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及。”
決定勸修第六 《禅要诃欲經》雲:“如囚在獄,四顧牢密。唯有廁孔,更無異路。如人中毒,惟糞能治,更無余藥。思惟是已,谛觀不淨。”
四覺觀(此觀成時,深知彼我同具陋質,是爲隨境除貪方便門)
[發明]凡夫淫欲念,世世常遷徙。宿生爲女時,見男便歡喜。今世得爲男,又愛女人體。隨在覺其汙,愛從何處起?
睡起生覺第一 默想清晨睡起,兩眼朦胧,未經盥漱,此時滿口粘膩,舌黃堆積,甚是汙穢。當念絕世嬌姿,縱具櫻桃美口,而脂粉未傅之先,其態亦當爾爾。
醉後生覺第二 默想飲酒過度,五內翻騰,明晨忽然大嘔,盡吐腹中未消之物,餓犬嗅之搖尾而退。當念佳人細酌,玉女輕餐,而杯盤狼籍之時,腹內亦當爾爾。
病時生覺第叁 默想臥病以後,面目黧黑,形容枯槁。又或瘡癰腐潰,膿血交流,臭不可近。當念國色芳容,縱或年華少艾,而疾苦纏身之日,形狀亦當爾爾。
見廁生覺第四 默想通衢大廁,屎尿停積,白蠟青蠅,處處缭繞。當念千嬌百媚之姿,任彼香湯浴體,龍麝熏身,而飲食消融之後,所化亦當爾爾。
九想觀(此觀成時,方悟身後無量淒慘,是爲返終絕愛方便門)
[發明]人想死亡日,欲火頓清涼。愚人若聞此,愁眉歎不祥。究竟百年後,同入燼毀場。菩薩九想觀,苦海大津梁。
新死想第一 靜觀初死之人,正直仰臥,寒氣徹骨,一無所知。當念我貪財戀色之身,將來亦必如是,則淫心淡矣。
青瘀想第二 靜觀未斂骸屍,一日至七日,黑氣騰溢,轉成青紫,甚可畏懼。當念我如花美貌之身,將來亦必如是,則淫心淡矣。
膿血想第叁 靜觀死人初爛,肉腐成膿,勢將潰下,腸胃消糜。當念我風流俊雅之身,將來亦必如是,則淫心淡矣。
绛汁想第四 靜觀腐爛之屍,停積既久,黃水流出,臭不可聞。當念我肌膚香潔之身,將來亦必如是,則淫心淡矣。
蟲啖想第五 靜觀積久腐屍,遍體生蟲,處處鑽齧,骨節之內,皆如蜂窠。當念我鸾俦鳳侶之身,將來亦必如是,則淫心淡矣。
筋纏想第六 靜觀腐屍,皮肉鑽盡,止有筋連在骨,如繩束薪,得以不散。當念我偷香竊玉之身,將來亦必如是,則淫心淡矣。
骨散想第七 靜觀死屍,筋已爛壞,骨節縱橫,不在一處。當念我崇高富貴之身,將來亦必如是,則淫心淡矣。
燒焦想第八 靜觀死屍被火所燒,焦縮在地,或熟或生,不堪目擊。當念我文章蓋世之身,將來或亦如是,則淫心淡矣。
枯骨想第九 靜觀破冢棄骨,日暴雨侵,其色轉白,或複黃朽,人獸踐踏。當念我韶光易邁之身,將來亦必如是,則淫心淡矣。
引經策發第十 《涅槃經》雲:“菩薩修于死想,觀是壽命,常爲無量怨仇所繞,念念損滅,無有增長。猶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勢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牽牛羊,詣于屠所。
輪回觀(此觀成時,便見六道生死形相,是爲智破邪緣方便門)
[發明]識離此形軀,其名曰中陰,一入胞胎後,此相忽然隱。譬之暗中燈,燈滅還晦冥。六道十七相,智者宜觀省。
人死生天相第一 《正法念處經》雲:“若人中死,生于天上,則見細軟白毯,垂而欲墜。複見園林華池,歌舞嬉笑。次聞香氣樂音。眷屬哭泣,以福業故,自然不聞。不複憶念,即生天上。
