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久又看到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共禦金臺,旁邊有許多化佛從西方空中冉冉而下,前來迎禅師。禅師恭敬合十,含笑西歸。
後來,郡太守段懷然作贊美他說:
“我師一念登初地,佛國笙歌兩度來;唯有門前古槐樹,枝低只爲挂金臺。”
道綽大師
道綽大師,唐朝時並州汶水人,在十四歲那年出家。一方面自己研習經論,一方面跟隨瓒禅師學習禅法。後來在昙銮大師建立的汶水石壁谷“玄中寺”居住,看到昙銮大師所創立的莊嚴道場,仰慕得很。從此開始修持淨土法門,每天稱念“阿彌陀佛”洪名七萬聲之多。
有位僧人在入定時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妙境。還看到道綽大師手上拿著的佛珠,變成亮麗的珠寶,仿佛上寶山一樣的美麗。
道綽曾經爲大家講解“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共二百遍,每次來聽講的都手持著念珠,同聲稱念“阿彌陀佛”聖號。念佛聲音像海潮聲的澎湃響澈了整個山谷。
在平常的時候,他積極地勸化大衆修持淨業,一心念佛。他所著“淨土論”二卷,內容全是過去龍樹、天親菩薩,與慧遠、昙銮大師所說的文句,大家看了很敬佩。
貞觀二年,有很多人望見已經往生的昙鸾大師,坐在七寶造成的船上對道綽說:
“你修持淨業所感的果報,在西方極樂世界裏曾有一座供你居住的殿宇已經完成,可是你還有其他的業報還未了結呢?”這時大衆看到空中有著許多化佛,並且有天花瓢落下來。大家贊歎不已。
自此以後,道綽的法力更加強大,容貌更爲煥發,無論出家在家,親近他向他學習的人愈來愈多。他到八十多歲時才圓寂。
那時候有位法名叫道撫法師的,與道綽大師同修淨土法門,本來約好在西方淨土相見,聽到道綽已歸西叁天,歎氣說:
“我本想比他早日往西方極樂世界,不料卻落在他的後面。我要加倍努力趕上他才對!”
說完,在佛像面前頂禮後退回原來的座位,沒多久也安祥歸西了。
少康大師
少康大師,唐朝缙雲仙都地方戈裏面出生,生下以後到七歲還不會講話。有一天,他父母帶他到靈山寺拜佛。母親問他:
“你可知道這尊佛叫什麼名字嗎?”
他竟然開口說:“釋迦牟尼佛”。
他父母十分吃驚,就此讓他出家。他到十五歲時,已經通達五部經文的妙義了。
貞元初年,他前往洛陽白馬寺禮佛,仿佛看到刻在佛殿裏的文字放出光明。于是他急忙走近仔細一看,原來是善導和尚過去著「西方淨土化導文”。他看後愉快地說:
“要是我真和淨土法門有緣的話,請將此文再放出光明。”
說完後從經文文字上突然再放出燦爛的光明,不僅這樣,光明中還隱現許多菩薩。從此之後,他決心追尋淨土法門。他說:“礦石經過曆劫尚且會有磨滅的一日,然而我這一趣求淨土的心願決不改變!”
這以後,他到達長安“光明寺”,對善導和尚遺像立誠禮拜。那次,他仿佛見到善導大師在空中現身開示說:“你想依照我的教法普度衆生,實在是難能可貴。以後功成圓滿就可以往生西方淨土了。”
後來,他往南走到江陵地方,遇上了一位法師對他說:“你如果要普度衆生應該前往新定地方。要知道你以後行道的因緣就在那裏了。”說完不見了蹤影。
他立刻起程前往新定,而且向人募款。他又勸化小孩子只要稱念“阿彌陀佛”聖號一聲,就給予一文錢。就這樣經過了一年多的時間,當地的男女老幼每見到他就念一聲“阿彌陀佛”,念佛的聲音響遍了整條的街道。
後來,他在烏龍山建立了淨土道場,遇到齋戒日,就有許多信衆參加法會。受他教化影響而修持淨土法門的,一共有叁千多人。每次,他登高舉行法會引導大衆高聲念佛,當他念出一句佛號,就有一尊佛從口中出來。十聲佛就有十尊佛。他對大家說:“你們看到這奇妙的事迹,足見念佛一定能往生西方淨土的。”大家心裏覺得安慰。
這以後他又矚咐弟子們:“你們對于淨土道場應該生出無比精進心,發願往生淨土才好!”
最後他說:“現在你們看到我的光明,真是我的好弟子。”說完,全身放出幾道奇異的光明,安然示寂。大師的遺骨安置在臺岩,所以後人稱他爲臺岩法師。
法智大師
法智大師,是隋朝人,很小就出家了。不過,每當有高僧大德講解佛法的時候,他都沒有好好地留心聽講。一直到了晚年,聽人家說,如果想要直超生死法門,只有修持念佛法門。
然他對這個說法,感到莫明其妙,他常常對別人說:
“我相信佛祖上所說,凡是犯了極惡罪業的人,必定要是隨業力墮落到地獄中長期受苦。然佛經另一段稱念阿彌陀佛聖號,就能夠消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之苦,我覺得很難相信”
那時,有位精通佛法大德,對他開示說:“你實在是有著大邪見。佛經上所說的就是佛陀金口所宣說,你怎可以不信呢?”
