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爲師及教學之道

  

爲師及教學之道

  

  

淨空老法師講述 2002/9/13 新加坡耕心園

  

  諸位耕心園的老師們:今天忍師約了我到這邊跟大家見面,現在兒童讀經在中國已經相當普遍,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我們在海外也在極力的推動,不但是對兒童,更重要的是對成年人。最近淨宗學院把《弟子規》翻成英語,在澳洲,當地人參加我們這個課程活動的人愈來愈多,反應非常好。他們聽了之後,我們同學們問他有什麼感想,他說做人應當是要這樣的,這個反應非常之好。所以在澳洲推動讀經的教學是受到社會大衆的肯定,這是一樁好事情,同時也給我們很大的信心。這個活動我們想在學校裏面來推動,正好現在有兩個學校來找我,我會把這些課程介紹給學校。

  聖賢的教誨,沒有別的,實實在在講就是教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做個好人,怎樣在一生當中過最幸福美滿的生活,怎樣在這一生當中不會墮落,不至于來生墮叁途惡道,那就錯了。聖賢人的教導是希望我們一世比一世好,往上提升。除了每一個宗教他們所奉祀的神聖,他們宗教裏面創教的人,以及宗教裏面講的先知,我們佛法裏面講的佛菩薩、祖師大德,都是接受聖賢的教誨,認真努力學習,契入聖賢的境界。這是中國古時候讀書跟現在讀書目的、方向不一樣,古人讀書志在聖賢,決定不是在名利,現在人讀書是爲名爲利,中國古時候讀書是學聖學賢。

  如果大家都能夠走聖賢之道,這個世界是和平的,哪裏會有戰爭?不但沒有人禍,天災也不會有。爲什麼?佛在經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是我們生活環境,人心善良就不會有天災;不但沒有人禍,天災也不會有。這個話其實並不難懂,算命看相的常說,看風水的尤其講“福人居福地”。人的心好,言語好,行爲好,好人就是有福的人,有福的人居住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是福地。如果這個地方還有天災人禍,就說明這個地方居住的人民沒有福報。福是要我們修的,聖賢人的教誨都是教我們積德修福,沒有教我們造業的。積德修福從哪裏做起?說實實在在的話,從《弟子規》做起。在我們佛門裏面,你看佛教學生,教這些弟子們,從哪裏學起?從《十善業道》學起。《十善業道》就是佛門裏面的《弟子規》,這是基礎,基礎的基礎,一定要認真學習。

  今天我們這裏開課教小朋友,教小朋友讀,他讀得再好,讀得再熟,沒用處,將來長大踏進社會,他就完全變了。這是什麼?他沒有根。那要怎麼教?他要懂得意思,而且還要做到,每一句都要求他做到。小朋友你要求他做,他回答是:你叫我做,你自己沒有做到。這時你怎麼辦?所以他的信心不能建立,根紮不下去,這個地方我們就要懂得教學。教學,做老師的人很辛苦,老師要做出榜樣來給學生看。釋迦牟尼佛一生八相成道,不就是做樣子給我們看嗎?他所講的話,他統統做到了,我們對他才産生信心。如果佛只會說、不能做,我們絕對不會信仰他,絕對不會跟他學習。他是做到之後再說,這是聖人。說了之後就做到,這是賢人。說了做不到,那是騙人!我們得搞清楚、搞明白。

  今天社會爲什麼有這樣的動亂?我是大概有叁十多年沒有看過報紙、雜志、電視,我都沒有看過。今天世界的動亂,你們知道的比我多。昨天傅居士送一本小冊子來給我看,基督教的,他們講末日現在已經靠近,這話是真的。我略略的翻了一翻,他講現在的家庭,現在家庭破碎了,家庭是社會結構的基礎,細胞。家庭要是破碎,好像一個人身體細胞壞了,細胞要是壞多了,影響整個生命,這個世界上各個地區社會,如果家庭問題多了,那世界末日就來了。

  印光大師出現在我們這個時代,他老人家圓寂大概才半個世紀,他的教誨“敦倫盡分”這四個字是大道,“閑邪存誠”這句是大德,“信願念佛”這句是大行,“求生淨土”是大果。他跟我們講了四個大,大道、大德、大行、大果;這四句話能拯救今天世界的災難,能挽回末日的滅亡,能度世尊往後末法九千年的衆生,我們要懂得。倫就是大道,中國人講道德,古聖先王常講“以道治國,以德化民”。道是倫理,倫理第一個是夫婦,有夫婦而後有父子,有父子而後有兄弟,這是家。家的外面是社會,社會有君臣、有朋友,五倫,倫常大道。所以講道德,什麼是道?你總得要清楚,總得要明白。這個道是什麼?是自自然然的道理,不是哪一個人的學說,不是哪一個人的發明,就跟春夏秋冬四時運作一樣,這哪裏是人的發明?自自然然的道理。

  古聖先王治理國家,平定天下。平天下就是讓天下人都得到平等,是這個意思。用什麼?用倫常的道理。每一個人能盡到每一個人自己的本分;本分,儒家講得很清楚,“父慈子孝”,做父親的本分是慈愛,做兒女的本分是孝順。“五倫十義”,義是義務,你應當要盡的本分,你養的兒女、生的兒女,你要教。《叁字經》上,小朋友都念得很清楚,“養不教,父之過”。不但是過,現在要加上罪,你不教,你(父母)有罪。“教不嚴,師之惰”,那今天還能講。爲什麼?今天老師,說實在話,很不容易教學生,學生不聽,學生不接受。不像從前,從前師生之道現在已經沒有了,師道沒有了。

