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釋義 卷下▪P5

  ..續本文上一頁前面所說種種供養之法,至心恭敬,供養世尊藥師琉璃光七佛,那麼,由這兩方面的功德善根,以及藥師佛本願力加被的緣故,便可使這個國土災難解除,人民即得安穩自在,風調雨順,稻谷農作物都能成熟豐足,一切衆生身體病苦,無病無難,生活得歡喜快樂。同時,在那個國界內,也絕沒有凶暴邪惡的藥叉等神作怪,惱害衆生,一切不吉祥的現象,也都立即隱沒不現,即刹帝利、灌頂王等,也都壽命增加,氣色體力充沛,身心無病,自在快樂,全國上下都得增益。”救脫菩薩又對阿難說:“若是國王和皇後、妃子、太子和太子的兄弟,國家重臣大官,太監宮女以及所有官員和老百姓,上自後妃,下至一切民衆,若爲一切病苦所纏,或遭受其余災難,也應製造藥師七佛聖像,讀誦此藥師琉璃光七佛經典,燃燈續明,製造懸立神幡,放生種種物類,虔誠供養,燃各種名香,散各種雜色鮮花,這樣一切病苦便得以解除痊愈,所有衆難完全解脫。”

  爾時具壽阿難問救脫菩薩言:“善男子,雲何已盡之命而可增益?”救脫菩薩言:“大德,仁豈不聞如來說有九橫死耶?由是世尊爲說咒藥,隨事救療,然燈造幡,修諸福業,以修福故,得延壽命。”阿難問言:“九橫雲何?”救脫菩薩言:“一者若諸有情,得病雖輕,然無醫藥及看病者,設複遇醫,不授其藥,實不應死而便橫死;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便生恐動,心不自正,蔔問吉凶,殺諸衆生,求神解奏,呼召魍魉,請福祈恩,欲冀延年,終不能得,愚迷倒見遂令橫死,入于地獄無有出期。二者橫爲王法之所誅戮。叁者畋獵嬉戲,耽淫嗜酒,放逸無度,橫爲非人奪其精氣。四者橫爲火焚。五者橫爲水溺。六者橫爲種種惡獸所啖。七者橫墮山崖。八者橫爲毒藥、魇禱、咒詛、起屍鬼等之所中害。九者饑渴所因,不得飲食,而便橫死。是爲如來略說橫死有此九種。其余複有無量諸橫。難可具說。”

  【講述】

  這時阿難問救脫菩薩說:“善男子,衆生已經盡其壽命,如何可以增益延續?”救脫菩薩回答說:“大德,你難道不曾聽聞如來說過有九種橫死嗎?以是之故,世尊爲衆生念藥師咒,救度災難,治療疾病,勸衆生製造續命幡,燃燈供養叁寶,修種種福德,因此之故,便可延長壽命。”阿難又問:“什麼是九橫死呢?”救脫菩薩說:“第一橫死,若有些衆生患了病,起初病雖輕微,然而沒有醫生診治,沒有湯藥,沒有看護病患的人,假設又遇庸醫,亂開藥方,給與不合病症的湯藥,實在不應該死的,而卻被誤害,致遭橫死。另外又有一種人,舍叁寶,正法不信,卻相信世間一般思想不正的邪魔外道,妖孽巫師,胡亂說福道禍,這樣被他們恐嚇,極度恐懼,心思自然不能自在,于是便去抽簽蔔卦,詢問禍根所在,聽憑邪道指示,宰殺牛羊豬等各種衆生,作法祭祀,禀奏神明,呼求鬼神幫忙,請求消災納福,保平安,以求長命延年,可是,終究得到相反效果。這樣愚癡無智,顛倒迷惑,信仰邪魔外道的結果,遂使他不能壽終正寢,死後還得入地獄,受無量苦,沒有出頭之日。