經過這位大德提醒,一言驚醒夢中人,他就此生出大忏悔心,開始到國清寺兜率臺,早晚用功稱念阿彌陀佛聖號,感得觀音、大勢至兩菩薩現身,又看到觀音菩薩從頭上所戴的天冠以及手上所執持的寶瓶,放出了萬道光明照在他的身上。
一天,他忽然對大衆說:
“我往西的日子快來了。你們怎麼爲我送行呢?”說完之後,隨即約叁天後和大衆聚飨。
到了第叁天,大家聚餐了以後,有些人就在他房裏安靜地等候。直到半夜時分,他果然在床座上念佛逝世。那時,有一道金色光芒從四方而來,直照到好幾百裏,江上的船夫看到了,還以爲是天亮了。後來,大家終于明白,這種光明是諸佛菩薩降臨接引法智大師歸西的瑞相。
慧日大師
慧日大師,唐朝東萊地方人,在唐中宗時得度出家,那時看到一本書記載“義淨叁藏”法師前往西域求法的偉大事迹,心中非常的羨慕,就想起而效法。
于是他坐船渡海,經過叁年漫長的時間,好不容易到達了天竺(印度)國。朝拜佛陀聖迹,一心找尋梵文的經本。由于很長的一段時間,遍曆種種艱難波折和痛苦,對于娑婆世界深深的厭倦。心裏只是想:極樂世界究竟在什麼地方呢?還有,要修持哪一種法門才能夠很快地成就佛道呢?
他到處拜訪那裏的高僧,許多人告訴他要修持淨土法門,自然很快能達成願望的。
這以後,他到達了北印度健馱羅國王城東北的一座高山,這山上供奉著觀世音菩薩聖像。他聽說大凡有人在這裏虔誠膜拜觀音菩薩,就能獲得感應得見觀音菩薩現身。
于是,他每天在這裏向觀音菩薩祈求大士現身,一連七天的至誠禮拜乞求,甚至絕食,願意爲法舍命。這樣精誠所至,到了第七天晚上,依稀仿佛看到莊嚴的觀音菩薩浮現在空中,是全身紫金色,約一丈余的身長,端坐在衆寶飾成的蓮華臺上。菩薩見了他,垂下了右手摸他的頭說:
“如果你想弘揚佛法,頓開自性無上的智慧光明,廣度娑婆世界裏的衆生,完成自利利他菩薩道宏願的話,我告訴你吧,方法是要精勤的稱念“阿彌陀佛”聖號,一心發願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樣就能見到阿彌陀佛和我,得到無上法益了。你要知道,修持淨土法門的殊勝,勝過修持其他一切的法門!”
說完這一番話,觀世音菩薩就隱去不見了。本來她經過了七天虔誠禮拜祈求並絕食,身心已疲倦不堪。然而現在看到菩薩的金身,又恭聽到菩薩的開示,精神立刻煥發振作起來。
不久,他開始弘揚佛法。一共走了七十多個國家,經過十八年之久,在開元七年的時候,才回到中國的京城長安來了。
他晉見了當時的皇帝,就獻上佛陀真貌的聖像以及梵文經本等。皇帝非常高興,賜號爲“慈愍叁藏”。這以後他勤修淨業,領導大家共同修持念佛,著有“往生淨土集”流通于世。天寶七年圓寂,在圓寂時見到有清淨蓮華顯現在面前,而且還有一道宛如太陽般的亮光射了進來。
優昙大師
優昙大師,俗姓蔣,是元朝丹陽人。家裏曆代都信佛。年輕時在盧山東林寺出家。後來住到丹陽的妙果寺。
在元朝大初年代,正值皇帝下令停止蓮宗傳法,他非常恐懼,歎息說:
“我承受蓮宗教義已經叁十多年,到現在難道蓮宗教義到了要絕滅的時候了嗎?”
從此他立誓要挽回蓮宗道場,就開始專心著作“蓮宗寶鑒”十卷。內容在警告世人要好好的修持淨土法門,了脫生死輪回苦報。要知道世事無常,光陰迅速而易逝,如果不趕快修持的話,直到命終時才怕死是不能如願往生的了。是以平常的精進最要緊,而且斷不可半途而廢,唯有這樣,才能超出生死輪回業,達到無上光明淨土的境地。我們平常只要具有真正信心,稱念阿彌陀佛聖號,念念不斷,就像雞子抱卵互相取暖。
換而言之,念佛的淨念會引發自性中的智慧光明,見到自己內心裏的真佛,就是大智人所修持的工夫,如此到成功將滿時,一定能在淨土中獲得上品蓮座的果位,消滅過去所積一切業障,往生西方。
然而臨命終時,千萬不可以存著貪戀世間念頭,以致再流入生死業海中,再受曆劫的苦難而難以超生。
總之,我人內心裏只要牢牢記住一句“阿彌陀佛”聖號,念念不離心——這個淨念,就是度苦海的法船,也是破地獄的猛將,斬群邪的寶劍,實在可說是黑暗中的明燈。這個淨念不論是空閑時、繁忙時、安樂時或者病痛時,都不要忘了,只要這樣,又何必去找另外回歸的路途呢?
這本蓮宗寶鑒寫完,呈上給仁宗皇帝過目,懇求皇上使蓮宗恢複流傳,蒙仁宗答應,並且下令讓他領導,賜封號爲“虎溪尊者”。
到順初年,才告圓寂。
念純大師
清朝念純大師,江西太和人,他的名字是智一,郭氏的兒子。母親曾夢見白蓮華而懷孕。在出生的時候,呈現滿堂祥光的瑞相。從小他就不愛熱鬧,尤其對于葷腥的食物感到厭惡。
十八歲那年,他考上了進士,以後做尚部禦史,以及貴州廣東的巡撫。著作“官箴青螺集”。二十五歲時,因爲弄權大臣掌握朝政,他就毅然抛棄了官位出家,去投靠丹霞大素禅師出家,並到雲棲蓮池大師處受具足戒,到處參學…
《念佛感應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