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佛极广极深的境界,在一般众生是最难以了解的,你听了可相信么?”阿难向如来佛禀告说:“大德世尊,我对如来所说的佛经,深深信受,绝不产生任何疑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如来的动身发语,以及起心动念,一切身、口、意三业妙用,无非是清净法界的等流,无非是智慧慈悲的表现。”他又接著说:“世尊,纵使天空的日月轮,可以令它堕落下来,地上的妙高山(须弥山)可以使它倾倒移动,而诸佛所说的话,绝对真实不虚,没有一点变动的。世尊,有些众生,因为信根不具足,听说诸佛的奥秘境界,便作这样的想法:凭什么理由,只念药师七佛名号,就能够获得那么多的微妙功德和殊胜利益?由此疑惑不信,继而更生出种种诽谤,这样的人会在漫长的生死长夜中,得不到佛陀慈光的照耀,一切福德智慧无由滋长,失去了极大的利益安乐,永远堕落三恶趣中,流转无穷,求出无期”。佛告诉阿难说:“这些众生,若是听闻药师七佛名号而起净信,一心受持忆念,不生丝毫疑惑;如果这样而还会堕于恶趣,这是绝无可能的。至于那一定受报的不可扭转的业果,则当别论。”
世尊又说:“这以上所说的药师七佛的无边功德,是诸佛所行奥妙的境界,一般众生难以相信、了解,而你现今却能深信受持,当知此是如来慈悲威力的加被。”“所有证得小乘极果的声闻和独觉,以及未登初地之前的诸菩萨等,也都同样不能真实地确信和彻底地体认。只有下一生就能成佛的补处菩萨,才能如实信解。”释尊又进一步说明:“在生死轮回中,人身是非常难得的。能于三宝中,起信敬重,也是非常难得的。能听闻世尊药师七佛的名号,更是极难得的。”“那药师七佛如来,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功德?因为,在过去菩萨因地中,修无量的菩萨行,发无量的广大愿,所以成佛以后,即有无量的善巧方便,慈济一切众生,并使之离苦得乐。我即使以一劫,或一劫余那么长的时间,来广说药师七佛如来的无量行愿和善巧方便,也说不完;因为劫的时间虽长,而究竟是有限的,而药师七佛的广大弘愿,及其善巧方便,却是没有穷尽的,怎么说也说不完。”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救脱(1),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于后来世像法起时,若有众生为诸病苦之所逼恼,身形羸瘦,不能饮食,喉唇干燥,目视皆暗,死相现前。父母亲属朋友知识(2)啼泣围绕,身卧本处,见彼琰魔(3)法王(4)之使,引其神识(5),将至王所。然诸有情,有俱生神(6),随其所作,善恶之业,悉皆记录,授与彼王。王即依法问其所作,随彼罪福而处断之。是时病人亲属知识,若能为彼归依诸佛,种种庄严如法供养,而彼神识或经七日或二七日乃至七七日,如从梦觉,复本精神,皆自忆知善不善业所得果报,由自证见业报(7)不虚,乃至命难(8)亦不造恶。是故净信男子女人,皆应受持七佛名号,随力所能(9)恭敬供养。”
【注解】
(1)救脱:顾名思义,即救拔众生脱离苦难的菩萨,是依德立名。
(2)知识:有学问的人,如师长等。又是朋友的异名。诸经之初有“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就是说大阿罗汉都是众生的朋友。
(3)琰魔:即中国俗称的阎魔王。
(4)法王:佛教称法王有三:一、推行十善,以正法治世转轮法王;二为铁面无私,治理地狱罪犯的琰魔法王;三即于一切法得大自在的无上法王——佛。三者虽同称法王,而意义有差别。
(5)神识:心识灵妙,不可思议,叫做神识。
(6)俱生神:即众生的第八识,第八识是藏识的意思,因为它能藏诸法的种子,所以能记录人的善恶。
(7)业报: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业因与果报。
(8)命难:生命受到威胁。
(9)随力所能:尽自己最大努力,筹备高级珍奇之物,或尽己所有,不计等级、丰俭好差,惟在至诚虔心。
【讲述】
当释迦如来开示结束时,在法会的听众中,有一位菩萨摩诃萨名叫“救脱”,他露出右肩,右膝跪地,两手合掌,很敬重地对如来佛行了一个礼,然后禀告说:“大德世尊,到佛灭千年后,像法时期,有一些众生善根微薄,业障深重,为种种病患所困厄。一病就是数月或数年,羸瘦如柴,不能饮食,越病越重,喉胧口唇,由于热度高,因此干臊焦破,不能说话,眼见东西南北诸方黑暗来侵袭,种种死亡的现象出现眼前。临死时,其父母兄弟、妻儿等亲属、朋友、师长等,围绕著病人啼哭啜泣。病人在垂危之际,虽然自身还是卧在病榻上,但却看见琰魔王的使者来拘引他,把病人灵魂拘引到琰魔王跟前,听候审判。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一个俱生神,形影不离地跟踪著,随我们所作的事情,无论是罪是福,是善是恶,皆丝毫不遗漏地完全记录下来,待我们命终之后,便原原本本将之全部授与琰魔法王。这时琰魔法王就依著记事簿册,审问那个拘去的人,并且计算他平生所作的事,看到底是善多,还是恶多?