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解脫莊嚴寶·大乘菩提道次第論》提綱和思考題之叁 第叁章 明善知識

  

《解脫莊嚴寶·大乘菩提道次第論》提綱和思考題之叁

  

寬見師父授課

  弟子※※整理(課堂筆記)

  

第叁章 明善知識

  成佛之緣——善知識

  雖然具足圓滿的人身寶,但如果沒有善知識的教導和激勵仍是起不了作用的。

  一、必須依止(上師或)善知識的理由

  1、依經文來解釋。

  2、依因明立量來解釋。

  3、依譬喻來解釋

  要想獲得圓滿佛位的人必須積聚一切福德和智慧資糧和消除一切煩惱及所知二障。積聚資糧和消除二障的方法又一定要依靠善知識才能知道。

  舉例說明:善知識就像是渡河的船師或陌生路上的向導,或危險地帶的護送者一樣。在橫越一條大河之時,河中雖然有一條渡船,可是假如沒有船師,此時自己如果迳自行舟就有沈沒陷溺的危險,若有船師就可以毫不費力的抵達彼岸。橫越生死大海亦複如是,若無善知識爲作導引,雖然能乘妙法之舟筏,仍有沈沒于生死巨流的危險。因此一定要依止如船師之善知識,才能超越生死大海抵達涅槃之彼岸。

  二、善知識的種類

  (一)屬于普通衆生一類的善知識。

  (二)屬于地上菩薩一類的善知識。

  (叁)屬于化身佛的善知識。

  (四)屬于報身佛的善知識。

  叁、四種善知識的情況

  1、佛陀善知識的定義是具足斷、證二種圓滿的勝士。

  2、地上菩薩的善知識是指從初地到十地之間各地不同斷、證諸功德。

  3、普通衆生類之善知識者,其條件可由十種、八種、四種或二種來說明,但不論以哪種標准,持守菩薩戒律都是最重要的核心條件。

  四、依止善知識的方法

  (一)恭敬與供養,

  (二)愛敬並承事,

  (叁)修行及努力。

  五、依止善知識的利益

  《般若經》雲:“善知識善護念諸菩薩摩诃薩能速得阿褥多羅叁藐叁菩提。”

  思考題

  11、怎樣才能找到一位具足功德的善知識?在遇到全德善知識之前,有少分功德的善知識是否也該依止?(兩題合並)

  12、我們向善知識求法,應當具備哪叁個步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