弘揚佛法,不弘揚佛法就更沒有機會去普度衆生了。我乘此機會給大家講講團結的重要性,以及與“團結”有關的一些話題。
在我們身邊特別是佛教內部存在一些不團結的現象,各宗派,禅宗、密宗、淨土宗,有人在相互比較,相互批評,甚至誹謗,這是萬萬不可以的,因爲這不是在誹謗某個人某個居士,而是在誹謗叁寶!爲什麼佛教有這麼多宗派呢?因爲衆生有不同的因緣和根器,本師釋迦牟尼佛爲了度化我們而傳下了不同的法門,這些法門沒有一點點區別,並不是這個法偉大而那個法不偉大。佛教中有人學密宗,有人學顯宗,佛經裏哪一樣都很好,看《地藏經》很好,它是無上之法,看《金剛經》也是一樣,佛法沒有一點點區別,顯密沒有區別,有區別的是我們的心態。是我們把它看成這個大的那個小了,是我們在念一句佛號時心裏在想這想那了。如果我們一心不亂去念一句佛號這就是無上的法,每個法門每部經典是平等的,是我們的心態在造一切東西,所以千萬不要各自之間誹謗。
由于有很多佛弟子對佛教中的一些概念缺乏正確的認識,這也是産生不團結的主要原因。有人說學密宗必須要有很大的福報才能接受,而且學了密宗就象竹筒裏的蛇只能往上或往下,這樣很多人想學密宗又不敢學了。其實這句話的真正的意思是勸你學佛皈依、受戒以後不要去誹謗、犯戒。可是如果他沒有時間很精進修法看書,但他也沒有去誹謗、犯戒,這樣是不可能墮落的,只要你授了清淨的戒律,雖然你沒有辦法去學法,在你去世以後仍然可以成就,經文裏是這樣說的。
又有人說學密宗要供養很多錢,金銀財寶都要供養。什麼叫供養?其實真正的供養是發自內心的,你將最喜歡的、最值錢的東西,供養給上師叁寶。打個比方你最喜歡的是你的靓車、我最喜歡的是這個花籃,這樣這個車和花籃二者就沒有一點區別,都是一樣的功德,這種叫供養。供養後是完全舍得的,是不求任何回報的這才是真正的供養,才是清淨的供養。我們以後一定要學會這樣,不要期望供養這個東西會有什麼樣的功德,諸佛菩薩又會怎樣歡喜、上師怎樣高興,好象要這樣我的心裏才得到安慰,這時候你已經算不上是很清淨的供養了。又如供養到了寺院裏面的東西,下次來了我還要去看一下在不在,要是放在旁邊我還不高興,放到中間我才滿意,這種也不算真正的供養,因爲你這時還自私的在乎這些東西,這時候你還不如把你的東西拿回去放在你的書櫃、臥室、廚房,因爲你還沒有放下這個念頭。布施也一樣,我對這些衆生好一點幫助他,期望他將來會來報答我的,這就是有條件性的,而當以後得不到這些信息的話自己就煩惱了,“這個人怎麼是這樣的呢?一點人情味都沒有”等等,開始埋怨別人說別人的壞話。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所以不論是供養還是布施在沒有發清淨心之前最好不要做。正如我們現在社會上所講的那樣必須是自願的,從內心發出的很清淨的心去做才是真正想做的事情,不是不好意思了,被迫無奈了,這樣就沒有意義了。
佛教子弟對參加象今天這樣的放生活動、還有建寺廟、做法事都比較感興趣,其他社會上的一些活動如贊助學校、救濟洪澇災害等等不大積極,不管是藏地、漢地這一點是我們佛弟子的弱點。那也許是因爲有人說蓋大廟有多少功德你就不用念什麼經了;你捐 100 塊我就替你念多少佛號;有個放生活動有多少功德,往往這樣我們對功德就起了貪念。其實我們不應該思考自己有多少功德,而是要看這樣做對衆生有沒有利益,對衆生有利益的才是真正的功德。衆生是什麼?人類是衆生,其他道的衆生也是衆生,佛教講的是平等,是爲“一切衆生”求平等,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對一切衆生有利益的事情。
我們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每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你的意念卻是無限的,有能力的人可做大一些的事情,沒能力或能力小一點的人可以做小一點的事情,只要你有這顆心就是平等的。比如他有錢捐出 1 萬元,我是領工資的每月只有 300 元工資我拿出 10 元,你的心和他的心是一樣的。如果實在沒有能力也不要去妒忌,認爲“他們有錢,他們應該做”、“他們不做誰做,他們有能力、有關系嘛”千萬不要這樣去想,我們要去隨喜他們:“他們真了不起”,我們以歡喜心去隨喜這些功德,這時我們也有功德,但並不是說你們去做而我們只需整天隨喜。隨喜是指贊歎別人,贊美別人的一種心態,意思就是不要去傷害他、妒忌他,影響他的功德。
我們內部各宗派之間團結了還要學會團結身邊的群衆,努力地讓整個社會、國家、民族都團結,有團結才有和平,這才是佛陀真正的精神。如果我們整天拿串念珠去念咒、拜佛、念了十幾個小時自己習氣不改變,回到家和家人關系搞不好,在單位和同事之間關系也搞不好,這樣念佛是沒有用的,有用的是從自己心裏上下工夫,必須學會團結、學會善待人。
有些學佛的人也不要認爲自己是學佛的就很了不起,坐得高高在上。佛陀是一個平凡的大教育家,做的是最平常的事情,他教導我們聽最應該聽的話,只有這樣才我們才有機會去成就、成佛。但我們現在很多時候都在做不應該做的事情、聽不應該聽的話、坐得高高在上,這樣不團結、誹謗等等就從裏面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