然后随其罪福轻重,而处决判断他该受何种业报,病人的父母亲属师长朋友等,要诚恳为他皈依世尊药师七佛如来,依法恭敬供养,那病人的神识经过七日,或十四日,或四十九日,得以还复苏醒过来,生命得以延长,如同从大梦中醒来,恢复原本的精神一样。病中所梦见皆历历分明,能一一记忆,并确切明了善业与不善业所应受得的果报,由自身历其境,确实证见到业感果报的缘故。所以从此以后,不但平时不做越轨的非法行动,乃至遇到有人威胁他的生命,逼他作恶时,也宁可牺牲生命,不愿造作任何恶业。因此,凡对药师七佛有净信的善男子、善女人等,都应该受持称念药师七佛如来名号,随自己的力量,尽自己所能去做,恭敬供养药师七佛。”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曰:“善男子(1)。恭敬供养彼七如来,其法云何?”救脱菩萨言:“大德(2),若有病人及余灾厄欲令脱者,当为其人七日七夜持八戒斋,应以饮食及余资具随其所有供佛及僧,昼夜六时恭敬礼拜七佛如来,读诵此经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灯,造彼如来形象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其七灯状圆,若车轮,乃至四十九夜,光明不绝,造杂彩幡四十九首,并一长幡四十九尺,放四十九生。如是即能离灾厄难,不为诸横恶鬼所持。大德阿难,是为供养如来法式。若有于此七佛之中随其一佛称名供养者,皆得如是无量功德,所求愿满,何况尽能具足供养。”
【注解】
(1)善男子:阿难称救脱菩萨为善男子,因救脱是菩萨,但现在家相,故以善男子称之。
(2)大德:救脱菩萨尊称阿难为大德,因阿难虽属小乘行者,而现出家相,为尊重出家比丘,故称大德。
【讲述】
这时,阿难问救脱菩萨说:“善男子,应该依什么方法恭敬供养此药师琉璃光七佛如来?”救脱菩萨答覆阿难说:“若有病人及有灾难之人,要想脱离危难、病苦,亲属朋友或相识,应当代替他,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同时,应以种种清净饮食,及其余各种资生用具,随力量所及,多少不拘,随分供养佛及比丘僧。又于昼夜六时中虔诚礼拜,恭敬供养药师琉璃光七佛如来,专心诵读此药师经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盏灯,造药师七佛形象七尊,在每尊宝像前,各都供置七盏灯,七盏灯摆成圆形如车轮。灯要有人照应,从第一天直到四十九天,务使光明不绝。制造五色的彩幡四十九首,并造一长幡四十九尺,放生四十九个杂类众生。如能依照以上各种办法去做,病人及灾难之人得以脱离危厄灾难,不再为诸横恶鬼所执持。阿难,以上做法就是供养药师七佛的法式。即使是于药师七佛之中随其方便,只供养其中一个药师佛,称名持诵其号,都有上面所讲的无量功德,所有需求都能满足,更何况同时全部供养药师七佛,其功德更是无量广大,愿求更能实现。”
“复次大德阿难:若刹帝利(1)、灌顶王(2)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3)、日月薄蚀难(4)、非时风雨难、过时不雨难,彼刹帝利、灌顶王等,尔时当于一切有情起慈悲心,放大恩赦,脱诸幽厄苦恼众生,如前法式供养诸佛。由此善根及彼如来本愿力故,令其国界即得安稳,风雨顺时,谷稼成熟,国内众生无病安乐,又无暴恶药叉等神共相恼乱。一切恶相悉皆隐没。而刹帝利、灌顶王等,皆得增益寿命色力,无病自在。大德阿难,若帝后、妃主、(5)储君、王子、大臣辅相、宫中婇女、百官黎庶(6)为病所苦及余厄难,亦应敬造七佛形像,读诵此经,然灯造幡,放诸生命,至诚供养,烧香散花,即得病苦消除,解脱众难。”
【注解】
(1)刹帝利:印度当时有四姓阶层,刹帝利为四姓之一,是王族。
(2)灌顶王:印度习俗,太子将要登位时,即举行一种隆重的灌顶礼,取东南西北四大海水盛于瓶中,浇灌太子头顶,近于现代加冕礼,故名灌顶王。
(3)星宿变怪难:天上星宿本来出没有一定规律,若起了特殊变化,很可能预兆著国家灾难的来临。
(4)日月薄蚀难:天文现象的变化,与人世有密切的关系,因它的变化,可能有风灾、水灾、旱灾、地震等出现,引起种种社会问题。
(5)妃主:帝王除皇后外,还有其他妻妾,都称为妃主。
(6)黎庶:即黎民、百姓。
【讲述】
救脱菩萨再次对阿难说:“若刹帝利、灌顶王等,遇有灾难,亦即国家有难时,如全国流行传染疾病、瘟疫灾难,或受了邻国侵略和逼害而引起灾难,或在自己国内,发生土匪流寇叛逆的祸乱,天上的星宿发生了特殊变化,预兆著灾难来临,日月天文的变化引起天灾人祸,以及风不调、雨不顺所引起的灾害,还有雨季不下雨引起的旱灾。一个国家若不幸遭逢上述各种灾难,应该怎么办?身为国家元首的刹帝利、灌顶王等,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为所有人民,起大慈悲心,赦免牢狱里的犯人,恩赐诸受难的众生,依…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释义 卷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