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久又看到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共御金台,旁边有许多化佛从西方空中冉冉而下,前来迎禅师。禅师恭敬合十,含笑西归。
后来,郡太守段怀然作赞美他说:
“我师一念登初地,佛国笙歌两度来;唯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挂金台。”
道绰大师
道绰大师,唐朝时并州汶水人,在十四岁那年出家。一方面自己研习经论,一方面跟随瓒禅师学习禅法。后来在昙銮大师建立的汶水石壁谷“玄中寺”居住,看到昙銮大师所创立的庄严道场,仰慕得很。从此开始修持净土法门,每天称念“阿弥陀佛”洪名七万声之多。
有位僧人在入定时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妙境。还看到道绰大师手上拿著的佛珠,变成亮丽的珠宝,仿佛上宝山一样的美丽。
道绰曾经为大家讲解“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共二百遍,每次来听讲的都手持著念珠,同声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念佛声音像海潮声的澎湃响澈了整个山谷。
在平常的时候,他积极地劝化大众修持净业,一心念佛。他所著“净土论”二卷,内容全是过去龙树、天亲菩萨,与慧远、昙銮大师所说的文句,大家看了很敬佩。
贞观二年,有很多人望见已经往生的昙鸾大师,坐在七宝造成的船上对道绰说:
“你修持净业所感的果报,在西方极乐世界里曾有一座供你居住的殿宇已经完成,可是你还有其他的业报还未了结呢?”这时大众看到空中有著许多化佛,并且有天花瓢落下来。大家赞叹不已。
自此以后,道绰的法力更加强大,容貌更为焕发,无论出家在家,亲近他向他学习的人愈来愈多。他到八十多岁时才圆寂。
那时候有位法名叫道抚法师的,与道绰大师同修净土法门,本来约好在西方净土相见,听到道绰已归西三天,叹气说:
“我本想比他早日往西方极乐世界,不料却落在他的后面。我要加倍努力赶上他才对!”
说完,在佛像面前顶礼后退回原来的座位,没多久也安祥归西了。
少康大师
少康大师,唐朝缙云仙都地方戈里面出生,生下以后到七岁还不会讲话。有一天,他父母带他到灵山寺拜佛。母亲问他:
“你可知道这尊佛叫什么名字吗?”
他竟然开口说:“释迦牟尼佛”。
他父母十分吃惊,就此让他出家。他到十五岁时,已经通达五部经文的妙义了。
贞元初年,他前往洛阳白马寺礼佛,仿佛看到刻在佛殿里的文字放出光明。于是他急忙走近仔细一看,原来是善导和尚过去著「西方净土化导文”。他看后愉快地说:
“要是我真和净土法门有缘的话,请将此文再放出光明。”
说完后从经文文字上突然再放出灿烂的光明,不仅这样,光明中还隐现许多菩萨。从此之后,他决心追寻净土法门。他说:“矿石经过历劫尚且会有磨灭的一日,然而我这一趣求净土的心愿决不改变!”
这以后,他到达长安“光明寺”,对善导和尚遗像立诚礼拜。那次,他仿佛见到善导大师在空中现身开示说:“你想依照我的教法普度众生,实在是难能可贵。以后功成圆满就可以往生西方净土了。”
后来,他往南走到江陵地方,遇上了一位法师对他说:“你如果要普度众生应该前往新定地方。要知道你以后行道的因缘就在那里了。”说完不见了踪影。
他立刻起程前往新定,而且向人募款。他又劝化小孩子只要称念“阿弥陀佛”圣号一声,就给予一文钱。就这样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当地的男女老幼每见到他就念一声“阿弥陀佛”,念佛的声音响遍了整条的街道。
后来,他在乌龙山建立了净土道场,遇到斋戒日,就有许多信众参加法会。受他教化影响而修持净土法门的,一共有三千多人。每次,他登高举行法会引导大众高声念佛,当他念出一句佛号,就有一尊佛从口中出来。十声佛就有十尊佛。他对大家说:“你们看到这奇妙的事迹,足见念佛一定能往生西方净土的。”大家心里觉得安慰。
这以后他又瞩咐弟子们:“你们对于净土道场应该生出无比精进心,发愿往生净土才好!”
最后他说:“现在你们看到我的光明,真是我的好弟子。”说完,全身放出几道奇异的光明,安然示寂。大师的遗骨安置在台岩,所以后人称他为台岩法师。
法智大师
法智大师,是隋朝人,很小就出家了。不过,每当有高僧大德讲解佛法的时候,他都没有好好地留心听讲。一直到了晚年,听人家说,如果想要直超生死法门,只有修持念佛法门。
然他对这个说法,感到莫明其妙,他常常对别人说:
“我相信佛祖上所说,凡是犯了极恶罪业的人,必定要是随业力堕落到地狱中长期受苦。然佛经另一段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就能够消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之苦,我觉得很难相信”
那时,有位精通佛法大德,对他开示说:“你实在是有著大邪见。佛经上所说的就是佛陀金口所宣说,你怎可以不信呢?”