閻浮提死生郁單越(*即北俱盧洲)相第二 其中陰身,則見細軟赤毯,遂起貪心,以手攬之,親族鹹謂兩手摸空。次見青蓮華池,鵝鴨鴛鴦充滿,入中遊戲。從華池出,即見父母欲染不淨。以顛倒故,見其父身是雄鵝,母爲雌鵝。若當爲男,自見其身,如雄鵝形,于父生嗔,于母生愛。若當爲女,自見其身,如雌鵝形,于父生愛,于母生嗔。
閻浮提死生瞿陀尼(*即西牛貨洲)相第叁 其中陰身則見黃毯缭繞,屋宇皆成金色。見身若牛,父如特牛(特牛,父也),母如乳牛,嗔愛二心,亦複如是。
閻浮提死生弗婆提(*即東勝神洲)相第四 其人臨終,則見一切皆青,懸青毯相,恐青毯墜,以手遮之,若有所畏。男女和合,皆作馬形,男如駿馬,女如草馬。亦以嗔愛,分爲男女。
郁單越下品生天相第五 臨終時,見上妙花香,心生愛著,欲升大樹,作是念已,即便升之。乃是升于須彌,遂見天世界,花果莊嚴。
郁單越中品生天相第六 終時見池中蓮花,衆蜂圍繞。升此蓮花,乘空而飛。
郁單越上品生天相第七 終時見勝妙堂,莊嚴殊特。升此堂已,即爲其中天子。
郁單越生天複有一相第八 終時見園林遊戲之處,心不濁亂,以清淨心,即升宮殿。見諸天衆,遊空而行。
瞿陀尼生天相第九 終時見大池水,神識隨流,浮至彼岸。見諸天女,近前抱之,即生天上。
弗婆提生天相第十 終時見殿堂殊勝,心生歡喜。于殿堂外,見諸天人,與天女遊戲,猶如睡覺,即生天上。
餓鬼業盡生天相第十一 終時不患饑渴,見飲食,唯以目視,見可樂,即便往趣。
畜生業盡生天相第十二 臨終即見光明,癡心薄少,智慧漸開,可樂即便往趣。
地獄業盡生天相第十叁 是時獄卒打之,隨打即死。若置鐵函銅釜,置已即死。若爲鐵鳥惡獸所啖,啖已即死,不複更生。忽于空中,見歌舞戲笑,香風觸身,即得生天。
人死還生人中相第十四 臨終見大石山,欲墜其上,以手遮之。又見此山如白毯,即升此毯。升已,乃是赤毯。次第複見光明,于中見有男女會合,若男子生,自見其身與母交會,謂父妨礙。女人反此。蓦爾中陰相滅,即便入胎。
天上命終還生天上相第十五 其天命終,不失己身莊嚴之具,亦無余天。坐其本處,從下天生上天,則有可愛勝相。
上天命終生下天相第十六 見園林池,皆不如前,饑渴苦惱,渴仰欲得,即便往生。
弗婆提瞿陀尼彼此互生相第十七 臨終見暗窟中,有赤電光,下垂如幡,以手接之,緣幡入窟,受中陰身。或見二牛,或見二馬,如前不異(入地獄者,亦各有相,載《觀佛叁昧經》,文繁不述)。
天欲觀(此觀成時,識得天福輕重緣由,是爲因他覺悟方便門)
[發明]駭矣娑婆國,無一不愛色。上自諸天仙,下至于蚤虱。凡有形識者,皆被業波汩。但其輕重間,不啻天淵隔。福重欲斯衰,孽重情偏迫。觀彼聚淫犬,貪心何太赫。腥臊一牝駒,群雄愛徹骨。強者踞其肩,弱者繞其側。已遂斯願者,揚揚獨自得,拖舌靡兩耳,慚愧全不識。蓦有狠心人,大杖毆其脊。一片好恩情,俄傾喪魂魄。天上視人間,其理亦可格。更超天外者,如來大威德。
四王天忉利天第一 《樓炭正法經》雲:“四王忉利行欲之時,男女形交,同于世人,而不泄精。”
夜摩天第二 夜摩天上,喜相抱持,或但執手而爲究竟。
兜率天第叁 兜率陀天,意嬉笑語,即爲究竟,不待相抱。
化樂天第四 化樂天中,共相瞻視,即爲究竟,不待笑語。