  第二橫死,因做了危害國家人民的事情,觸犯了國法,罪至死刑。第叁橫死,喜歡打獵,捉取鳥獸來嬉戲,耽于淫欲,嗜酒如命,這樣不務正業,終日遊蕩無所節製,如此精力一天天消耗減損,加之心緒邪亂,邪神惡鬼恰可乘虛而入,奪其精氣而置之死地。第四,喪身于火災之中,或死于炮火之下。第五、遭遇水災,被洪水淹沒,或失足落水而死,或乘船遇難溺斃海洋。第六,爲毒蛇、獅子、虎狼等種種惡獸所吞食。第七、墮于山坑險谷、懸崖斷壁而死于非命。第八、爲毒藥、魇禱、咒詛、起屍鬼等所中傷,受毒害而死。第九,或因沒有能力謀生,或遇荒年,爲饑渴所困,不得飲食,而橫死。這一切都是未盡天年,而遭意外喪命的,便是如來所說的九種橫死。其余尚有無量無數的種種橫死。此處難以一一細說。”

  “複次阿難,彼琰魔王簿錄,世間所有名藉,若諸有情不孝,五逆(1),毀辱叁寶,壞君臣法,破于禁戒,琰魔法王隨罪輕重,考而罰之。是故我今勸諸有情,然燈造幡,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衆難。”爾時衆中有十二藥叉大將(2),俱在會坐,其名曰:

  宮毗羅(3)大將 跋折羅(4)大將

  迷企羅(5)大將 頞你羅(6)大將

  末你羅(7)大將 娑你羅(8)大將

  因陀羅(9)大將 波夷羅(10)大將

  薄呼羅(11)大將 真達羅(12)大將

  朱社羅(13)大將 毗羯羅(14)大將

  此十二藥叉大將,一一各有七千藥叉以爲眷屬,同時舉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七佛如來名號,于諸惡趣,無複怖畏。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盡形歸佛法僧,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爲作義利,饒益安樂,隨于何處城邑聚落、空閑林中,若有此經流布讀誦,或複受持七佛名號,恭敬供養者,我等眷屬衛護是人,令脫衆難,所有願求,悉令滿足。或有疾厄求度脫者,亦應讀誦此經。以五色縷結我名字,得如願已,然後解結。”爾時世尊,贊諸藥叉大將言:“善哉!善哉!大藥叉將,汝等念報七佛如來恩德者,常應如是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注解】

  (1)五逆:1、弑父,2、弑母,3、殺阿羅漢,即殺害出世聖者;4、出佛身血,如佛在世時,提婆達多推石害佛,令佛足傷破出血;5、破和合僧,即挑撥和合僧團,使原來和樂清淨的大衆發生摩擦,彼此煩惱,不能安心辦道。一切罪惡,以此五道最重。任犯一種,即墮無間地獄,故又名無間罪。

  (2)十二藥叉大將:藥叉有的譯爲夜叉。藥叉性情不一,有的窮凶惡極,有的善良和順,如護持佛法的,即是溫順而善良的藥叉。在佛教的護法中,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這十二藥叉,即是熱忱護法的善良夜叉。在毗沙門天王統攝下的藥叉,部屬很多,而這十二位爲領導者,故名大將。

  (3)宮毗羅:蛟龍的意思,頂有金龍相,它住在王舍城的一個山上。佛在世時,它以赤誠心處處護法,可說是最有功績的一位護法藥叉.