经过这位大德提醒,一言惊醒梦中人,他就此生出大忏悔心,开始到国清寺兜率台,早晚用功称念阿弥陀佛圣号,感得观音、大势至两菩萨现身,又看到观音菩萨从头上所戴的天冠以及手上所执持的宝瓶,放出了万道光明照在他的身上。
一天,他忽然对大众说:
“我往西的日子快来了。你们怎么为我送行呢?”说完之后,随即约三天后和大众聚飨。
到了第三天,大家聚餐了以后,有些人就在他房里安静地等候。直到半夜时分,他果然在床座上念佛逝世。那时,有一道金色光芒从四方而来,直照到好几百里,江上的船夫看到了,还以为是天亮了。后来,大家终于明白,这种光明是诸佛菩萨降临接引法智大师归西的瑞相。
慧日大师
慧日大师,唐朝东莱地方人,在唐中宗时得度出家,那时看到一本书记载“义净三藏”法师前往西域求法的伟大事迹,心中非常的羡慕,就想起而效法。
于是他坐船渡海,经过三年漫长的时间,好不容易到达了天竺(印度)国。朝拜佛陀圣迹,一心找寻梵文的经本。由于很长的一段时间,遍历种种艰难波折和痛苦,对于娑婆世界深深的厌倦。心里只是想:极乐世界究竟在什么地方呢?还有,要修持哪一种法门才能够很快地成就佛道呢?
他到处拜访那里的高僧,许多人告诉他要修持净土法门,自然很快能达成愿望的。
这以后,他到达了北印度健驮罗国王城东北的一座高山,这山上供奉著观世音菩萨圣像。他听说大凡有人在这里虔诚膜拜观音菩萨,就能获得感应得见观音菩萨现身。
于是,他每天在这里向观音菩萨祈求大士现身,一连七天的至诚礼拜乞求,甚至绝食,愿意为法舍命。这样精诚所至,到了第七天晚上,依稀仿佛看到庄严的观音菩萨浮现在空中,是全身紫金色,约一丈余的身长,端坐在众宝饰成的莲华台上。菩萨见了他,垂下了右手摸他的头说:
“如果你想弘扬佛法,顿开自性无上的智慧光明,广度娑婆世界里的众生,完成自利利他菩萨道宏愿的话,我告诉你吧,方法是要精勤的称念“阿弥陀佛”圣号,一心发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就能见到阿弥陀佛和我,得到无上法益了。你要知道,修持净土法门的殊胜,胜过修持其他一切的法门!”
说完这一番话,观世音菩萨就隐去不见了。本来她经过了七天虔诚礼拜祈求并绝食,身心已疲倦不堪。然而现在看到菩萨的金身,又恭听到菩萨的开示,精神立刻焕发振作起来。
不久,他开始弘扬佛法。一共走了七十多个国家,经过十八年之久,在开元七年的时候,才回到中国的京城长安来了。
他晋见了当时的皇帝,就献上佛陀真貌的圣像以及梵文经本等。皇帝非常高兴,赐号为“慈愍三藏”。这以后他勤修净业,领导大家共同修持念佛,著有“往生净土集”流通于世。天宝七年圆寂,在圆寂时见到有清净莲华显现在面前,而且还有一道宛如太阳般的亮光射了进来。
优昙大师
优昙大师,俗姓蒋,是元朝丹阳人。家里历代都信佛。年轻时在卢山东林寺出家。后来住到丹阳的妙果寺。
在元朝大初年代,正值皇帝下令停止莲宗传法,他非常恐惧,叹息说:
“我承受莲宗教义已经三十多年,到现在难道莲宗教义到了要绝灭的时候了吗?”
从此他立誓要挽回莲宗道场,就开始专心著作“莲宗宝鉴”十卷。内容在警告世人要好好的修持净土法门,了脱生死轮回苦报。要知道世事无常,光阴迅速而易逝,如果不赶快修持的话,直到命终时才怕死是不能如愿往生的了。是以平常的精进最要紧,而且断不可半途而废,唯有这样,才能超出生死轮回业,达到无上光明净土的境地。我们平常只要具有真正信心,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念念不断,就像鸡子抱卵互相取暖。
换而言之,念佛的净念会引发自性中的智慧光明,见到自己内心里的真佛,就是大智人所修持的工夫,如此到成功将满时,一定能在净土中获得上品莲座的果位,消灭过去所积一切业障,往生西方。
然而临命终时,千万不可以存著贪恋世间念头,以致再流入生死业海中,再受历劫的苦难而难以超生。
总之,我人内心里只要牢牢记住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念念不离心——这个净念,就是度苦海的法船,也是破地狱的猛将,斩群邪的宝剑,实在可说是黑暗中的明灯。这个净念不论是空闲时、繁忙时、安乐时或者病痛时,都不要忘了,只要这样,又何必去找另外回归的路途呢?
这本莲宗宝鉴写完,呈上给仁宗皇帝过目,恳求皇上使莲宗恢复流传,蒙仁宗答应,并且下令让他领导,赐封号为“虎溪尊者”。
到顺初年,才告圆寂。
念纯大师
清朝念纯大师,江西太和人,他的名字是智一,郭氏的儿子。母亲曾梦见白莲华而怀孕。在出生的时候,呈现满堂祥光的瑞相。从小他就不爱热闹,尤其对于荤腥的食物感到厌恶。
十八岁那年,他考上了进士,以后做尚部御史,以及贵州广东的巡抚。著作“官箴青螺集”。二十五岁时,因为弄权大臣掌握朝政,他就毅然抛弃了官位出家,去投靠丹霞大素禅师出家,并到云栖莲池大师处受具足戒,到处参学…
《念佛感应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