  我跟諸位報告過,我小時候進私塾,我念私塾的時間很短,大概只有四個月,以後就改成學校了。念私塾,拜老師,行古禮。那個時候也有個禮堂,禮堂裏面供奉的是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的神位。我的父親在前面,我在後面,先向孔老夫子神位行叁跪九叩首的禮,古禮。拜完孔老夫子之後,請老師上座,我父親在前面,我們在後面,父親向老師行叁跪九叩首的大禮,把自己小孩付托給老師教導;老師要不認真教導,怎麼能對得起家長!現在沒有了。所以那個時候老師管得嚴。“教不嚴,師之惰”,那他有罪過,老師有罪過。學生做錯事情要罰,要懲罰,那時有體罰,罰跪、打手心。受罰的時候,回家之後哭哭啼啼。當然父母知道,今天被老師罰了,到第二天父母備著禮物去謝老師。現在哪裏有?現在你要打他的小孩,按鈴告狀,那還得了嗎?所以現在老師不能教。不像從前,從前老師打了這個學生,體罰學生,家長來道謝,來送禮。

  一個小朋友德行根基紮穩了,是老師跟家長密切配合把小孩子教出來。在家裏面,家長父母給兒女做榜樣。做什麼榜樣?落實《弟子規》。《弟子規》上每一條家長要做到,老師也要做到,學生不能不服。如果家長沒有做到,他會問你:你叫我做,你爲什麼沒做?所以做父母的在兒女前面要恭恭敬敬、規規矩矩的做給他看。大概天分高的,叁歲開始讀書。我是叁歲開始讀書的,能夠到六、七歲這個根就紮穩,影響一輩子,根在此地。通常中下根性的小朋友,六、七歲開始上學。我這是上學很早的,很少,叁歲就上學很少的,根是從那個地方紮的。現在這個社會染汙這麼嚴重,我能夠平平安安度過,沒有受這個環境的汙染,沒有受環境的影響,什麼道理?小時候紮的根。所以我們現在感謝父母,感謝老師,知恩報恩。

  你受過這個教育,通過這麼多年代這麼複雜社會的考驗,才曉得那個教育的功德,在佛家講功德。如果不是這樣認真的教,你想你的兒女將來能夠成聖成賢,難了。如果不做聖賢,他在社會上作奸犯科,很難避免,爲什麼?現在這個社會習染如是,習氣染汙,他不能不受影響。那個根要紮得深,根深蒂固是要做出好榜樣。所以父母對兒女要盡這個心,兒女對父母才會盡孝道,知恩報恩。如果教別人做,自己做不到。說實在話,這是最大的恥辱,你們想世間恥辱還有比這個更大的嗎?這個真是叫什麼?自欺欺人。這哪裏能夠講道德?所以我們給這些小朋友做樣子給他看,這是大德,這是你做了大好事,佛家講“積功累德”。你做一天,你要曉得將來這個小朋友長大,他在這裏紮了根,他也能夠承當得起,不受外面誘惑,你替社會上真正培養了一個好人,你知道這個功德多大!他的成就就是你的成就。你做父母的,全心全力把你的小孩培養成功,你的小孩將來成就就是你(父母)的成就,你的眼光要能看得遠,不能只看現前的利益,要看長遠的利益。

  現在的社會倫理道德完全沒有了,從頭做起難,非常非常艱難。但是難,不能不做,我能夠盡心盡力去做,就是圓滿功德。別人願不願意做,我不受他的影響,甚至于他有心來障礙我,我也有智慧、有善巧方便來回避,我還是要做。一個真正有智慧的、有見識的,我不爲自己,我爲社會,我爲世界,我爲一切衆生來培養這個小朋友。做家長的也要明了,你絕對不是培養你自己這一個兒女,不是爲你一家,你是爲社會,你是爲國家,你是爲全世界培養人才。小孩在你家裏跟你有緣,你要盡心盡力,這是爲社會、爲國家、爲全世界培養聖賢的人才,他將來長大能夠替社會國家、全世界人造福,你說這是多麼有意義的工作!比賺錢重要,賺錢不重要。你說這個工作多偉大,多有意義!名聞利養是假的,沾上名聞利養沒有不造罪業的,造罪業肯定受果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但佛經裏面講得很清楚,世間典籍裏頭講得也很多,不能不相信。

  印光大師出現在這個時代,知道這個時代倫理道德完全被抛棄了,佛法沒有人認真修學了,用儒、用佛、用古聖先賢教誨來教化現在的衆生沒有效了。不是古聖先賢的教誨沒有用了,是現在人不肯學。現在人只圖眼前的名利,不顧後果,他不怕墮地獄,膽大妄爲,我們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所以你看印光大師一生提倡的《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提倡這個,這叁門東西在他一生當中大量流通。在當時那種印刷術的狀況之下,我估計他這叁樣東西大概流通將近叁百萬冊,在那個時候這個數字不得了!他爲什麼不用佛法?佛法沒人…

《爲師及教學之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