  (4)跋折羅:爲金剛的意思,以其手執金剛杵而名。

  (5)迷企羅:爲金帶的意思,以其腰束金帶故。

  (6)頞你羅:爲破空山的意思。

  (7)末你羅:爲沈香的意思。

  (8)娑你羅:爲螺女形的意思,以其首冠華發,如螺故。

  (9)因陀羅:爲能天的意思,亦名地持。

  (10)波夷羅:爲鯨魚的意思,長大如鯨故。

  (11)薄呼羅:爲蟒龍的意思。

  (12)真達羅:爲一角的意思,頭有一角故。

  (13)朱社羅:爲嚴幟的意思,又雲殺者。

  (14)毗羯羅:爲善藝的意思。

  【講述】

  救脫菩薩又說:“阿難,那琰魔法王主要掌管世間衆生犯錯誤的名籍。若是這些衆生不孝父母,犯五種極逆于理的罪惡,破壞侮辱叁寶,犯上不忠于君,破壞君臣之間的禮法,毀壞佛法和供養叁寶的各項淨戒等等,琰魔法王會依據他們罪業的輕重,依法審問判刑,所以我才勸誠各位有情衆生燃燈造幡,放生修福,使衆生度脫一切苦厄,再不遭受各種災難。”

  這時,大衆中有十二位藥叉大將,都在藥師座位上,他們是:

  宮毗羅大將 跋折羅大將 迷企羅大將

  頞你羅大將 末你羅大將 娑你羅大將

  因陀羅大將 波夷羅大將 薄呼羅大將

  真達羅大將 朱社羅大將 毗羯羅大將

  這十二位藥叉大將,每位都各統攝有七千藥叉爲其眷屬,他們異口同聲地向世尊宣誓說:“世尊!我們今天能夠蒙佛威力,得聞藥師七佛名號,便不再感到有惡趣的威脅與恐怖了。我們相互一起,共同一心,歸依佛法僧叁寶,直到壽命終結,並且發誓要負荷一切衆生,爲他們做種種義利,令其脫離苦厄,饒益安樂。無論是在任何村莊、城市、國都、縣邑乃至于空曠的森林中,若有流布此藥師琉璃光七佛經,或更有人受持藥師琉璃光七佛名號,並恭敬供養的人們,我們十二藥叉大將各率領七千藥叉眷屬,隨時保護他們,使他們解脫一切苦難;他們的各種願望和祈求,都能得到滿足,如有疾病和苦難而求度、求解脫的,也應當至心讀誦此藥師經,同時用五色線縷,結出十二藥叉大將的名字,等到病苦災難解除,所求的願望已經滿足後,再解開縷結。”

  這時,釋尊稱贊諸位藥叉大將說:“好極了!好極了!你們能知念報答世尊、藥師琉璃光七佛的慈濟恩德,是應當時常這樣利益安樂一切衆生的。”

  爾時會中有多天衆,智慧鮮少(1),作如是念:“雲何過是殑伽河沙諸佛世界現在如來,暫聞名者,便獲無邊殊勝功德?”爾時釋迦牟尼如來,知諸天衆心之所念,即入警召一切如來甚深妙定。才入定已,一切叁千大千世界(2)六種震動(3),雨天妙花及天香末。彼七如來見是相已,各從其國來至索诃世界,與釋迦如來共相問訊。時佛世尊由其先世本願力故,各各于天寶莊嚴師子座上隨處安坐。諸菩薩衆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國王、王子、中宮、妃主,並諸大臣,婆羅門長者(4)居士,前後圍繞而爲說法。時諸天衆見彼如來皆已雲集,生大希有,疑惑便除。時諸大衆歎未曾有,同聲贊言:“善哉!善哉!釋迦如來,饒益我等,爲除疑念,令彼如來皆至于此。”時諸大衆各隨其力,以妙香華及衆璎珞諸天伎樂供養如來,右繞七匝,合掌禮敬贊言:“希有,希有(5)。諸佛如來甚深境界,不可思議(6)!由先願力善巧方便,共現如是奇異之相(7)”。爾時大衆各各發願:願諸衆生,皆得如是如來勝定。

  【注解】

  (1)鮮少:很少,極少。

  (2)叁千大千世界:是佛教宇宙觀的用語。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須彌山,透過大海,矗立在地輪上。地輪之下爲金輪,再下爲火輪,再下爲風輪。風輪之外便是虛空。須彌山上下皆大,中央獨小,日月即在山腰,四天王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頂,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再上則爲色界十八天,…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釋義 卷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