他化自在天第五 他化天中,但聞語聲,或聞香氣,即爲究竟,不待瞻視。
因緣觀(此觀成時,洞徹叁世煩惱根本,是爲愛水窮源方便門)
[發明]衆生畏苦果,菩薩斷惡因。惡因既已斷,苦果自難侵。譬如猛師子,利镞中其纓,急向發的處,四顧遍追尋。追尋啖之後,獵戶盡潛形。犬若遭人擊,但向棒頭鳴。一智一愚蠢,不啻徑與庭。又如止湯沸,爨者去其薪。十二因緣內,首惡在無明。各各加趺坐(*跏趺坐),聽講《法華經》。
《法華經》雲:“無明緣行(無明者,宿世煩惱癡暗,無所明了也。緣,由也。行者,宿世所造之業也。合而言之,謂宿世因一念無明,所以造業),行緣識(識者,謂初起妄念,欲托母胎也),識緣名色(名色者,從初托胎後,諸根成形也),名色緣六入(有此六根,將來必入六塵,故雲六入),六入緣觸(觸者,出胎後叁四歲時,對塵無知,故僅名觸),觸緣受(受者,由五六歲,至十二叁,能領納前境也),受緣愛(愛者,從十四五至十八九,貪著聲色,即起愛心也),愛緣取,(取者,從二十歲後,貪欲轉盛,馳求不息也),取緣有(有者,有漏之因,既著善惡境界,未來當生叁有也) 有緣生(生者謂未來五蘊之身,生于六道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老死者,謂未來之身,老而複死也)。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過去無明,即現在愛取。若觀一切無常,破滅現在愛取,則過去無明亦破。簡要之至者也)。
解脫觀(此觀成時,必然諸罪消滅,蓮華化生,是爲斷生死流,立菩提岸方便門)
[發明]修行無別法,出世爲究竟。出世有多途,淨土爲捷徑。述此觀想法,言言宗大乘。托質上品蓮,戒淫之事盡。
戒淫之士,清晨盥漱既畢,著清淨衣,焚香頂禮叁寶。向西趺坐,先想自身頂上,有梵書□字(即□字)。遍有赤光,初如赤珠,次如滿月。變成叁角火輪,從頭至足,燒盡自身,並燒一城一國。遍閻浮提,及叁天下,如是漸廣。至十方界,縱有重罪,此字燒已,漸得消除。
次想梵書一□字(即阿字),生成自身,及一切衆生,皆作金剛不壞之體。自身在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內,千葉蓮花之中,花尚未開。
次想自心如月輪,于月輪中,有一梵書□字(即唵字)。
次想蓮花忽然開敷,團圓十二由旬,閻浮檀金爲莖,白銀爲葉,金剛爲須,甄叔迦寶爲臺,種種莊嚴,不可具說。
次想花開時,忽見阿彌陀佛,坐大寶蓮花座上,其花八萬四千葉,一一葉,八萬四千脈;一一脈,八萬四千色;一一色,八萬四千光。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高無量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宛轉,如五須彌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諸毛孔,演出光明,彼佛圓光,如百億叁千大千世界。
次想一大寶蓮花座,在佛左邊,觀世音菩薩跏趺其上。身紫金色,頂…
《欲海回狂》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